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康明非 陈日新 田宁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点灸治疗组与针+罐+TDP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天,对照组为(7.00±2.47)天,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热敏点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热敏点 针灸疗法 史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针灸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1993年第5期47-47,共1页
在《针灸治疗学》教材总论中,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列为针灸的治疗原则之一。关于这一原则,我认为欠妥。所谓同病异治,就是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治病必须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 在《针灸治疗学》教材总论中,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列为针灸的治疗原则之一。关于这一原则,我认为欠妥。所谓同病异治,就是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治病必须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即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的最大优点之一。正因为有了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及血清CGRP、ET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章海凤 龚红斌 +5 位作者 谢芳深 黄辉 陈树涛 金柳青 康明非 付勇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51-53,59,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A组)、模型组(8只,B组)、艾...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A组)、模型组(8只,B组)、艾灸组(32只),A正常饲养,B组与艾灸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法建立IBS模型,造模21d。造模结束后,艾灸组灸命门穴,每日1次,每次40min,每隔10min检测大鼠尾温并记录,根据大鼠尾温变化分热敏灸组(C组)和非热敏灸组(D组),两组各随机抽取8只。共14d,A、B组正常饲养。治疗前后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治疗结束后,行小肠推进率实验并腹主动脉取血。结果:与A组相比,B组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B组相比,C、D组小肠推进率、内脏敏感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组相比,B组血清CGRP、ET水平均下降明显(P<0.01);与B组相比,C、D组血清CGRP水平偏高,C组血清ET升高明显,差异明显(P<0.01);与D组相比,C组血清E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艾灸相比,热敏灸治疗IBS疗效更佳。热敏灸可调节IBS大鼠血清CGRP、ET表达,改善大鼠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IBS 内脏敏感性 小肠推进率 CGRP 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24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勇 邹军 +5 位作者 康明非 吴峰 熊鹏 胡丹 李晶晶 邱足香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评价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 目的:评价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结论:运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具有简、易、效、廉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针刺 艾灸 腹泻型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章海凤 宣逸尘 +6 位作者 黄辉 付勇 夏雷翔 康明非 龚红斌 谢芳深 金柳青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热敏灸、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直观、准确、科学的指导方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国内重要核心杂志医学杂志,筛选出合格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热敏灸、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直观、准确、科学的指导方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国内重要核心杂志医学杂志,筛选出合格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5.3.4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4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中药+热敏灸VS中药+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3,1.50],Z=2.30,P=0.02);热敏灸+针刺VS传统悬灸+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02,1.33],Z=2.24,P=0.03);隔姜灸+针刺VS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2,1.51],Z=2.14,P=0.03)。(2)显愈率:热敏灸+针刺VS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07,1.27],Z=3.49,P=0.0005);热敏灸VS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91,95%CI[1.19,3.07],Z=2.67,P=0.008)。(3)面神经功能评价:热敏灸+针刺VS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7.15,95%CI[4.64,9.65],Z=5.59,P<0.00001);热敏灸+针刺VS传统悬灸+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6.29,95%CI[4.10,8.48],Z=5.62,P<0.00001);隔姜灸+针刺VS针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3.40,95%CI[1.88,4.92],Z=4.38,P<0.0001)结论:热敏灸、隔姜灸与其对照组相比,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优势,但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隔姜灸 周围性面瘫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波 陈日新 +1 位作者 陈明人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灸感法探查热敏腧穴,探讨热敏腧穴出现概率,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0.00%。(2)热敏腧穴在关元、子宫穴区...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灸感法探查热敏腧穴,探讨热敏腧穴出现概率,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0.00%。(2)热敏腧穴在关元、子宫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次髎、三阴交穴区。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的出现具有普遍性,其高发穴区可为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腧穴 原发性痛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付勇 章海凤 +1 位作者 陈日新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60例健康人,通过灸感法探查方法查找出热敏腧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结果:(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93....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60例健康人,通过灸感法探查方法查找出热敏腧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结果:(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93.33%。(2)高发热敏穴区在中极、命门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穴区。结论:研究热敏灸疗对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腧穴 慢性前列腺炎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辉 宣逸尘 +3 位作者 付勇 龚红斌 康明非 章海凤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1期55-58,60,共5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中的相关文献,经过严格地筛选后,运用Cochrane...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中的相关文献,经过严格地筛选后,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的文献有15篇,1151例患者,纳入研究普遍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示:(1)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46,95%CI(1.12,1.90),Z=2.83,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汤剂配合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30,95%CI(1.12,1.51),Z=3.40,P=0.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针刺配合灸法VS单纯针刺总有效率,RR=1.16,95%CI(1.05,1.29),Z=2.87,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针刺配合灸法VS西药总有效率,RR=1.20,95%CI(1.08,1.33),Z=3.52,P=0.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但还需进一步高质量、多中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化穴艾灸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2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建华 付勇 +1 位作者 陈日新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热敏化穴艾灸疗法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瘢痕灸介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日新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无痛瘢痕灸 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外展神经炎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丹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期58-59,共2页
外展神经炎又称外展神经麻痹,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外展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向外运动障碍,出现内斜视、复视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1]称为“风牵偏视”,《灵枢·经筋》指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外展神经炎又称外展神经麻痹,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外展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向外运动障碍,出现内斜视、复视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1]称为“风牵偏视”,《灵枢·经筋》指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本病属于筋纵范畴,多由于素体正气亏虚,风热之邪侵袭经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展神经炎 针刺热敏灸疗法 丝竹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适宜刺激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婷 张雪松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索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适宜的刺激方式。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力敏针刺治疗,B组给予热敏灸治疗,C组给予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 目的:探索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适宜的刺激方式。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力敏针刺治疗,B组给予热敏灸治疗,C组给予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评分、观察三组疗效差异。结果:C组的愈显率为95%,显著优于B组的65%、A组的30%(P<0.05,P<0.01)。三组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量表评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在降低VAS、PPI评分方面,C组与B组均优于A组(P<0.05),C组与B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PRI和McGill总分方面,C组最佳,B组次之,二者均优于A组(P<0.05)。结论:力敏针刺、热敏灸、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三种治疗方式对偏头痛均有较好疗效;热敏灸与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力敏针刺;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是偏头痛复合敏化腧穴最适宜的刺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复合敏化腧穴 力敏针刺 热敏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微透析技术及其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晶晶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57-59,共3页
微透析采样技术(microdialysissampling)是一种常用于科学实验的活体生物微量采样技术,1972年首次应用于神经生化实验。该技术以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特性作为理论基础,将一种具有透析作用的探针埋置于实验预采样的活体组织中... 微透析采样技术(microdialysissampling)是一种常用于科学实验的活体生物微量采样技术,1972年首次应用于神经生化实验。该技术以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特性作为理论基础,将一种具有透析作用的探针埋置于实验预采样的活体组织中,灌流液在透析探针导管中通过微量进样泵和控制器以特定速率进行推进,经过部分配有半透膜的探针和精密灌流体系对半透膜两边的物质进行互换(透析),通过灌流液收集系统来收集透析样本,微透析收集到的样品能够直接使用电化学、紫外、质谱等检测技术进行物质含量检测分析,可实现对灌流液中可溶性物质变化的连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采样技术 针灸领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疗起源简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鹿秀云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2期50-51,共2页
简要阐述了灸法治病及灸材选择的起源问题。认为灸疗起源于先民用火取暖御寒,而非先前一些文献认为的偶然被火灼伤。
关键词 灸疗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点”灸为主治疗GIDP 1例
15
作者 付勇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症(GIDP) 热敏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中心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汉山 徐涵斌 +1 位作者 康明非 付勇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采用3个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关元、中...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采用3个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关元、中极、命门、三阴交、阴陵泉)艾灸配合中药灌肠。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53.57%,优于对照组的32.20%(P<0.05),观察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NIH-CPSI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优于穴位艾灸配合药物疗法,可显著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热敏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嵩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通过缪刺法配合热敏灸的治疗,观测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文根据经络左右相通,互为表里的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对临床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健侧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其气血运行正常,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并配以热敏灸法施治,激发经络... 目的:通过缪刺法配合热敏灸的治疗,观测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文根据经络左右相通,互为表里的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对临床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健侧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其气血运行正常,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并配以热敏灸法施治,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进一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以助功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者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在发病早期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缪刺法 热敏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源性肩周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赵慧子 康明非 黄岚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4期76-78,共3页
近年来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长期以来未能明确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由此导致了很多患者的误诊与漏诊,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明确颈源性肩周炎的定义、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颈源性肩周炎 肩周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针多穴与一穴多针 被引量:1
19
作者 眭明红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一针多穴 一穴多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热敏灸为主治疗痛性眼肌麻痹3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晶晶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38-40,共3页
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以头痛、眼眶痛及颅神经麻痹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罕见病种。报告了3例痛性眼肌麻痹,都经中西药物治疗,未取得满意疗效,用针刺加热敏灸治疗,2例痊愈;1例病情好转。
关键词 痛性眼肌麻痹 热敏灸疗法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