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机插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康启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2期136-137,142,共3页
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对大田的耕作质量、水稻机插质量、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麦收后水稻机插以大型旋耕机采取旱整方式最佳,其次为水整方式,而小型耕田机耕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耕作制度。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稻机插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方式无盘抛栽对单季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启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7期43-45,共3页
水稻实行窗纱垫底+旱育保姆剂的无盘抛秧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带土量多,易起苗,易抛易立苗,根系发根力强,缓苗期短,返青快,利于抛足基本苗,群体结构合理,增产增效,虽成本比塑盘高10~15元/667m^2,但产量比塑盘增产29~... 水稻实行窗纱垫底+旱育保姆剂的无盘抛秧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带土量多,易起苗,易抛易立苗,根系发根力强,缓苗期短,返青快,利于抛足基本苗,群体结构合理,增产增效,虽成本比塑盘高10~15元/667m^2,但产量比塑盘增产29~46kg/667m^2。可以在水稻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盘 抛栽 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北朝 胡润 +3 位作者 康启忠 赵学杏 宋莉萍 程生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2-107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改善水稻经济性状结构,增加产量,并且增加水稻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的抗性,早稻产量在9t/hm2以上的沼、化肥配比为:沼肥22500 kg/hm2+N150 kg/hm2+P90 kg/hm2+K90 kg/hm2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早稻 沼肥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套油菜不同密度与产量关系初探
4
作者 康启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0期43-44,78,共3页
试验结果显示,在贵池区棉套油移栽密度以60 000株/hm2最适宜,个体农艺性状、抗性都表现最佳,经济效益达5 624.8元/hm2。
关键词 棉套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贵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治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5
作者 康启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简述了综合防治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基本观念和实施准则。
关键词 综合防治 农田生态环境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学杏 康启忠 叶北朝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自2005年以来,池州市贵池区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双季稻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贵池区针对双季稻生产上存在的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不配套和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以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 自2005年以来,池州市贵池区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双季稻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贵池区针对双季稻生产上存在的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不配套和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以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高效和生态安全栽培技术规程为重点,通过建立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示范推广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规程,以提高双季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江南 双季稻 丰产优质技术 集成 研究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14”早稻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启忠 曹其会 赵学杏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3期83-84,共2页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 150 kg/hm2,P2O575kg/hm2,K2O 120kg/hm2和最佳产量6000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 150 kg/hm2,P2O575kg/hm2,K2O 120kg/hm2和最佳产量6000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殷汇镇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20kg/hm2、75kg/hm2、12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模型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易受霜害、冻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8
作者 周美琴 康启忠 张文泉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7期104-104,共1页
桑树一年可能遭受霜害的时期为春季的晚霜和晚秋的早霜,尤以春季的晚霜危害最重。主要原因是到早春季节,气温升高,桑条已发芽开叶,枝条内的贮藏的糖分已用以生长和呼吸代谢,桑根大量吸水,造成枝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原生质粘液减少... 桑树一年可能遭受霜害的时期为春季的晚霜和晚秋的早霜,尤以春季的晚霜危害最重。主要原因是到早春季节,气温升高,桑条已发芽开叶,枝条内的贮藏的糖分已用以生长和呼吸代谢,桑根大量吸水,造成枝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原生质粘液减少,抗寒力大大降低,当气温回升后再遇春寒,桑树嫩叶很易遭受霜害,原生质遭破坏而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所以春季桑园管理应加强防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霜害 冻害 预防措施 早霜 晚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