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12种主次量元素
1
作者 刘璐 张宁 +5 位作者 金倩 孙凯茜 刘爱琴 康志娟 杨灵芝 宋娟娟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建立超声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12种主次量元素。为解决中药材微波消解酸溶硅、铝、钛偏低且溶液中存在SiO_(2)沉淀问题,采用140~600℃逐步升温的灰化方法,LiBO_(2)碱熔融处理,超声加热浸提,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建立超声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12种主次量元素。为解决中药材微波消解酸溶硅、铝、钛偏低且溶液中存在SiO_(2)沉淀问题,采用140~600℃逐步升温的灰化方法,LiBO_(2)碱熔融处理,超声加热浸提,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LiBO_(2)与灰分质量比为4∶1,熔样温度为950℃,溶解时间为15min。针对引入的盐分,通过加大稀释倍数和基体匹配的方法抑制基体效应。钙、硅、磷、铝、硫、锰、钠、钛、锌、镁、钾、铁12种元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光谱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1.5~50μg/g。中药材标准物质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8%(n=12)。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难熔元素多元素同时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偏硼酸锂 碱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康志娟 李志辉 +6 位作者 段翠蓉 寻劢 吴天慧 张翼 丁云峰 银燕 张良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型儿童IgA肾病(IgAN)的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3例NS型IgAN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5年6个月。依据Lee氏分级将病例分为两组:Ⅰ组13例,Lee氏≤Ⅱ...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型儿童IgA肾病(IgAN)的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3例NS型IgAN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5年6个月。依据Lee氏分级将病例分为两组:Ⅰ组13例,Lee氏≤Ⅱ级;Ⅱ组20例,Lee氏≥Ⅲ级。全部患儿均口服泼尼松,对于激素耐药者联用吗替麦考酚酯(MMF)。结果:Ⅰ组、Ⅱ组患儿血尿发生率分别为61.5%、100%(χ2=9.07,P〈0.05);激素耐药发生率分别为38.5%、100%(χ2=16.25,P〈0.01),所有激素耐药的患儿均伴有血尿。激素耐药者联用MMF治疗,蛋白尿的缓解率为83.3%,Ⅰ组蛋白尿缓解率80.00%,Ⅱ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结论:NS型IgAN患儿临床表现伴有血尿者,或病理Lee氏≥Ⅲ级者激素耐药发生率高,需早期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联用MMF可能为较好的免疫抑制剂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IGA肾病 激素耐药 免疫抑制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12例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4 位作者 段翠蓉 吴天慧 张翼 丁云峰 康志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收治的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12例进行前瞻性自身病例对照研究。入组患儿均给予托珠单抗治疗(每次8 ...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收治的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12例进行前瞻性自身病例对照研究。入组患儿均给予托珠单抗治疗(每次8 mg/kg或12 mg/kg,每2周静脉滴注一次),比较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激素用量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入组患儿12例,所有患儿给予托珠单抗前均有中等热度以上发热,在应用托珠单抗24~48 h后体温恢复正常,6例有关节症状的患儿治疗12周后2例症状消失,2例症状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在治疗前无关节症状的患儿中有2例在治疗第12周出现新的关节症状。4例患儿治疗前有皮疹,在治疗24~48 h后皮疹均消失且未反复出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WBC、ESR、CRP、SF均下降,激素用量减少(P均<0. 05),而IL-6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4例患儿出现转氨酶升高,5例患儿出现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2例患儿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次,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过敏及严重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4 位作者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康志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的13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资料,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高尿...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的13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资料,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高尿酸血症组31例(23.7%),尿酸正常组100例(76.3%)。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发生率及蛋白尿程度高于尿酸正常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尿酸正常组(P均<0.05)。根据牛津病理评分,高尿酸血症组患儿肾间质病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比尿酸正常组严重,而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当。根据Katafuchi评分,高尿酸血症组患儿肾间质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肾血管病变的程度比尿酸正常组严重,而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萎缩程度相当。结论:伴高尿酸血症的儿童IgA肾病临床表现更严重,主要体现在肾间质病理损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GA肾病 高尿酸血症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新月体形成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4 位作者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康志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新月体组及无新月体组之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新月体的形成在原发性Ig... 目的:探讨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新月体组及无新月体组之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新月体的形成在原发性IgA肾病中的发生率为38.6%。新月体组的患儿中,出现肉眼血尿的比例(56%)明显高于无新月体患者(32.3%);蛋白尿排出量[(42.33±26.61)mg·kg^(-1)·24 h^(-1)]亦显著高于无新月体患者[(29.28±16.44)mg·kg^(-1)·24 h^(-1)],出现大量蛋白尿的比例(36.3%)明显高于无新月体患者(15.3%)。新月体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149.42±62.31)ml·min^(-1)·1.73 m^(-2)]较无新月体组[(184.34±58.79)ml·min^(-1)·1.73 m^(-2)]低且GFR低于90 ml·min^(-1)·1.73 m^(-2)者(14.6%)要多于无新月体组(3%)。在病理方面,按牛津分类标准,新月体组表现为M1E1S1T1的比例分别为70.7%、19.5%、9%、9%,而无新月体组表现为M1E1S1T1的比例分别为35.3%、4.6%、6.1%、4.6%。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血红蛋白、血清补体C_3、C_4水平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伴新月体形成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较重,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新月体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
6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4 位作者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康志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 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儿的资料,比较肉眼血尿组及无肉眼血尿组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肉眼血尿组与无肉眼血尿... 目的:探讨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 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儿的资料,比较肉眼血尿组及无肉眼血尿组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肉眼血尿组与无肉眼血尿组比较,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尿酸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贫血发生率、蛋白尿水平、血清白蛋白、血清Ig M、补体C3、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组患儿更容易伴随前驱感染且病程更短,其e GFR明显低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153.81±72.30)m L/(min·1.73 m^2)及(182.92±54.65)m L/(min·1.73 m^2),而血Ig A、Ig G明显高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2.69±0.93)g/L、(9.26±3.41)g/L及(1.93±0.62)g/L、(6.67±2.56)g/L。肉眼血尿组患儿出现新月体的可能性(56.8%)要大于无肉眼血尿组(25.8%)。结论: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 A肾病患儿临床表现较重,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大量蛋白尿等表现,其肾脏活动性病变程度明显重于无肉眼血尿的患儿且更容易出现新月体,而在慢性化病变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肉眼血尿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二氧化氯漂白应用研究
7
作者 吴海霞 高金龙 +3 位作者 赵海栋 康志娟 高群 王奎涛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6-48,共3页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双氧水和次氯酸纳相比,用于棉织品漂白可有效降解棉织物中的色素和杂质,而且不会降低织物强力,也不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本文简要阐述了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二氧化氯漂白法的影...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双氧水和次氯酸纳相比,用于棉织品漂白可有效降解棉织物中的色素和杂质,而且不会降低织物强力,也不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本文简要阐述了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二氧化氯漂白法的影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漂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在棉织品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世俊 张波 +3 位作者 吴海霞 赵海栋 康志娟 宋海文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2期12-14,共3页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双氧水和次氯酸钠相比,用于棉织品漂白可有效降解棉织物中的色素和杂质,而且不会降低织物强力,也不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讨论了二氧化氯对棉织品的漂白机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二氧化氯漂白...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双氧水和次氯酸钠相比,用于棉织品漂白可有效降解棉织物中的色素和杂质,而且不会降低织物强力,也不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讨论了二氧化氯对棉织品的漂白机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二氧化氯漂白法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棉织品 漂白 机理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纹金工艺发展现状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涵 单海悦 +1 位作者 张双燕 康志娟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8年第S1期189-193,共5页
木纹金工艺起源于日本的传统刀剑制作技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金属工艺,因其独特又多变的金属纹理得到许多人的喜爱。随后木纹金工艺引进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学习后优化木纹金的制作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金属行业当中。目前,木纹... 木纹金工艺起源于日本的传统刀剑制作技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金属工艺,因其独特又多变的金属纹理得到许多人的喜爱。随后木纹金工艺引进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学习后优化木纹金的制作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金属行业当中。目前,木纹金工艺在我国也应用于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中,但市面上的木纹金成品首饰较少。本文主要介绍了木纹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总结了目前对木纹金工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纹金 工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
10
作者 寻劢 陈辉 +5 位作者 李志辉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康志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GA肾病 肾小管间质损害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质量评价
11
作者 徐麟 刘淑红 +4 位作者 路峰 林瑶 康志娟 全文欣 张欣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99-103,共5页
“唐河玉”主要产于太行山北端的唐河流域,在拒马河、易水河也有少量产出,该玉石的“籽料”主要由透闪石构成,颜色以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为主,偶尔伴有灰色、青色和绿色等次要色调。然而,杂质矿物的存在导致了该玉石质量呈现出一定... “唐河玉”主要产于太行山北端的唐河流域,在拒马河、易水河也有少量产出,该玉石的“籽料”主要由透闪石构成,颜色以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为主,偶尔伴有灰色、青色和绿色等次要色调。然而,杂质矿物的存在导致了该玉石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为了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本研究采取了实地勘查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山料”及“籽料”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分析。在传统宝玉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如折射率、相对密度、硬度以及显微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本研究综合应用了现代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镜分析,全面深入地探究“唐河玉”样品的矿物和结构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唐河玉”样品的折射率为1.56~1.61(点测法),相对密度2.85~3.07,摩氏硬度6~7,表现出良好的油润度和宏观上的蜡状至油脂光泽。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同时伴有碳酸盐矿物、石英、透辉石等杂质矿物。其中,透闪石呈柱状和纤维状变晶结构,其中纤维状变晶的纤维长度约为0.01~0.10 mm,交织形成复杂的微观纹理;而柱状变晶的粒度则在0.05×0.02 mm至1.00×0.15 mm,颗粒相互镶嵌,且杂质矿物不均匀地分布在纤维状透闪石之间。通过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成像技术有效地揭示了“唐河玉”样品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和结晶程度。观察结果表明,部分透闪石颗粒以纤维放射状分布且相互交织,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定向排列。这些颗粒之间排列紧密,部分显示出显微纤维交织结构。在局部范围内,纤维状的透闪石呈现出规则的排列,颗粒间交织紧密。整体上,规则排列的透闪石在非定向的穿插中形成整体结构,颗粒表面光滑平整,少数颗粒表面具有纵向纹理。此外,部分透闪石颗粒呈现出略具定向的分布特征,聚集形成宽窄不一的条带状集合体。石英颗粒则以自形-半自形的粒状形态穿插于透闪石之中,粒度大约为5μm。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显示“唐河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次要矿物有方解石、石英和透辉石。在钙质角闪石系列中,透闪石-阳起石的“唐河玉”样品Mg/(Mg+Fe^(2+))比值大于0.98,接近于透闪石端元的理论值1.0。“唐河玉”样品的红外光谱与透闪石的标准光谱峰位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600~400 cm^(-1)、800~600 cm^(-1)、1200~800 cm^(-1)、3750~3600 cm^(-1)等四个波段。其中,1147、1063、1042、996、922 cm^(-1)附近的尖锐吸收峰归因于Si-O-Si的反对称伸缩振动、O-Si-O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所致。而765、687、665、644 cm^(-1)的吸收峰则是由Si-O-Si的对称伸缩振动引起。546、514、459、420 cm^(-1)的吸收峰则由Si-O的弯曲振动及M-O的晶格振动造成。此外,在1560~1400 cm^(-1)波段,部分样品显示出不同强度的吸收,这归因于碳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CO_(3)]^(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引起。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以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为依据的“唐河玉”宝石学命名标准,具体分类如下:当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低于5%,且透闪石质量分数不低于95%时,命名为“透闪石玉”;当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在5%~40%,且透闪石质量分数在60%以上时,命名为“方解石-透闪石玉”或“白云石-透闪石玉”;当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不低于50%,且透闪石质量分数低于40%时,命名为“透闪石化大理岩”。鉴于“唐河玉”具有独特的“草花”纹理特征及其颜色、纹理和质地的丰富多样性,本研究将这些特性与“籽料”属性和唐尧文化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并依据玉石的品质进行市场定位,为“唐河玉”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河玉” 透闪石 宝石学特征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河玉”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志娟 韦金玉 +3 位作者 雷玮琰 张浩然 高希娟 全文欣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0-57,共8页
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唐河玉”进行宝石学特征研究,发现“唐河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副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方解石),宝石学特征与软玉相似。“唐河玉”中透闪石颗粒细小,呈纤维交织结构,含粒状、不规则状碳酸盐,排列... 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唐河玉”进行宝石学特征研究,发现“唐河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副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方解石),宝石学特征与软玉相似。“唐河玉”中透闪石颗粒细小,呈纤维交织结构,含粒状、不规则状碳酸盐,排列杂乱,油润度欠佳,多呈玻璃光泽;常见特征“水草花”杂质矿物,籽料皮色丰富。通过与其他产地软玉矿床的组成矿物、结构构造等方面对比分析发现,“唐河玉”总体质量与韩国以及中国江苏溧阳、广西大化、贵州罗甸软玉相似,明确“唐河玉”的宝石学定名和市场定位:当“唐河玉”中透闪石含量>95%,即可直接称为“软玉”;当透闪石含量在90%~95%,碳酸盐矿物>5%且影响其物理性质时,应定为“透闪石化大理岩”或“透闪石质玉(含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河玉” 软玉 宝石学特征 纤维状-毛毡状变晶交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河玉”与其他产地软玉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志娟 张浩然 +1 位作者 高希娟 徐麟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8年第S1期39-40,共2页
"唐河玉"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透闪石质玉石,除了透闪石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杂质矿物,矿物颗粒细小,结构主要为纤维交织结构,呈油脂-蜡状光泽,通过与其他产地透闪石质玉的矿床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宝石学特征等方面进... "唐河玉"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透闪石质玉石,除了透闪石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杂质矿物,矿物颗粒细小,结构主要为纤维交织结构,呈油脂-蜡状光泽,通过与其他产地透闪石质玉的矿床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宝石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其总体质量与韩国、广西大化、江苏溧阳、贵州罗甸透闪石玉相似,较新疆、青海透闪石玉稍差。"唐河玉"中因含有杂质矿物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含碳酸盐矿物>5%的应定为"透闪石化大理岩"或"透闪石质玉石(含碳酸盐矿物)",透闪石>95%即可直接称为"透闪石玉"。唐河籽料皮色鲜艳,有特征"水草花"状锰质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利用前景。目前发现的"唐河玉"限于籽料、山流水,尚未发现原生矿,根据矿物组成及交代残余特征,推测其矿床成因与新疆透闪石相似,为岩浆热液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交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河玉” 软玉 宝石学特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李志辉 熊冰瑶 +2 位作者 康志娟 吴天慧 寻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病情迁延的危险因素,为儿童慢性肾脏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具有大量蛋白尿表现的APSGN患儿资料,根据蛋白尿持续时间是... 目的:探讨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病情迁延的危险因素,为儿童慢性肾脏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具有大量蛋白尿表现的APSGN患儿资料,根据蛋白尿持续时间是否<3个月分为Ⅰ组和Ⅱ组,分析两组患儿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蛋白尿持续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收集患儿119例,其中男84例,女35例,年龄(9.39±2.80)岁。两组患儿高血压、急性肾损伤、肾脏C1q沉积发生率及血C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低水平血C4是蛋白尿持续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低水平血C4是大量蛋白尿表现的APSGN患儿病情迁延的危险因素,需警惕发展为慢性肾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 儿童 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