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诊为肺结核瘤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分析
1
作者 胡以恒 伊力努尔·哈力甫 +1 位作者 康晓静 沈晓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结核瘤,抗结核治疗无效。入院后结合患者多系统受累表现及实验室、肾穿刺病理检查等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调节免疫等治疗,症状缓解。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临床中应对疑似病例尽早行相关医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误诊 肺结核瘤 抗结核药 抗体 抗核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抗蛋白酶3抗体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处理对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生长和生理响应的影响
2
作者 康晓静 付俊秋 +3 位作者 陈旭 西战 施艳霞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54-58,共5页
为掌握遮阴对睡菜(Menyanthes trifoiata L.)生长和生理响应的影响,在北京地区为睡菜的保护利用提供适宜的生境。以当年分株的睡菜植株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全光照(CK)、50%、75%和90%遮阴网覆盖4种不同遮阴处理,研究不同生长阶段... 为掌握遮阴对睡菜(Menyanthes trifoiata L.)生长和生理响应的影响,在北京地区为睡菜的保护利用提供适宜的生境。以当年分株的睡菜植株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全光照(CK)、50%、75%和90%遮阴网覆盖4种不同遮阴处理,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遮阴处理对睡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监测不同遮阴处理下微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K相比,睡菜在夏季高温期进行60 d的50%~90%的遮阴,能够显著增加植株株高、根状茎和叶面积;50%遮阴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睡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PSII光化学效率F_(v)/F_(m);表明夏季适度遮阴能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和日最高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在北京夏季进行50%遮阴处理60~90 d是最有利于睡菜生长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菜 遮阴 环境因子 生长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RNA-34a及其靶基因Notch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春丽 赵宗峰 +3 位作者 刘新梅 王慧琴 康晓静 吴卫东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34a及其靶基因Notch1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miRNA-34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1例寻常型银屑... 目的:探讨miRNA-34a及其靶基因Notch1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miRNA-34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包括上述22例患者)和29例正常人(包括上述10例正常人)皮损组织中miRNA-34a可能的靶基因Notch1的表达情况。结果:miRNA-34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162±0.186,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28±0.029),银屑病组为正常对照组的5.786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5);Notch1在寻常型银屑病组织中主要为表皮全层细胞质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6.47%(39/51),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3.79%(4/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P〈0.05)。结论:miRNA-34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皮肤组织,其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Notch1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miRNA-34a 靶基因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柰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娟 雷子贤 +1 位作者 胡雯 康晓静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山柰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20岁以下男性包皮标本制作人表皮黑素细胞悬液,培养后采用CCK-8法确定山柰酚、H_(2)O_(2)的应用剂量。取黑素细胞分成10μmol/L山柰酚组、阴性对照组:10μmol/L山柰酚... 目的观察山柰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20岁以下男性包皮标本制作人表皮黑素细胞悬液,培养后采用CCK-8法确定山柰酚、H_(2)O_(2)的应用剂量。取黑素细胞分成10μmol/L山柰酚组、阴性对照组:10μmol/L山柰酚组加入10μmol/L的山柰酚,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液,采用NaOH裂解法观察山柰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以黑素合成量表示。取黑素细胞分成对照组、山柰酚组、H_(2)O_(2)组、山柰酚+H_(2)O_(2)组:对照组加入黑素细胞培养48 h,山柰酚组加入10μmol/L山柰酚培养48 h,H_(2)O_(2)组加入0.8 mmol/L H_(2)O_(2)培养48 h,山柰酚+H_(2)O_(2)组加入10μmol/L山柰酚处理24 h后继续加入0.8 mmol/L H_(2)O_(2)再培养24 h;采用CCK-8法观察山柰酚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细胞增殖率表示;采用Annenxin V/PI双染色法观察山柰酚对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以细胞凋亡率表示。结果阴性对照组、10μmol/L山柰酚组黑素合成量分别为100.33±0.68、162.97±3.34,两组相比,P<0.05。对照组、山柰酚组、H_(2)O_(2)组、山柰酚+H_(2)O_(2)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61%±1.71%、110.27%±5.83%、51.49%±2.35%、74.96%±0.53%,组间相比,P均<0.05。对照组、山柰酚组、H_(2)O_(2)组、山柰酚+H_(2)O_(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30%±0.72%、3.80%±1.21%、25.93%±2.23%、9.73%±2.39%,其中H_(2)O_(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对照组、山柰酚组、山柰酚+H_(2)O_(2)组细胞凋亡率组间相比,P均>0.05。结论10μmol/L的山柰酚可促进人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山柰酚预处理可促进H_(2)O_(2)刺激下的黑素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黑素细胞 黑色素 氧化应激 H_(2)O_(2)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祥月 胡凤侠 +2 位作者 向芳 梁俊琴 康晓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7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驱虫斑鸠菊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稳定期白癜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驱虫斑鸠菊丸治疗,观察组在驱虫斑鸠菊丸基础上联合308 nm准分子... 目的:分析驱虫斑鸠菊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稳定期白癜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驱虫斑鸠菊丸治疗,观察组在驱虫斑鸠菊丸基础上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虫斑鸠菊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白癜风 药物治疗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附60例报告
6
作者 王朋 刘建勇 +3 位作者 刘新梅 于世荣 张德志 康晓静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方法对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对皮疹进行皮肤镜、RCM观察,对其中25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疥疮的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方法对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对皮疹进行皮肤镜、RCM观察,对其中25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不典型疥疮患者年龄以18~65岁为主(24例,40.00%)。职业主要为退休人员(22例,36.67%)、学生(12例,20.00%)及务工人员(11例,18.33%)。平均病程为(38.12±22.56)d。27例(45.00%)患者有明确疥疮接触史。皮疹主要分布在手掌(52例,86.67%)、腹部(49例,81.67%)、腕部(44例,73.33%)及外阴(38例,63.33%)。原发性皮疹类型以丘疹(55例,91.67%)为主。大部分患者(45例,75.00%)都误诊2次以上。误诊类型以瘙痒症(17例,28.33%)、特应性皮炎(16例,26.67%)及湿疹(14例,23.33%)为主。误诊后使用药物种类以糖皮质激素类为主(38例,63.33%)。皮肤镜检查示,48例表现为白色隧道及其末端棕色或深褐色小三角形结构。42例可观察到灰界线。RCM检查示,55例可看出较为典型的虫体、隧道结构及粪便结构。25例行组织病理检查显示,17例角质层中可见虫体或虫卵,12例表皮可呈急性或亚急性海绵水肿性皮炎,18例真皮中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7例真皮中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论不典型疥疮临床特征具有异质性,皮肤镜、RCM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不典型疥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疮 皮肤镜 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营盘遗址出土丝织物染料和纤维品种及来源
7
作者 郭丹华 杨萌发 +3 位作者 刘剑 赵丰 李文瑛 康晓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别丝纤维品种。分析结果明确了这批营盘出土的丝织品使用了川黄檗和西茜草染料;纤维采用家蚕丝和野桑蚕丝;推测这批织物中使用的家蚕丝纱线产自四川、湖南、湖北地区,野桑蚕丝纱线产自新疆本地,不同品种的丝线在原料产地采用当地产的植物染料进行丝线的染色,织物为新疆本地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盘遗址 染料 纤维 黄檗 西茜草 家蚕丝 野桑蚕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酵素中肽含量的测定
8
作者 刘泽亚 赵冉 +3 位作者 李敏霞 张洪臣 康晓静 戴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准确测定食用酵素中的肽含量。[方法]将样品首先用一定浓度的三氯乙酸(TCA)沉淀去除蛋白质大分子后,再参考GB 5009.124—2016和GB/T 30987—2020关于氨基酸测定的方法,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的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 [目的]准确测定食用酵素中的肽含量。[方法]将样品首先用一定浓度的三氯乙酸(TCA)沉淀去除蛋白质大分子后,再参考GB 5009.124—2016和GB/T 30987—2020关于氨基酸测定的方法,应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的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由两者之差计得肽的含量。对于原料中含有胶原蛋白的阿胶松花粉酵素复合饮料样品,参考GB/T 30987—2020第一法,即以磺酸型阳离子交换锂柱和相应的流动相梯度洗脱等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包括羟脯氨酸的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在0.005~0.250μmol/mL范围内,17种氨基酸的峰面积与其相应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所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1%~102.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39%。[结论]该方法较简便且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克服现有方法易受基质影响的问题,适用于食用酵素中肽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酵素 肽含量 游离氨基酸 水解氨基酸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早期裤装考略——以新疆出土汉代以前的早期裤装为素材 被引量:4
9
作者 信晓瑜 康晓静 马叶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以考古实物为基本素材,通过对新疆出土早期裤装实物的形制、结构及装饰纹样的综合分析,考察丝绸之路早期裤装的特征,将其大致分为“裤管式”“连胯无裆式”“连胯满档式”三类,其形制各异,均具备较强实用功能,在西北民族早期游牧迁... 本文以考古实物为基本素材,通过对新疆出土早期裤装实物的形制、结构及装饰纹样的综合分析,考察丝绸之路早期裤装的特征,将其大致分为“裤管式”“连胯无裆式”“连胯满档式”三类,其形制各异,均具备较强实用功能,在西北民族早期游牧迁徙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早期裤装是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之一,其随着民族迁徙及文化融合逐步向东演进,对中原裤装形制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新疆 裤装 袴褶 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桃花在北京城区园林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俊秋 康晓静 王东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94-97,共4页
通过对北京城区园林绿地中观赏桃花品种资源及应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北京园林绿化中常见的观赏桃花品种资源及应用状况,分析总结了观赏桃花在北京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 观赏桃花 园林应用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出土早期帽冠初探
11
作者 信晓瑜 杨汝林 康晓静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9-73,共15页
本文在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早期帽冠类文物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帽冠形制风格和结构特征将其分为护耳帽、平底帽、高冠三类。这些不同类别的帽冠代表了新疆早期居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饰装扮风格。此外,考古证据... 本文在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早期帽冠类文物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帽冠形制风格和结构特征将其分为护耳帽、平底帽、高冠三类。这些不同类别的帽冠代表了新疆早期居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饰装扮风格。此外,考古证据显示新疆出土的早期帽冠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代墓葬出土文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暗示了欧亚大陆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已经存在早期文化交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早期 帽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尼雅“万世如意”锦袍复原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辉 信晓瑜 +2 位作者 康晓静 周曼 米尔扎提江·买尔旦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9,共7页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绘制、裁剪,纹样图案复原、纹理效果制作等工序,然后基于CLO3D软件实现服饰文物虚拟试穿展示,最后对复原好的服装进行复原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还原出服饰形貌,完成出土服饰复原工作,为服饰文物保护修复及艺术考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服装技术 尼雅遗址 出土服饰 虚拟复原 文物保护 艺术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纺织品文物中茜素和茜紫素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磊 裴克梅 +3 位作者 康晓静 李文瑛 赵丰 刘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2,共7页
为快速检测古代纺织品文物中的天然色素并达到无损分析的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茜素和茜紫素进行鉴定。以纳米银溶胶为SERS基底检测茜素和茜紫素的标准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对茜素和茜紫素... 为快速检测古代纺织品文物中的天然色素并达到无损分析的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茜素和茜紫素进行鉴定。以纳米银溶胶为SERS基底检测茜素和茜紫素的标准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对茜素和茜紫素分子的SERS光谱进行确认,分析得到茜素和茜紫素的SERS光谱在3种激发波长下的差异,并找出判断茜素和茜紫素存在的特征峰。在此基础上,从纺织品文物中提取1根长度约为2 mm的纤维,采用原位非萃取水解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进行SERS检测。结果表明,出土于新疆营盘的纺织品文物中红色染料成分是茜素和茜紫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茜素 茜紫素 纺织品文物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纺织品文物色彩提取与纹样数字化探索——以新疆巴里坤M12出土清代纺织品纹样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维一 尚玉平 +3 位作者 康晓静 李文瑛 信晓瑜 刘凯旋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共11页
为准确有效地提取纺织品文物的色彩,实现纺织品文物的纹样数字化处理,文章以新疆巴里坤出土的一组清代纺织品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模糊C均值(Multivariate Fuzzy C-mean,MFCM)聚类算法与K-means++算法相结合的纺织品纹样复原方法... 为准确有效地提取纺织品文物的色彩,实现纺织品文物的纹样数字化处理,文章以新疆巴里坤出土的一组清代纺织品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模糊C均值(Multivariate Fuzzy C-mean,MFCM)聚类算法与K-means++算法相结合的纺织品纹样复原方法。首先,获取图像并通过双边滤波与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平滑降噪处理;然后采用MFCM聚类算法对平滑降噪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接着采用K-means++算法分析聚类数量,有效提取纺织品主色,并较好保留图像细节;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提取文物纹样轮廓,将提取的主色填充至纹样轮廓,完成纺织品文物纹样的数字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提取纺织品文物色彩,并且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数字化取色方法,取色效率更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纺织品 色彩提取 数字化 巴里坤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国家理论的批判继承
15
作者 康晓静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20-228,354,共10页
阿尔都塞在其政治哲学研究的道路上,以接触到葛兰西的著作为标志,发生了两个转向:一是通过葛兰西接触到了马基雅维利的哲学,开始研究马基雅维利;二是将研究的重点从主观性转向了客观性,深入对葛兰西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国... 阿尔都塞在其政治哲学研究的道路上,以接触到葛兰西的著作为标志,发生了两个转向:一是通过葛兰西接触到了马基雅维利的哲学,开始研究马基雅维利;二是将研究的重点从主观性转向了客观性,深入对葛兰西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研究.在市民社会国家上,阿尔都塞的国家理论和葛兰西的国家理论有了接合.通过对比两者的国家理论,可以清楚地发现阿尔都塞对葛兰西国家理论的批判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论 阿尔都塞 葛兰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青铜时代服饰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文瑛 康晓静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69-78,共10页
新疆青铜时代早期服饰,以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服饰为代表,可能受到欧亚西部起源的服饰及纺织技术的影响;以哈密天山北路墓地服饰为代表,则可能更多地受到河西走廊东方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不同来源的服饰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交流较少。新... 新疆青铜时代早期服饰,以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服饰为代表,可能受到欧亚西部起源的服饰及纺织技术的影响;以哈密天山北路墓地服饰为代表,则可能更多地受到河西走廊东方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不同来源的服饰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交流较少。新疆青铜时代晚期服饰,哈密绿洲以五堡墓地服饰为代表,受东方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吐鲁番盆地以洋海一号墓地服饰为代表,呈现出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风貌。吐鲁番、哈密两地服饰相互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青铜时代 服饰文化 纺织技术 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菌型牛羊奶混合发酵乳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单静 常小静 +4 位作者 康晓静 艾春梅 赵彦珺 万腾腾 姜竹茂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50,共5页
以牛奶和羊奶为主要原料,添加低聚果糖生产的一种高活菌型发酵乳。通过确定牛羊奶混合比例和低聚果糖添加量,研究了蔗糖和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乳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即... 以牛奶和羊奶为主要原料,添加低聚果糖生产的一种高活菌型发酵乳。通过确定牛羊奶混合比例和低聚果糖添加量,研究了蔗糖和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乳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即:牛羊奶最佳混合比例2:1,低聚果糖添加量1.2%,发酵温度42℃,蔗糖添加量7.3%,菌种添加量2.5%,发酵时间7 h。在4℃条件下贮藏21 d后,发酵乳最大活菌数为7.7×10~7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菌型 低聚果糖 混合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