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康延海 赵孟和 +1 位作者 岳云亮 李洪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治疗手段。方法 74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35例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A组,39例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应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卧床等方式,并用减... 目的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与治疗手段。方法 74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35例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A组,39例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应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卧床等方式,并用减轻椎板压力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并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6,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196、8.5963、19.2235、10.1101,P<0.05)。结论在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制定治疗方案,以此获得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盛莉 康延海 +2 位作者 陈邓林 王琳 黄丹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均在原用药基础上联合PCIA,均持续PCIA 1个月。比较2组PCIA 1个月后的镇痛疗效;对比2组PCIA前、PCIA 3 d、PCIA 1个月后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Ramsa评分及生活质量;统计2组PCIA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CIA 1个月后,观察组总缓解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76.67%,46/60)(P<0.05)。与PCIA前比较,PCIA 3 d、1个月后,2组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Rams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CIA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6/60)低于对照组(28.33%,17/6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PCIA可明显减轻阿片类药物耐受-口服困难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可改善患者镇静情况,有助于提高镇痛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静脉自控镇痛 右美托咪定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Aza-CdR对Hs888T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及Apaf-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德勇 康延海 富伟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体外培养的骨肉瘤细胞Hs888T。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体外培养的骨肉瘤细胞Hs888T。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pa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Aza-CdR处理后Hs888T细胞增殖明显受抑,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增加,且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Apa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5-Aza-CdR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机制为诱发Apaf-1在内的某些基因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Apaf-1蛋白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照顾者述情障碍对照研究
4
作者 陈大球 姚乾坤 +6 位作者 刘向来 罗海东 俞爱军 唐彩霞 康延海 蔡开宇 云松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有焦虑障碍青少年照顾者的述情障碍现状.方法选取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照顾者8 6 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精神障碍史的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人8 0 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收集两... 目的探讨有焦虑障碍青少年照顾者的述情障碍现状.方法选取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照顾者8 6 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精神障碍史的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人8 0 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收集两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估两组的述情障碍程度.结果研究组TA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中好的家庭经济状况( OR =0.68,95% C/0. 38-0. 87)是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保护性因素;而照顾者的外向性思维(OR = 1.362,95% CI:l . 14 - 1.48)是焦虑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的照顾者具有述情障碍表现,其外向性思维方式及家庭经济状况可能与青少年的焦虑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障碍 照顾者 述情障碍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例焦虑障碍青少年家庭三角关系特征研究
5
作者 陈大球 罗海东 +6 位作者 陈大强 刘向来 俞爱军 唐彩霞 康延海 蔡开宇 云松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三角关系特征。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患者86例,年龄≤18岁,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选取正常对照120例。采用家庭三角关系问卷及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进行... 目的探讨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三角关系特征。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患者86例,年龄≤18岁,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选取正常对照120例。采用家庭三角关系问卷及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的家庭三角关系问卷评分、因子"替罪羊"和"跨代联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好的家庭经济状况(OR=0.75,95%CI:0.42~0.90)是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保护性因素;而替罪羊(OR=1.112;95%CI:1.03-1.32)是诱发该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焦虑障碍青少年群体具有不同于非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三角关系特征,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负性的情感关注与青少年焦虑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障碍 家庭三角关系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