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概念:被误读的影视编创策略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2
|
悉德·菲尔德剧情片叙事理论评析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3
|
默会认识论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
康尔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烈女追日还是飞蛾扑火?——也谈电影《立春》中的人物形象王彩玲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杜威晚年的教育思想对于改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启迪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论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变异与升级——以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为例 |
康尔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7
|
|
7
|
论喜剧性的营造策略与方法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放谈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9
|
灵活的叙事策略:提升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的关键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影视剧艺术创作规避虚假的叙事谋略研究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重审谢克纳——《环境戏剧》读后三思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2
|
社会表述研究:艺术文化学发展的新向度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黑马”绝尘而去之后的冷思考——对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叙事学分析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从民间“口述剧”看社会表演的传统与特性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把《资本论》拍成电影:效果与初衷大相径庭的历险 |
康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对艺术文化研究的追问与思考 |
康尔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7
|
张扬不可替代性——谈话剧艺术生存与发展之道 |
康尔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1
|
|
18
|
论国产电视剧表述策略的调整与变化——以“福纳出品”为例 |
康尔
|
《艺苑》
|
2008 |
1
|
|
19
|
居室电影三论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何谓中华美学精神? |
康尔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