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体气调大豆毛油储藏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龙 邹真 +4 位作者 杨轶天 庞林江 管玉格 路兴花 金建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以大豆毛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气体(Ar、N_(2)、CO_(2))、不同体积分数(95%、98%)气调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变化规律,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和验证,为毛油安全储藏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N_(2)、Ar、CO_(2)气调油脂... 以大豆毛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气体(Ar、N_(2)、CO_(2))、不同体积分数(95%、98%)气调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变化规律,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和验证,为毛油安全储藏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N_(2)、Ar、CO_(2)气调油脂POV分别比CK显著降低了72.7%~91.5%、74.2%~92.2%和75.7%~89.9%,气调处理抑制POV效果显著,且Ar效果最好,其次为N_(2)和CO_(2);Ar和N_(2)气调抑制AV效果显著,CO_(2)处理则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气体体积分数98%气调储藏大豆毛油POV和AV不同程度低于体积分数95%。基于POV,运用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储藏期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R^(2)>0.95),验证效果好,预测储藏期相对误差为8.3%。结合实测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得出,25、40、50、60℃情况下,CK组储藏期分别为69、38、26、19 d,Ar 98%和N_(2)98%组储藏期分别为155、104、83、66 d和129、92、76、63 d,Ar气调处理对维持大豆毛油储藏品质效果好于N_(2)气调,但差异不显著,且体积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气体气调 储藏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淀粉加工型甘薯的淀粉性状对粉丝蒸煮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潘雪萍 莫罗杭 +6 位作者 徐锡明 傅玉凡 张治国 吴卫成 路兴花 庞林江 陆国权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探究西南地区淀粉加工型甘薯淀粉与其粉丝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从甘薯的淀粉组成、物化特性以及粉丝蒸煮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粉丝的蒸煮品质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最大;结晶度与粉丝膨润度呈极显著... 为探究西南地区淀粉加工型甘薯淀粉与其粉丝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从甘薯的淀粉组成、物化特性以及粉丝蒸煮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粉丝的蒸煮品质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最大;结晶度与粉丝膨润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粗蛋白含量与粉丝膨润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谷值黏度、崩解值、峰值时间、成糊温度和总磷含量与粉丝断条率显著相关(P<0.05);成糊温度与粉丝煮沸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薯粉丝加工时,可以以糊化特性、结晶度、粗蛋白含量、总磷含量为参考依据,选择合适甘薯品种以提高其粉丝蒸煮品质;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944%,并建立综合评价数学函数:F=0.4657F_(1)+0.3022F_(2)+0.2321F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组成 物化特性 粉丝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电场对储藏中毛油氧化及酚酸的影响
3
作者 邹真 王成龙 +2 位作者 庞林江 路兴花 尹丽卿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为探索交变电场处理对食用毛油氧化的影响规律以及潜在的内在因素,采用交变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研究其储藏期间的主要酚酸含量变化及其与氧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交变电场处理可显著抑制油脂过氧化值(POV)升高,减缓氧... 为探索交变电场处理对食用毛油氧化的影响规律以及潜在的内在因素,采用交变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研究其储藏期间的主要酚酸含量变化及其与氧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交变电场处理可显著抑制油脂过氧化值(POV)升高,减缓氧化;在储藏期间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的主要酚酸质量显著降低了20.1%和25.2%;大豆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质量分别降低了18.4%、6.5%、46.8%和21.4%,菜籽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质量分别降低了56.0%、42.5%、3.0%和23.6%。对照组大豆和菜籽毛油POV与各酚酸组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电场处理几乎相反,尤其是大豆毛油POV与芥子酸和香草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菜籽毛油POV与芥子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交变电场处理促进了毛油中酚酸的消耗,延缓了油脂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毛油 储藏 交变电场 酚酸 油脂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庞林江 王允祥 +3 位作者 何志平 王俊 海铮 吴峰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6-180,共5页
核磁共振及其影像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在医学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食品行业也逐渐开始应用。为此,阐述了核磁共振及其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水果内部品质、成熟度、内部缺陷、损伤及水果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及其影像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在医学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食品行业也逐渐开始应用。为此,阐述了核磁共振及其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水果内部品质、成熟度、内部缺陷、损伤及水果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应用中的优点与局限,展望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核磁共振技术 应用 水果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香菇甲醛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庞林江 王允祥 +1 位作者 王俊 杨虎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尝试采用电子鼻检测手段,对两种不同甲醛含量的香菇进行快速检测与识别。以两种不同甲醛含量的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对电子鼻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很好的进行识别区分,用BP... 尝试采用电子鼻检测手段,对两种不同甲醛含量的香菇进行快速检测与识别。以两种不同甲醛含量的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对电子鼻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很好的进行识别区分,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训练样本回判率达到100%,测试样本识别率达到90%以上。电子鼻可以识别两种不同甲醛含量的香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甲醛 电子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香菇甲醛快速无损检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庞林江 王允祥 +2 位作者 吴峰华 杨虎清 何志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0-92,共3页
用化学法和仪器法(甲醛测定仪)分别测定经甲醛熏制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法和仪器法测得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均随着熏蒸甲醛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种方法测得结果之间也具有显著的... 用化学法和仪器法(甲醛测定仪)分别测定经甲醛熏制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法和仪器法测得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均随着熏蒸甲醛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种方法测得结果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可以用甲醛测定仪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香菇中的甲醛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甲醛 无损检测 甲醛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照对稻谷失水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庞林江 何志平 王允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
以单季粳稻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双水平试验来研究低剂量0.6kGy60Coγ射线辐照单季粳稻对稻谷低温干燥失水特性及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0.6kGy剂量辐照能提高稻谷的失水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对稻谷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大,能一定程... 以单季粳稻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双水平试验来研究低剂量0.6kGy60Coγ射线辐照单季粳稻对稻谷低温干燥失水特性及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0.6kGy剂量辐照能提高稻谷的失水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对稻谷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大,能一定程度弥补热风低温干燥对稻米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稻米蒸煮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照 稻谷 失水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庞林江 路兴花 +1 位作者 成纪予 陆国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9164-9168,共5页
甘薯酮是甘薯黑斑病产生的主要有毒代谢物质,该病害分布范围广,世界各个地区的甘薯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甘薯酮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的检测技术存在检测灵敏度低、误差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甘薯酮... 甘薯酮是甘薯黑斑病产生的主要有毒代谢物质,该病害分布范围广,世界各个地区的甘薯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甘薯酮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的检测技术存在检测灵敏度低、误差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甘薯酮的合成途径、结构、生理毒性,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比色定量法、顶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展望了甘薯酮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酮 黑斑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程度对甘薯黑斑病侵染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庞林江 陆国权 +3 位作者 李云 李晓慧 成纪予 路兴花 《农技服务》 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甘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心香和烟薯25两个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共设置无损伤、表皮损伤和薯肉损伤3个处理,分别接种黑斑病病原菌(C.fimbriata),探明甘薯的损伤程度对黑斑病侵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心香和烟... 为甘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心香和烟薯25两个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共设置无损伤、表皮损伤和薯肉损伤3个处理,分别接种黑斑病病原菌(C.fimbriata),探明甘薯的损伤程度对黑斑病侵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心香和烟薯25的表皮和薯肉损伤均会受到黑斑病病原菌的侵染而产生病斑,心香薯肉损伤处理的腐烂指数高达86.67%,烟薯25薯肉损伤处理的腐烂指数大于60%,而表皮损伤的甘薯腐烂指数均小于30%,无损伤的甘薯能抵抗病原菌的侵染。不同品种的甘薯受到黑斑病病原菌侵染后的传播特性不同,抗性中等的心香品种以纵深传播为主,高抗品种烟薯25以表面横向传播为主。因此,伤口是病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减少甘薯的损伤可减少受到黑斑病病原菌侵染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甘薯 侵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蛋白及其组分与米饭物性及感官的关联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鹏跃 沈庆霞 +2 位作者 路兴花 庞林江 陈忠秀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直链淀粉含量相近,蛋白质含量有异同的大米为研究材料,研究米蛋白及其组分与米饭物性特征及感官品质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蒸煮以后米饭粗蛋白变化不大,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大量减少,球蛋白变化较小,大米谷蛋白含... 以直链淀粉含量相近,蛋白质含量有异同的大米为研究材料,研究米蛋白及其组分与米饭物性特征及感官品质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蒸煮以后米饭粗蛋白变化不大,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大量减少,球蛋白变化较小,大米谷蛋白含量与大米蛋白组分总量、米饭中谷蛋白量降低幅度和米饭组分总量降低幅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多数物性特征参数与感官评分高度正相关;粗蛋白和各组分含量对感官都有一定的负影响,尤其是醇溶蛋白,但影响均不显著,而对物性特征参数影响不尽一致,粗蛋白含量对物性参数影响不大。大米清蛋白含量与各物性参数具有高度负相关(粘性较小),而球蛋白与物性特征参数(粘性除外)多呈正相关性,但均不显著。大米中醇溶蛋白以及谷蛋白与多数物性参数(粘性除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是大米醇溶蛋白相关性较高。因此,清蛋白对米饭物性特征有负作用,而球蛋白则相反,醇溶蛋白与米饭物性特征负相关性比谷蛋白高,进而影响感官品质,但谷蛋白含量最高的优势决定了其在蛋白组分中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蛋白质组分 米饭 物性 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外果皮总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峰华 罗自生 +1 位作者 何志平 庞林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113,122,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和微波功率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并通过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三个体系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山核桃外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和微波功率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并通过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三个体系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山核桃外果皮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6.0%,料液比1∶50,微波功率502.4 W提取时间100 s;实际测得总酚得率为123.41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BH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外果皮 总酚 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鸡肉挥发性香气及质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森 庞林江 +3 位作者 路兴花 成纪予 李芳 宋玉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分别以炒、炖、焖3种方法对鸡肉进行烹饪,比较烹饪方式对鸡肉挥发性香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鸡肉的感官品质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鲜肉挥发性成分中醛类物质显著高于醇类和烷烃类,烹饪后鸡肉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类和烷烃类物质... 分别以炒、炖、焖3种方法对鸡肉进行烹饪,比较烹饪方式对鸡肉挥发性香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鸡肉的感官品质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鲜肉挥发性成分中醛类物质显著高于醇类和烷烃类,烹饪后鸡肉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类和烷烃类物质,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降低程度大小顺序均为:炒>焖>炖;而烷烃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增加程度大小顺序均为:炒>焖>炖,并且检测出几个新的高分子物质;烹饪后鸡肉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大幅度升高,3种烹饪方式中,炒能显著降低鸡肉硬度和咀嚼性,且弹性和内聚性较高;而焖具有增加鸡肉的硬度和咀嚼性,且降低弹性和内聚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方式 鸡肉 挥发性香气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安泉鑫 陈莉 +1 位作者 庞林江 王允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9-242,共4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高效等优点近几年逐渐被应用于食品领域。文章介绍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品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列举其在肉制品、乳制品、果品蔬菜、粮食作物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高效等优点近几年逐渐被应用于食品领域。文章介绍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品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列举其在肉制品、乳制品、果品蔬菜、粮食作物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食品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米饭质构特性和感官的关键理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鹏跃 路兴花 庞林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选取来自统一产区的24个水稻品种,测定了稻米以及其所加工成米饭的理化特性,分析了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质构特性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质构特性及感官与理化因子间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影响米饭食味品质的一些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淀粉与多... 选取来自统一产区的24个水稻品种,测定了稻米以及其所加工成米饭的理化特性,分析了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质构特性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质构特性及感官与理化因子间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影响米饭食味品质的一些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淀粉与多个质构参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蛋白质与各质构参数相关性不大;水分与米饭的弹性显著相关(r=0.448,p<0.05);游离氨基酸与粘连性极显著负相关(r=-0.576,p<0.01),与弹性负相关(r=-0.423,p>0.05);脂肪与硬度显著负相关(r=-0.420,p<0.05),与其他质构参数也基本呈负相关;长宽比主要与反映淀粉特性的质构参数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脂肪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米饭食用品质影响较大,当这两者含量低时,米饭质构特性更优良,而当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时,米饭适口性好、感官评分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理化特性 质构特性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志平 庞林江 +1 位作者 茅林春 孙佳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评价不同山核桃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酚法测定提取液的总酚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以甲醇和蒸馏水提取...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评价不同山核桃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酚法测定提取液的总酚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以甲醇和蒸馏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60%甲醇溶液的提取物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酚得率最高,达到(10.63±0.31)mg/g山核桃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叶 抗氧化 总酚 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芹菜和番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芳 路兴花 +2 位作者 庞林江 成纪予 宋玉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56-359,共4页
以炒、炖、焖三种方法处理芹菜和番茄,比较烹饪后芹菜和番茄感官、营养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芹菜和番茄品质的影响,便于快速对膳食进行营养评价和营养配餐。结果表明,烹饪后芹菜和番茄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 以炒、炖、焖三种方法处理芹菜和番茄,比较烹饪后芹菜和番茄感官、营养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芹菜和番茄品质的影响,便于快速对膳食进行营养评价和营养配餐。结果表明,烹饪后芹菜和番茄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都有明显降低,番茄中膳食纤维则有显著增加,两者表面的颜色加深,亮度减小,黄褐色加深。相对于炖和焖,炒对芹菜总色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的破坏性较小;炒后番茄总色差损失量较大;焖对两者中的维生素C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同蔬菜经不同烹饪处理后各项品质指标变化不同,宜建立相应的品质指标变化特征库,以便于快速对膳食进行营养评价和配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方式 芹菜 番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包装对椪柑贮藏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鹏跃 陈忠秀 庞林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以完全成熟椪柑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混合的O2、CO2、N2气调包装,在低温5℃贮藏条件下对椪柑保鲜效果的影响。60 d贮藏期间,定期检测椪柑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含量及感官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以完全成熟椪柑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混合的O2、CO2、N2气调包装,在低温5℃贮藏条件下对椪柑保鲜效果的影响。60 d贮藏期间,定期检测椪柑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含量及感官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LDPE保鲜袋内混合气体体积分数配比为5%O2、3%CO2和92%N2时,保鲜效果最好,能较好地保持椪柑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 气调包装 贮藏 品质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后土壤水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路兴花 吴良欢 庞林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3-467,共5页
采用控制土壤水分盆栽试验,来研究覆膜后不同土壤水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分蘖渐变晚、慢、少,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功能叶叶面积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生物量和... 采用控制土壤水分盆栽试验,来研究覆膜后不同土壤水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分蘖渐变晚、慢、少,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功能叶叶面积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生物量和产量逐渐降低。与常规水作稻相比,土壤水分较高的覆膜处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5%)分蘖早、快、多;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功能叶叶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有所增加,叶绿素含量无差异,生物量和产量有所提高。覆膜旱作分蘖初期应保持富足土壤水分(下限为饱和含水量),促进水稻茎蘖数;分蘖后期应适当控水[(田间持水量~80%田间持水量)±5%],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应保持充足土壤水分(下限为饱和含水量),利于提高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应保持湿润(饱和含水量左右),可促进千粒重提高,利于覆膜旱作水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土壤水分 水稻 生物学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栽培水稻某些氮代谢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路兴花 吴良欢 庞林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743,共7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节水栽培对水稻某些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旱作水稻产量比常规水作显著降低,与裸地旱作相比则显著提高;3种栽培模式水稻叶片中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转氨... 田间试验研究了节水栽培对水稻某些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旱作水稻产量比常规水作显著降低,与裸地旱作相比则显著提高;3种栽培模式水稻叶片中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转氨酶活性均表现为生育前期较高、生育后期较低的动态特征。与常规水作相比,生育前期覆膜旱作水稻叶片中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有所增加;整个生育期间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所降低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提高。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对水稻叶片中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都有提高。水分胁迫对氮代谢生理特性及产量具有一定的负效应,而覆膜旱作能不同程度缓解这种效应,甚至有所促进;适量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覆膜旱作氮代谢生理活性(尤其生育早期)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栽培 氮代谢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对水相中硝酸盐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志平 韩牡丹 庞林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1,93,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特性。试验发现,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在50min后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守准二级速率方程;竹炭粒径对吸附也有影响,粒径越小,平衡吸附量越大;在25℃下,以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特性。试验发现,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在50min后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守准二级速率方程;竹炭粒径对吸附也有影响,粒径越小,平衡吸附量越大;在25℃下,以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分别对竹炭吸附氯仿的等温线进行拟合,拟合效果以Langmuir方程最好,相关性达到0.9989;不同温度Langmuir拟合结果表明,参数q∞、KL随着温度上升呈线性下降,温度上升不利于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pH值对吸附效果也有影响,pH值为2.0时,竹炭对硝酸盐的吸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硝酸盐 吸附行为及机理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焦姆金吸附等温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