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掺杂对二氧化钒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鑫 康同同 +3 位作者 梁潇 邬春阳 周阳 秦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3-189,222,共8页
目的通过在二氧化钒薄膜中掺杂镁元素,实现高优值光学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0001)氧化铝单晶衬底上沉积二氧化钒外延薄膜,进一步采用交叉打靶的方法沉积不同镁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钒外延薄膜;通过高分辨XRD和TEM表... 目的通过在二氧化钒薄膜中掺杂镁元素,实现高优值光学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0001)氧化铝单晶衬底上沉积二氧化钒外延薄膜,进一步采用交叉打靶的方法沉积不同镁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钒外延薄膜;通过高分辨XRD和TEM表征镁掺杂外延二氧化钒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原子分布,采用XPS表征表面原子化学态,采用光谱椭偏仪表征不同镁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钒外延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并计算获得光学优值;最后构建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得到镁掺杂对二氧化钒薄膜光学优值影响的机理。结果制备出4种不同镁掺杂浓度的外延二氧化钒薄膜,分析了镁掺杂对薄膜相变前后的晶体取向和微观原子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薄膜中镁和钒元素的价态,分析了镁掺杂对单斜相和金红石相光学常数和光学优值的影响,从电子态密度分布分析了镁掺杂对提升材料光学优值的原因。结论镁掺杂二氧化钒与氧化铝衬底的外延关系为(020)_(VO_(2))//(0006)_(Al_(2)O_(3)),随着镁掺杂浓度的提高,金红石相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损耗降低,且中红外波段的光学优值提升。在11.9%(原子数分数)掺杂量时光学优值比未掺杂提高3.7倍。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高光学优值是源于镁掺杂后导带周围电子态密度的局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 相变材料 镁掺杂 光学优值 脉冲激光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2/SiO2范德华异质结的VO2薄膜转移打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敏 孙睿智 +4 位作者 李艳芳 康同同 秦俊 杨润 毕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1166,共6页
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在物联网、生物电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功能氧化物材料在柔性聚合物中的集成已被证明是实现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有效方式。由于功能氧化物薄膜通常需要高温制备,直接在柔性聚合物基底上... 近年来,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在物联网、生物电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功能氧化物材料在柔性聚合物中的集成已被证明是实现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有效方式。由于功能氧化物薄膜通常需要高温制备,直接在柔性聚合物基底上合成高质量的氧化物薄膜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oS2/SiO2范德华异质结转移打印大面积VO2薄膜的方法,即利用MoS2和SiO2薄膜亲疏水性能的不同,可以仅使用去离子水解离MoS2/SiO2范德华异质结界面,成功将Si/SiO2/MoS2/SiO2/VO2多层膜结构上的VO2薄膜转印到Si、SiO2/Si以及柔性基底上。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转印前后VO2薄膜的晶体结构没有差异,变温Raman光谱和变温红外反射光谱证明了转印前后VO2薄膜良好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性能。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功能氧化物薄膜转印方法,在不引入牺牲层和腐蚀性溶剂的条件下,实现了VO2薄膜在任意基底上的低温集成,为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薄膜 转移打印 低温集成 柔性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