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浸渍银浆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楚楚 刘其斌 +1 位作者 庞锦标 黄伟训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了改善银粒子在浆料中的分散稳定性,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明胶、油酸复配体系,考察表面活性剂种类及配比对浸渍银浆分散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散机理。运用分光... 为了改善银粒子在浆料中的分散稳定性,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明胶、油酸复配体系,考察表面活性剂种类及配比对浸渍银浆分散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散机理。运用分光光度计和SEM,分析了银粉在浆料中的分散稳定性和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阴-非离子复配体系能增强浸渍银浆分散稳定性。其中,SDS-PVA复配体系m(SDS)∶m(PVA)=4∶1的分散稳定性最佳,15 h内的沉降率RSH提升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银浆 银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4 位作者 喻振宁 刘凯 周坤卓 申懿婷 庞锦标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3-125,共3页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具有超低烧结温度的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550~650℃范围内,温度对陶瓷的物相...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具有超低烧结温度的Li_(2)Zn_(2)Mo_(3)O_(12)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在550~650℃范围内,温度对陶瓷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Li_(2)Zn_(2)Mo_(3)O_(12)陶瓷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介电常数(ε_(r))和品质因数(Q×f)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_(f))在-(70~90)×10^(-6)/℃波动。在625℃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4.25 g/cm^(3)和96.4%,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10.9,Q×f=69459 GHz,τ_(f)=-8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烧结(ULTCC) Li_(2)Zn_(2)Mo_(3)O_(12)陶瓷 反应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0.5)Bi_(0.5)MoO_(4)对Li_(2)Zn_(2)(MoO_(4))_(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影响
3
作者 舒国劲 窦占明 +4 位作者 杨俊 庞锦标 袁世逢 刘凯 申懿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8-2124,共7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Li_(0.5)Bi_(0.5)MoO_(4)-(1-x)Li_(2)Zn_(2)(MoO_(4))_(3)[xLBM-(1-x)LZM]复合陶瓷,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25%,30%,35%,40%和45%)的LBM对LZM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Li_(0.5)Bi_(0.5)MoO_(4)-(1-x)Li_(2)Zn_(2)(MoO_(4))_(3)[xLBM-(1-x)LZM]复合陶瓷,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25%,30%,35%,40%和45%)的LBM对LZM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LBM不仅能将LZM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调节近零,还能降低LZM的烧结致密化温度;LBM可与LZM共存,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新相。随着LBM添加量增加,复合陶瓷的烧结致密化温度逐渐降低、体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εr)与τf逐渐增大而品质因数(Q×f)逐渐减小。当LBM添加量为40%时,LZM-LBM复合陶瓷在600℃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为4.41 g/cm^(3),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为13.8,Q×f为28 581 GHz,τ_(f)为-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0.5)Bi_(0.5)MoO_(4)陶瓷 Li_(2)Zn_(2)(MoO_(4))_(3)陶瓷 低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B_(2)O_(3)玻璃对Li_(2)Zn_(3)Ti_(4)O_(12)-CaTiO_(3)复合陶瓷低温烧结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舒国劲 袁世逢 +4 位作者 庞锦标 窦占明 杨俊 刘凯 韩光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05-3310,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0.94Li_(2)Zn_(3)Ti_(4)O_(12)-0.06CaTiO_(3)(LZT-CT)复合陶瓷,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ZnO-B_(2)O_(3)(ZB)玻璃;以ZB玻璃为烧结助剂,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0.5%、1.0%、1.5%、2.0%和2.5%)的ZB玻璃对LZT-CT复合...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0.94Li_(2)Zn_(3)Ti_(4)O_(12)-0.06CaTiO_(3)(LZT-CT)复合陶瓷,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ZnO-B_(2)O_(3)(ZB)玻璃;以ZB玻璃为烧结助剂,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x=0.5%、1.0%、1.5%、2.0%和2.5%)的ZB玻璃对LZT-CT复合陶瓷的烧结特性、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B玻璃能有效地将LZT-CT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 175℃降低到875℃,并促进了LZT-CT复合陶瓷的致密化。当ZB玻璃掺量x≤2.5%时,LZT-CT复合陶瓷中除了LZT、CT相,没有出现其他新相。随着ZB玻璃添加量增加,复合陶瓷的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r)、品质因数(Q×f)均先增加后减小,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变化不大,在(-2.25~4.51)×10^(-6)/℃波动。当ZB玻璃掺量为2.0%时,LZT-CT复合陶瓷在875℃烧结2 h,获得最大体积密度(4.22 g/cm^(3))以及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23.9,Q×f=58 595 GHz,τf=-0.1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B_(2)O_(3)玻璃 0.94Li_(2)Zn_(3)Ti_(4)O_(12)-0.06CaTiO_(3)复合陶瓷 低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