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利比克毕赤酵母活细胞制剂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庞水秀 张红印 +1 位作者 杨其亚 赵利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6,共4页
分别对卡利比克毕赤酵母的活细胞液体和固体剂型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利用磷酸缓冲溶液添加0.01%维生素C和2.5%海藻糖制备的卡利比克毕赤酵母液体制剂在20℃保藏15d仍然保持81.8%存活率。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真空度8kPa,功率先为... 分别对卡利比克毕赤酵母的活细胞液体和固体剂型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利用磷酸缓冲溶液添加0.01%维生素C和2.5%海藻糖制备的卡利比克毕赤酵母液体制剂在20℃保藏15d仍然保持81.8%存活率。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真空度8kPa,功率先为200W,后为100W,然后再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含水量9.4%,活细胞率为100%的活性干酵母,经过4℃保藏3个月仍然保持84.8%存活率。无论采用液体制剂还是固体制剂,在保藏后对水果的病害仍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卡利比克毕赤酵母 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 微波真空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草莓采后病害的生防效果(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靳莎莎 庞水秀 +3 位作者 赵利娜 张红印 张晓云 束兆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2-208,共7页
从果园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潜在生防效果的拮抗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物化学实验检验,确定其为卡利比克毕赤酵母。该拮抗菌对草莓采后灰霉病和根霉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使用拮抗菌的浓度对生物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拮抗菌浓度越高... 从果园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潜在生防效果的拮抗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物化学实验检验,确定其为卡利比克毕赤酵母。该拮抗菌对草莓采后灰霉病和根霉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使用拮抗菌的浓度对生物防治效果有显著影响:拮抗菌浓度越高,腐烂率越低。当卡利比克毕赤酵母浓度为1×109cells/mL,灰葡萄孢和匍枝根霉孢子浓度分别为1×105spores/mL和5×104spores/mL时,20℃相对湿度92.5%培养3d,灰霉病和根霉病的腐烂率被完全抑制。该株酵母20℃第1天,4℃前5d能够在伤口处快速增殖。20℃保存5d卡利比克毕赤酵母能够显著腐烂的发生且对草莓本身的品质参数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鉴定 卡利比克毕赤酵母 采后腐烂 草莓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酵母菌控制水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其亚 张红印 +1 位作者 庞水秀 靳莎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50-353,共4页
展青霉素是由部分曲霉、青霉产生的有毒的代谢产物,主要污染水果及其制品,对人、畜危害较大。水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的常用控制方法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近年来,采... 展青霉素是由部分曲霉、青霉产生的有毒的代谢产物,主要污染水果及其制品,对人、畜危害较大。水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的常用控制方法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存在一些弊端,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近年来,采用拮抗酵母菌控制水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拮抗酵母菌控制水果及水果制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酵母菌 展青霉素 控制 水果及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结合胶红酵母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其亚 张红印 +1 位作者 庞水秀 靳莎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0.15%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能显著降低桃果采后根霉病发病率,防治桃果自然腐烂的发生,并且对果实贮藏品...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对桃果采后根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0.15%植酸与胶红酵母结合使用能显著降低桃果采后根霉病发病率,防治桃果自然腐烂的发生,并且对果实贮藏品质没有产生不利影响;能诱导桃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同时可以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胶红酵母 桃果 根霉病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中溶剂正己烷残留检测
5
作者 庞水秀 汪勇 +1 位作者 李小林 陈梅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5,共3页
溶剂残留是磷脂产品食品安全重要指标。鉴于国家标准指定的检测方法检测磷脂产品存在缺陷,该文建立适合磷脂产品的气相色谱测定大豆磷脂中残留溶剂正己烷含量的方法。通过以大豆油为溶剂与大豆磷脂以4∶1(大豆油∶大豆磷脂)的比例混合... 溶剂残留是磷脂产品食品安全重要指标。鉴于国家标准指定的检测方法检测磷脂产品存在缺陷,该文建立适合磷脂产品的气相色谱测定大豆磷脂中残留溶剂正己烷含量的方法。通过以大豆油为溶剂与大豆磷脂以4∶1(大豆油∶大豆磷脂)的比例混合,保证磷脂样品具有较好流动性。使用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μm×0.25μm),FID检测器,以氮气为载气,顶空进样,采用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磷脂正己烷溶剂残留在0-270 mg/kg线性范围中(即每个顶空瓶正己烷含量0-1.35 m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0.998 4),加标回收率在95%-101%之间。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大豆磷脂 正己烷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