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柔性夹持的双行青菜头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张磊 宋树民 +2 位作者 吴瑜 邵伟兴 庞有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8-234,共7页
为解决丘陵山区青菜头机械化收获“无好机用”的难题,融合农机农艺模式,设计了一款柔性夹持的双行青菜头。该收获机采用履带底盘作为行走装置,在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夹紧青菜头的同时,利用正切式高速往复割刀切断根部,旋转切叶刀切除叶和叶... 为解决丘陵山区青菜头机械化收获“无好机用”的难题,融合农机农艺模式,设计了一款柔性夹持的双行青菜头。该收获机采用履带底盘作为行走装置,在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夹紧青菜头的同时,利用正切式高速往复割刀切断根部,旋转切叶刀切除叶和叶柄,再利用提升输送机构完成青菜头的输送和收集。为了降低青菜头夹持输送时的挤压损伤,对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压缩弹簧刚度进行设计计算;分析提升输送机构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下青菜头抛出运动轨迹,从而优化其角度和速度,以减小跌落损伤;设计可调节式旋转切叶刀,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青菜头,降低收获含杂率;并对夹持输送机构电机功率、往复割刀机构动力输入转速、旋转切叶刀结构参数等进行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田间试验测定青菜头收获机作业小时生产率为0.039 hm 2/h、含杂率为9.5%、损失率为5%、叶片去除率为85%,结果表明各性能指标满足青菜头机械化收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青菜头 收获机 夹持输送 往复割刀 旋转切叶 提升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蔬菜种床精细整备机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吴瑜 张磊 +3 位作者 邵伟兴 宋树民 刘汶树 庞有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8,共9页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垄型主要技术参数和旋转工作部件位置关系:深旋工作部件与浅旋工作部件中心高差为137 mm,水平距离为420 mm;变速箱齿轮传动比i深、i浅分别为1.93、1.20;深旋工作部件旋耕刀采用双螺旋排列,同一安装平面内呈135°布置两把旋耕刀,共布置16对;浅旋工作部件碎土刀采用中央变速箱为中心对称布置,左右各安装两组刀盘,刀盘上布置3对碎土刀。田间试验表明:蔬菜种床整备机作业速度在0.4~0.7 m/s时,起垄性能指标满足农艺要求;最佳作业速度为0.7 m/s,起垄碎土率、垄面平整度、垄顶宽、沟底至垄顶高、垄距、垄顶宽合格率、沟底至垄顶高合格率、垄距合格率和功率消耗分别为81.61%、12.2 mm、703.7 mm、208.3 mm、1246.4 mm、82.96%、83.74%、83.35%和22.46 kW。提出的高低速双输出种床整备技术,可为今后种床整备机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精细整备机 一体化作业 高速浅旋 双输出变速箱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中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3
作者 胡志超 张萌 +3 位作者 罗伟文 庞有伦 郎方年 李秋实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9-50,共12页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已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短的短板和最大的卡点。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既需要从国情农情出发,准确把握中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更需要将其置入农业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之中,...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已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短的短板和最大的卡点。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既需要从国情农情出发,准确把握中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更需要将其置入农业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之中,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逻辑来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因此,该文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逻辑、中国丘陵山区产业与技术背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考与对策,为加快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表明:1)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性意义。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制约、技术适应性差、研发力量薄弱以及政策支持较弱等多方面因素,其发展进程缓慢且面临重大挑战。2)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须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逻辑,须以政策和科技为支撑,实现生产条件、组织管理、生产技术和职业农民四要素的协同推进,以促进其向高质高效、全程全面迈进。3)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农艺与社会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要通过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因地制宜与自主创新、多要素协同与有序推进、政策支持与责任落实等系统工程举措以实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4)针对中国丘陵山区农机化的主要难点,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研发的重点应包括快速便捷转运技术与装备、轻量化多功能动力底盘技术与装备、轻简高效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丘陵山地农业生产信息化技术、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技术模式与服务体系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内在规律 历史逻辑 研发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水稻直播机电动底盘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通 潘良 +4 位作者 佘小明 张涛 庞有伦 陈宇 罗书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40,共9页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地形要求,为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效率与直播机具的工作稳定性,设计了一款轮式遥控水稻直播机电动底盘。对遥控水稻直播机电动底盘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动力系统、链传动张紧装置、播种悬挂升降装置进行设计,并分...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地形要求,为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效率与直播机具的工作稳定性,设计了一款轮式遥控水稻直播机电动底盘。对遥控水稻直播机电动底盘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动力系统、链传动张紧装置、播种悬挂升降装置进行设计,并分析整机在不同转弯方式下的转弯半径与爬坡和越梗时受力情况,建立坡道极限倾翻角与最大越梗高度的数学表达式。最后,对整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田环境下遥控水稻直播机直线行驶平均偏移率为1.26%,滑移率为1.04%,水田下陷量总体处于121~163mm之间,可成功通过坡度角为25°的田间坡道,具备较好的直线行驶能力和防滑能力,以及田埂与坡道通过性和较小的土壤破坏性,能够满足丘陵山区水稻直播对底盘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机 丘陵山区 轮式底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湛小梅 李亚丽 +2 位作者 李龙峰 杨清慧 庞有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3,共6页
为探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促进重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介绍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通过国外及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为探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促进重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介绍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通过国外及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并给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宜机作业条件建设;设立专项,支持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减免税费,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快速发展;设置补贴,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农机作业新型服务主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育秧机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2
6
作者 湛小梅 孙志强 +3 位作者 周玉华 李平 庞有伦 佘小明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共5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育秧方式,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育秧生产流水线和大田育秧设备,同时介绍了现有育秧设备排种方式如槽轮式、窝眼轮、凸棒式、气力式等,得出了育秧设备将向精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育秧机 排种轮 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LZ-1.0小型收割机设计及脱粒分离装置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3 位作者 李平 崔晋波 张先锋 湛小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184,共5页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改善脱粒分离损失较大、含杂较高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设计了可满足1.0喂入量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双切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清选性能,对脱粒滚筒不同钉齿布置形式、...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改善脱粒分离损失较大、含杂较高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设计了可满足1.0喂入量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双切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清选性能,对脱粒滚筒不同钉齿布置形式、滚筒线速度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双切流小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的最佳组合方式为:第1滚筒采用弓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19m/s,第2滚筒采用钉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20m/s时,脱粒分离效果较好。优化后的4LZ-1.0小型收割机在水稻收割试验时,含杂率为1.28%,损失率为1.6%,破碎率为0.17%,生产率为0.12hm2/h,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收割机 双切流 脱粒分离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IGHT的小型收割机机架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3 位作者 李平 崔晋波 张先锋 湛小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目前小型收割机普遍存在整车质量重、燃油消耗大、燃油经济性较差等问题,优化设计对解决上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小型收割机底盘机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模态,获得共振频率及模态振型,测试... 【目的】目前小型收割机普遍存在整车质量重、燃油消耗大、燃油经济性较差等问题,优化设计对解决上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小型收割机底盘机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模态,获得共振频率及模态振型,测试试验模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尺寸优化的方法,对机架各部位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ISIGHT进行结构的尺寸优化,机架的重量降幅为22. 9%,实现了轻量化目标。【结论】本优化方法可显著降低收割机机架的质量,同时可为收获机械的自主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GHT 收割机 机架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枝采的青花椒采收碎枝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树民 邵伟兴 +3 位作者 吴瑜 曹中华 王圆明 庞有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7-71,共5页
花椒的枝秆、茎叶长满刺,成熟果皮表面的油腺点易破裂易褐变,给花椒采收带来诸多不便,也给采收机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青花椒枝采方式,针对果实采收技术装备缺乏、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易伤手及枝条处理困难等问题,通过枝条夹... 花椒的枝秆、茎叶长满刺,成熟果皮表面的油腺点易破裂易褐变,给花椒采收带来诸多不便,也给采收机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青花椒枝采方式,针对果实采收技术装备缺乏、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易伤手及枝条处理困难等问题,通过枝条夹持输送、穗枝分离、枝条切碎等关键部件的研究,集成开发出青花椒采收碎枝一体机,实现了青花椒枝采的穗枝分离与枝条切碎一体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花椒穗枝分离效率超过50kg/h,是人工采收的3倍以上;油苞破损率低于6.5%,与人工采收相当;枝条切碎长度小于2cm,大幅缩小了枝条贮运占用空间,便于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采收碎枝一体机 枝采 穗枝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行精量玉米播种施肥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圆明 宋树民 +3 位作者 庞有伦 崔晋波 李亚丽 湛小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1期15-19,共5页
通过对单行玉米播种机结构优化设计,增加施肥机构、自复位牙嵌式离合机构、下料分离机构,实现精量播种施肥;进行田间试验检验其单粒率、重播率、成功率、空穴率、破碎率、株距、偏移量和施肥量等性能。试验表明,经过结构优化设计后的单... 通过对单行玉米播种机结构优化设计,增加施肥机构、自复位牙嵌式离合机构、下料分离机构,实现精量播种施肥;进行田间试验检验其单粒率、重播率、成功率、空穴率、破碎率、株距、偏移量和施肥量等性能。试验表明,经过结构优化设计后的单行玉米播种施肥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玉米种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施肥 精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油菜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2
11
作者 湛小梅 宋树民 +2 位作者 庞有伦 佘小明 周玉华 《南方农业》 2010年第5期71-72,83,共3页
介绍国内和重庆油菜种植及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筛选培育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坚持油菜农艺与农机研究相结合、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研发、建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六条... 介绍国内和重庆油菜种植及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筛选培育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坚持油菜农艺与农机研究相结合、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研发、建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六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化 现状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管理机械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宋树民 湛小梅 庞有伦 《现代农业装备》 2010年第7期58-5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果园管理机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果园管理机械化的优势与应用效益,分析了果园管理机械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我国对小型多功能果园管理机械的需求。
关键词 果园 管理机械 发展趋势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负式果树剪枝机的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树民 张先锋 +2 位作者 庞有伦 佘小明 周玉华 《现代农业装备》 2011年第12期54-55,共2页
为了适应丘陵山地林果业发展需要,减轻农户果树修剪的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新型背负式果树剪枝机。该剪枝机主要由小型汽油机、传动软轴、减速增扭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修剪刀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剪枝机具有质量轻、剪枝能力强、作业... 为了适应丘陵山地林果业发展需要,减轻农户果树修剪的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新型背负式果树剪枝机。该剪枝机主要由小型汽油机、传动软轴、减速增扭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修剪刀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剪枝机具有质量轻、剪枝能力强、作业范围大、剪枝效果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枝机 果树 背负式 剪枝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花椒采摘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2 位作者 李平 吴瑜 张先锋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8期22-24,60,共4页
针对目前花椒收获机械化程度低、损失率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手持式花椒采摘机。该机利用梳刷滚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梳刷作用收获花椒。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梳刷滚筒转速、梳刷滚筒与喂入口间隙等工艺参数对采收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针对目前花椒收获机械化程度低、损失率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手持式花椒采摘机。该机利用梳刷滚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梳刷作用收获花椒。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梳刷滚筒转速、梳刷滚筒与喂入口间隙等工艺参数对采收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梳刷滚筒转速逐渐增大,花椒损伤程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梳刷滚筒与喂入口间隙逐渐增大,花椒采收率减低。该机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梳刷滚筒转速300 r·min-1、梳刷滚筒与喂入口间隙5 mm,此组合状态下机具采收率高,对花椒果实及枝叶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花椒采摘机 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机械化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平 湛小梅 庞有伦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根据丘陵山地育秧播种的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出一种手动半机械化育秧播种机。该机具有播种和覆土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能满足南方水稻育秧1 cm2播2~5粒稻谷,覆土厚度3~5 mm的要求。生产试验中播种合格率达到73.8%,空穴率为3%。播种和... 根据丘陵山地育秧播种的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出一种手动半机械化育秧播种机。该机具有播种和覆土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能满足南方水稻育秧1 cm2播2~5粒稻谷,覆土厚度3~5 mm的要求。生产试验中播种合格率达到73.8%,空穴率为3%。播种和覆土都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机 排种器 覆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杀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明金 杨仕 +4 位作者 李守太 陈子文 杨玲 张涛 庞有伦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0期I0001-I0001,1-3,10,共5页
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然而,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制约主要因素包括机械化立地条件支撑性、间套轮作差异性、品种多样性和种植不规范等。为促进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 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然而,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制约主要因素包括机械化立地条件支撑性、间套轮作差异性、品种多样性和种植不规范等。为促进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及其装备转型升级,应规范机械化种植模式,加强马铃薯杀秧机的研制、试验和适应性改进。事实证明,通过机械化杀秧割除马铃薯地表秧蔓(茎叶),能有效减少马铃薯收获时的负荷、卡堵,大大提高薯土分离质量和收获效率;同时,可以促进马铃薯表皮老化、硬化,能增加马铃薯的防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机械化杀秧 种植农艺 技术需求 西南丘陵山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夹持的青菜头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涛 李英 +3 位作者 宋树民 庞有伦 邵伟兴 唐兴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2-169,190,共9页
为解决西南丘陵山地青菜头机械化收获问题,结合青菜头生物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夹持功能的小型青菜头收获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柔性夹持装置初始间隙为60 mm,最大允许... 为解决西南丘陵山地青菜头机械化收获问题,结合青菜头生物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夹持功能的小型青菜头收获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柔性夹持装置初始间隙为60 mm,最大允许通过青菜头直径为150 mm,分析得到夹持输送带速度为0.37 m/s、所需最大夹持力为38.04 N;对割台架的仿地形能力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可得该结构允许地形起伏度为50 mm,在安装割刀位置振幅最大,前5阶固有频率为115.63~783.60 Hz,远大于发动机和地形产生的激励频率,因此不会发生共振现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切割及夹持输送机构运行平稳、振动小、切割有力、夹持力度适中;切割成功率为89.5%,青菜头损伤率为10.8%,实际工作效率为0.035 hm^2/h,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和农艺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头 收获机 模态分析 柔性夹持装置 仿地形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通 张涛 +4 位作者 张莹 尹毅 邓兴旭 庞有伦 罗书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7-284,共8页
为避免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与外部激励频率发生共振,保证工作稳定性,对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机架有限元模型及模拟分析前6阶模态和振型,得出优化前机架前6阶固有频率为48.26~156.76 Hz,其... 为避免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与外部激励频率发生共振,保证工作稳定性,对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机架有限元模型及模拟分析前6阶模态和振型,得出优化前机架前6阶固有频率为48.26~156.76 Hz,其中1阶固有频率接近电动机产生的激励频率。通过灵敏度分析法探索影响机架1阶固有频率和质量的因素及次序,确定优化设计因素,并建立因素与优化目标数学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最佳填充空间设计(OSF)试验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影响频率的结构参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挡料板厚度、方钢及侧板厚度、下料板厚度、导风板厚度、下料板与导风板夹角;两种试验法对质量的优化结果接近,但在提高1阶固有频率方面CCD要优于OSF,CCD优化方案对机架的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6.8%,质量下降了17.1%;最后通过振动分析仪测定优化前后机架固有频率,测得改进后机架1阶固有频率实际值为57.48 Hz,达到了避免共振的目的,整机作业过程稳定、安全可靠,同时为相关机具的优化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脱粒机 模态分析 灵敏度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重土壤精旋起垄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涛 李英 +5 位作者 张晓春 魏灵 庞有伦 李平 唐兴隆 周玉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58,共9页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土壤黏重、耕作与起垄阻力大的问题,为改善表层土壤结构,设计了一款精旋起垄一体机,主要由深旋装置、碎土装置、成垄部件等组成,可实现旋耕、碎土、起垄等联合作业。深旋装置采用双螺旋线方式交替安装旋耕刀,间隔为60 ...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土壤黏重、耕作与起垄阻力大的问题,为改善表层土壤结构,设计了一款精旋起垄一体机,主要由深旋装置、碎土装置、成垄部件等组成,可实现旋耕、碎土、起垄等联合作业。深旋装置采用双螺旋线方式交替安装旋耕刀,间隔为60 mm,旋耕刀轴转速为260 r·min^(-1);碎土装置中以刀盘为中心对称安装,每侧安装3把碎土刀,刀尖间隙为32 mm,碎土刀轴转速为430 r·min^(-1),并建立了作业过程中土壤断面模型和碎土刀运动轨迹;依据农艺要求将成垄部件设计成前宽后窄、上窄下宽的梯形箱体结构,分析确定成垄罩体长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茬作物为水稻或油菜条件下,垄宽、垄高、沟面宽稳定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6.26%、93.34%、89.09%,垄型饱满,无高低、宽窄垄现象,地表平整度、碎土率、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06 cm、92.32%、85.32%,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作业后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分别降低了14.31%和11.25%,对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有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旋起垄一体机 黏重土壤 垄作 旋耕 碎土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通过性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法安 曹钦洲 +3 位作者 李彦彬 庞有伦 解开婷 张兆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0-19,共10页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短缺、履带底盘通过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包括底盘行走装置、多级输送分离装置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开展了底盘通过性和机器收获性能理论分析。首先,对收获机底盘坡地行驶、越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获得...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短缺、履带底盘通过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包括底盘行走装置、多级输送分离装置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开展了底盘通过性和机器收获性能理论分析。首先,对收获机底盘坡地行驶、越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底盘通过性的临界参数;其次,对收获过程中马铃薯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工作部件的相关参数。与此同时,运用RecurDyn仿真软件对整机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适用于丘陵山区横向与纵向坡地及跨越壕沟与直壁的相关运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纵向坡地行驶的最大爬坡角度为28°、横向坡地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20°、整机跨越垂直障碍的最大高度为150 mm、最大跨越壕沟宽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作业时伤薯率为1.92%、破皮率为2.86%。收获机满足纵向坡度25°稳定行驶要求,跨越300 mm壕沟,翻越150 mm直壁,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满足履带马铃薯收获机行驶通过性的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根茎类履带式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自走式联合收获机 丘陵山区 RecurDyn仿真 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