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化抑制剂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pH值和无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方玉凤 王晓燕 +2 位作者 庞荔丹 宋鹏慧 戴建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黑土区春玉米施用硝化抑制剂对土壤pH值、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硝化抑制率、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硝化抑制剂处理中,混合物B的中水平添加量处理(B2)玉米产量较一次性全施肥处理(AF)能够增产且...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黑土区春玉米施用硝化抑制剂对土壤pH值、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硝化抑制率、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硝化抑制剂处理中,混合物B的中水平添加量处理(B2)玉米产量较一次性全施肥处理(AF)能够增产且增产率最高,为5.60%,氮素利用率较追肥处理(TP)提高5.43%,硝化抑制作用和增产的效果明显;施用硝化抑制剂可使土壤pH值缓慢阶梯式下降;土壤含水率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负相关性(P<0.01);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所选用的两种硝化抑制剂的配方中,B2和A3(混合物A的低水平添加量)处理的增产和硝化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土壤p H值 硝化抑制率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宋鹏慧 方玉凤 +2 位作者 王晓燕 庞荔丹 戴建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通过水稻育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OC(玉米秸秆+碳粉)为最优基质处理,该处理的基质是由粉碎玉米秸秆、有机肥、草炭、沸石、蛭石、细河沙、碳粉等按不同配比混合而成,用... 通过水稻育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OC(玉米秸秆+碳粉)为最优基质处理,该处理的基质是由粉碎玉米秸秆、有机肥、草炭、沸石、蛭石、细河沙、碳粉等按不同配比混合而成,用这种基质的所育水稻苗生长状况最好;(2)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对水稻苗生长的影响,玉米秸秆好于水稻壳粉,菇渣的效果较差;(3)相同配比的处理间,加碳处理均优于不加碳处理。本研究结果对水稻育苗基质生产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质 养分积累 有机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对水稻育秧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燕 方玉凤 +2 位作者 庞荔丹 孟婷婷 戴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88-191,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新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秧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龙稻1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稻壳,同时按一定的体积比添加有机肥、草炭、沸石、细河沙、耕层土等,混合,进行...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新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秧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龙稻1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稻壳,同时按一定的体积比添加有机肥、草炭、沸石、细河沙、耕层土等,混合,进行新基质的水稻育秧试验。[结果]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稻壳的基质能够提高基质最大持水量,降低基质容重,改善基质p H缓冲性,对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较大,并且能够提高秧苗的发根数和充实度。[结论]生物炭配合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稻壳的基质为最优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育秧基质 理化性质 秧苗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莱菔子炒制工艺及对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庞荔丹 魏娇娇 +4 位作者 苗壮 王安君 吴家劲 薛明真 朱立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9-965,共7页
目的优选炒药机炒制莱菔子的最佳炒制工艺,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方法以萝卜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和RS01相对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炒药机转速对莱菔... 目的优选炒药机炒制莱菔子的最佳炒制工艺,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方法以萝卜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和RS01相对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炒药机转速对莱菔子炒制工艺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采用MP160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炒莱菔子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结果莱菔子最佳炒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17.14℃,炒制时间3.05 min,炒制转速29.73 r/min。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对炒制工艺调整为炒制温度220℃,炒制时间3 min,炒制转速30 r/min。炒莱菔子水提液可增大大鼠离体十二指肠收缩的张力和振幅。结论优选的莱菔子炒制工艺简单可行,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莱菔子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子 炒制工艺 响应面法 萝卜苷 离体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