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日照记录质量的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庆瑞 卜令华 +1 位作者 朱霞 康建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359-359,361,共2页
日照时间的多少是一地气候资源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日照记录质量,必须科学配制感光药液和浸漂日照纸,正确安装日照计,并要注意观测台站周边环境对日照记录的影响。
关键词 日照时间 记录质量 提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状观测记录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康建萍 李新惠 +1 位作者 朱庆瑞 邵庆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23-23,共1页
介绍了云状观测记录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云状记录的简单化、不注意云状的连续记录、积云雨判断不及时、特殊云状不敢记录、疑难云状记录存在问题等方面,以为云状观测记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状 观测 记录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济宁市小麦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建萍 王玉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2期260-260,262,共2页
在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基础上,对2010年济宁市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进行探讨,以为确保济宁市冬小麦的稳产丰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种植 气候条件 山东济宁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娟 马丰刚 +5 位作者 蒋明洋 苏丙华 谷顼 康建萍 白洪立 武军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38-41,共4页
选用郑单958为试材,从6月1日开始每隔4天设置1个播期处理,共设置6个播期,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穗位高增加,株高无显著变化;穗粒数、千粒重及出籽率降低,6月1日和6月5... 选用郑单958为试材,从6月1日开始每隔4天设置1个播期处理,共设置6个播期,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穗位高增加,株高无显著变化;穗粒数、千粒重及出籽率降低,6月1日和6月5日播种处理收获时籽粒乳线均消失,千粒重和产量最高。收获时所有播期处理籽粒含水量均在30%以上,不适于进行籽粒直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籽粒灌浆 籽粒含水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云观测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雪 康建萍 聂醒枝 《河南科技》 2013年第11X期170-170,共1页
观测云时空分布、云的演变过程和结构特点,可以获取对未来天气有指导意义的云信息。根据云夜间的观测特点,夜间的光照条件的不足等原因给观测云工作带来了障碍。测报员通过准确、认真的对比夜间的云与白天的云基本特征,全面的了解夜间... 观测云时空分布、云的演变过程和结构特点,可以获取对未来天气有指导意义的云信息。根据云夜间的观测特点,夜间的光照条件的不足等原因给观测云工作带来了障碍。测报员通过准确、认真的对比夜间的云与白天的云基本特征,全面的了解夜间云特点,以及夜间云观测的注意事项。根据季节的天气变化特点,判断云变化特点和观测的注意事项,结合天气形势的演变,从而提高夜间云观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云 观测 注意事项 水平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明 康建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23-24,共2页
介绍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包括小百叶箱内、大百叶箱内、雨量器、虹吸雨量计、蒸发量、日照计、地温、电接风、气压表、天气现象、编码与发报等方面内容,以为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面气象 冬季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炜 马丰刚 +5 位作者 康建萍 王西芝 白洪立 蒋明洋 张娟 苏丙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鲁西南生态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连续3年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从生育期、分蘖动态以及产量结构方面探讨分析,筛选出鲁原502、济麦22和山农20等适宜本区种植的小麦超高产品种。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群体动态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云的观测及判别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明 康建萍 《农技服务》 2011年第6期878-879,共2页
对相似云观测判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观测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的形成记录与编发报
9
作者 蔡承英 康建萍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645-,共1页
介绍了雾的形成、记录和编发报。
关键词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