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康丁 西鹏 +2 位作者 段玉情 顾晓华 程博闻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08,119,共4页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高吸附特性,采用真空浸润法,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吸附于膨胀石墨的孔隙结构中制备出了一系列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高吸附特性,采用真空浸润法,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吸附于膨胀石墨的孔隙结构中制备出了一系列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对膨胀石墨以及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表观形貌、吸附机理、相转变特性与导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表面具有丰富的蠕虫状孔隙结构,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后的石墨表面未发现聚乙二醇的残留;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复合材料具有类似的红外吸收光谱;实测的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及相变焓值比理论计算值要高,材料在相变温度下发生了固-固相转变;膨胀石墨的加入有效提高了聚乙二醇相变单元的能量存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膨胀石墨 固-固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聚乙醇类“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玉情 康丁 +2 位作者 西鹏 刘然 何春娥 《纺织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根据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特点,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甘油酯"(简称为"MTE"),同时以MDI-MTE为硬段,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和软段,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聚乙... 根据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特点,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甘油酯"(简称为"MTE"),同时以MDI-MTE为硬段,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和软段,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聚乙醇类超分子固-固相变材料(H-PCM)。利用FT-IR、H1-NMR、DSC和DMA测试技术,研究了相变材料的结构、相变行为及热稳定性,表明了制备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四羟基化合物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脱蜡技术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龙 康丁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润滑油矿物基础油脱蜡的主要生产工艺,重点讨论了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技术,对基础油脱蜡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我国基础油脱蜡的开发方向。
关键词 润滑油 溶剂脱蜡 催化脱蜡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算法的高速水射流对船体表面冲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庭 康丁 方珍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24,60,共9页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附着物对船体表面的损伤影响,基于ALE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射角θ和不同流速v冲击船体表面过程中射流的冲击压力特征和应力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入射角θ增大,靶件所受冲击压力会出现水锤压力与滞止压力阶段。高压水射流动...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附着物对船体表面的损伤影响,基于ALE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射角θ和不同流速v冲击船体表面过程中射流的冲击压力特征和应力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入射角θ增大,靶件所受冲击压力会出现水锤压力与滞止压力阶段。高压水射流动能在适当入射角θ增加,入射角过大(θ=20°)反而会使其降低。以一定入射角θ冲击靶体时,由于剪切效应加强靶体表面与内部应力分布比垂直冲击时更复杂,得出对船体表面材料影响最小的参数组合和最大主应力与射流参数入射角和速度的拟合公式。研究结果对水射流清洗船体表面附着物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冲击 ALE算法 冲击压力 应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丁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郑青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8-257,共10页
针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阵元间相位调制量偏差降低光束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依据泰曼-格林干涉原理,搭建了相位调制系统。对调制器加载阶梯变化的灰度图,通过计算干涉条纹移动量,绘制液... 针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阵元间相位调制量偏差降低光束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依据泰曼-格林干涉原理,搭建了相位调制系统。对调制器加载阶梯变化的灰度图,通过计算干涉条纹移动量,绘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曲线。采用三次样条反插值法对相位调制曲线进行校正,实现对相位调制量的相位补偿。搭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测试系统,对所提优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光束偏转角度为1.56°、0.78°、0.39°、0.19°时,文中所提方法提高了30%~40%的光束衍射效率,相较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衍射效率提高了2%~8%。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栅瓣能量,提升了主瓣光束衍射效率,克服了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迭代次数多,优化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样条插值 相位调制 衍射效率优化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青泉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康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6-354,共9页
为了表征光束倾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提出了液晶偏振光栅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方程,求解液晶分子指向矢,得到驱动电压与液晶分子倾斜角的表达式,推导出斜入射角度与相位... 为了表征光束倾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提出了液晶偏振光栅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方程,求解液晶分子指向矢,得到驱动电压与液晶分子倾斜角的表达式,推导出斜入射角度与相位延迟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扩展琼斯矩阵表征不同入射角度下液晶偏振光栅的透过率,通过矢量衍射理论,建立了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求解不同斜入射角度下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而且能够实现衍射效率最优时驱动电压的标定。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光束入射角度从0°倾斜到10°时,最优驱动电压由2.2 V降低到2.0 V,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从85%下降到78%;光束入射角度从0°倾斜到-10°时,最优驱动电压由2.2 V升高到2.4 V,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从85%下降到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偏振光栅 指向矢 扩展琼斯矩阵 斜入射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