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及审批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戚冬瑾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8,共5页
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行政许可与每一个建设项目的进度息息相关,行政效率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研究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追溯行政许可的概念与分类,厘清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其次结合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分析现行行政许... 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行政许可与每一个建设项目的进度息息相关,行政效率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研究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追溯行政许可的概念与分类,厘清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其次结合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分析现行行政许可及审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城市规划行政许可范围、细分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分类和优化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程序的策略,以提高行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行政许可 行政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开发控制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戚冬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6,共8页
围绕开发控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这一基本议题而展开讨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开发控制先于城市规划的制定而出现;其次剖析开发控制与城市规划的实质不同,指出规划具有确定性而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开发控制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规划方案的... 围绕开发控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这一基本议题而展开讨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开发控制先于城市规划的制定而出现;其次剖析开发控制与城市规划的实质不同,指出规划具有确定性而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开发控制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规划方案的实施。然后,针对我国当前对开发控制的偏见与错误认识进行剖析,明晰开发控制的相关概念。最后,就应对我国目前开发控制体系的困境,在开发控制的对象、方式、决策机制、运行程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控制 城市规划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者关联法剖析开发控制的程序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2 位作者 蔡小波 戚冬瑾 苏章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94,共11页
开发控制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规划管理强调"控规-许可"的硬羁束作用,试图用规划替代开发控制,忽视了许可过程具有多方利益博弈和协调过程的特征;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环境等影响规划决策的因素需要以&... 开发控制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规划管理强调"控规-许可"的硬羁束作用,试图用规划替代开发控制,忽视了许可过程具有多方利益博弈和协调过程的特征;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环境等影响规划决策的因素需要以"非人类"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开发控制过程,而不是依赖"政府"这个假定的公共利益代理人;况且,分税制下的地方政府更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在此背景下开发控制研究需要新的理论解释框架。本论文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城市政体理论融合,运用"行动者关联法"剖析开发控制的程序结构,结合开发控制的目标与控制方式,将许可程序概括为四个程序阶段并提炼关键特征;针对每个程序阶段识别相关的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参与者,构建开发控制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开发控制程序结构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实施和开发控制制度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和参照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 城市政体 开发控制 许可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划许可事权特点的动态行政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戚冬瑾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8,共6页
文章在国家实行简政放权政策的背景下,剖析规划许可的事权本质,引用公共管理与行政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地方层面规划行政权力分权所涉及的三种形式,对原有的规划许可行政分权进行改善,提出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和指导... 文章在国家实行简政放权政策的背景下,剖析规划许可的事权本质,引用公共管理与行政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地方层面规划行政权力分权所涉及的三种形式,对原有的规划许可行政分权进行改善,提出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和指导规划许可的动态行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许可 行政分权 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政管理的规划许可分类 被引量:1
5
作者 庞晓媚 周剑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规划许可是政府公共政策导向的行政行为,其分类直接关系到规划行政管理的效率及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规划许可的特点,从行政管理角度探讨规划许可的设定与利益主体、规划许可的权利与许可对象以及规划许可的效率与许可程序的关系,由... 规划许可是政府公共政策导向的行政行为,其分类直接关系到规划行政管理的效率及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规划许可的特点,从行政管理角度探讨规划许可的设定与利益主体、规划许可的权利与许可对象以及规划许可的效率与许可程序的关系,由此提出将目前规划许可单纯按建设阶段分类管理的办法,逐步向按项目利益主体与项目重要性相结合进行分类的管理办法转变,并改进现有许可程序的观点,以期有效促进规划管理改革,实现"简政"并减少公共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许可 行政管理 分类 规划管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发展回顾与运作评价
6
作者 庞晓媚 蔡小波 +2 位作者 戚冬瑾 黄伟 周剑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5-40,共6页
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国内典型的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已运作了14年,历经三届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构架和议事制度,为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文章从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审议规则、审议结果及审议权力的监管等... 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国内典型的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已运作了14年,历经三届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构架和议事制度,为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文章从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审议规则、审议结果及审议权力的监管等方面回顾和评价了广州市三届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运作效果,指出其实现了规划决策从封闭式内部管理向民主科学决策的转型,但在会议组织、议题分类和审议程序等方面可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具有“多准则决策”和“群体决策”的特点,建议借鉴决策科学理论,加强议题分类与群体决策规模的关联性,明晰议题目标与决策依据,优化群体决策的交互方式和意见集结方式,构建议题案例库并完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委员会 规划决策 运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纽约区划则例》立法目的及其实施路线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剑云 黎淑翎 +2 位作者 戚冬瑾 庞晓媚 陈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13,共12页
《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健康、安全和福祉"。区划是立法目的的载体,是立法目的的分解、深化与空间化,区划也是实现立法目的的手段。早期区划的目的是"排除那些不受欢迎的土地类型,从而对现状加以保... 《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健康、安全和福祉"。区划是立法目的的载体,是立法目的的分解、深化与空间化,区划也是实现立法目的的手段。早期区划的目的是"排除那些不受欢迎的土地类型,从而对现状加以保护",这就使得排他性成为区划的基本原则。《1961纽约区划则例》的"一张图"分区体系是综合分区的一种类型,这种基于用途的分区体系和指标化的体位规则更符合城市管理的规律与需求,并且在复杂的大都市管理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效果,显示出较广泛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本文简要地回溯美国及纽约的区划历史,系统分析1916和1961两个区划则例文本,探索区划管制的基本逻辑与核心技术工具,试图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法治化管理提供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区划 实施 则例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纽约占用执照规则框架建构我国建筑使用管理制度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剑云 黎淑翎 +1 位作者 戚冬瑾 庞晓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共16页
由于建筑使用冲突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暴露出城市公共管理的制度性缺陷,也为实施城市规划发展目标带来现实的挑战。从20世纪初纽约建筑法规确定"占用执照"以来,纽约的蓬勃发展和长期持续繁荣反映出以"占用执照&qu... 由于建筑使用冲突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暴露出城市公共管理的制度性缺陷,也为实施城市规划发展目标带来现实的挑战。从20世纪初纽约建筑法规确定"占用执照"以来,纽约的蓬勃发展和长期持续繁荣反映出以"占用执照"为特征的建筑使用管理制度是值得借鉴的管治方式。本文举例分析了纽约现行"占用执照"的内容与规则框架;深入讨论了"用途与权力"、"用地分类与用途分组"、"土地用途管理与建筑用途管理"等三组核心概念;剖析了我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揭示作为管治体系末端的建筑使用管理制度缺失的现象。在参照台湾和澳门建筑使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论文建议结合我国现行规划管理框架,以纽约建筑占用执照为制度建设的远景目标,以澳门建筑使用准照为制度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使用法规与管理制度,并提出了设立"使用准照"的规则框架和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途管治 规划管理 公共管理 区划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城市规划法规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10
9
作者 汤黎明 庞晓媚 《规划师》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各国地方规划法规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是把城市规划转变成法律,模式二是在立法中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尚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应在模式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应以确... 各国地方规划法规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是把城市规划转变成法律,模式二是在立法中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尚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应在模式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应以确立实施性规划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手段赋予和限制规划部门的权力等为建设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地方法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方城市规划法规的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汤黎明 庞晓媚 《规划师》 2005年第9期9-11,共3页
我国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建设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冲突、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的断裂、“人治”优势和“法治”缺陷的矛盾, 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制约等问题,应争取市级规划立法权,加强地方规划法规的可操作性, 适当分散权利。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地方法规 立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号方案(铜奖)——年年有榆
11
作者 陶金 容伊梨 +9 位作者 庞晓媚 李聪 景鹏 郭坤 骆茜 张嘉懿 骆卫国 李蓓 李敏浩 刘源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i008-i008,共1页
五个规划目标:1保护并利用俄罗斯风情建筑,形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保护榆树,形成特有的社区人文景观。3创造一个有特色的符合现状肌理的空间形态。4延续传统街区文脉,形成融洽的社区氛围。5创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生态社区,构... 五个规划目标:1保护并利用俄罗斯风情建筑,形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保护榆树,形成特有的社区人文景观。3创造一个有特色的符合现状肌理的空间形态。4延续传统街区文脉,形成融洽的社区氛围。5创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生态社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案 可持续发展 规划目标 人文景观 空间形态 传统街区 生态社区 以人为本 绿色家园 俄罗斯 风景线 现代化 保护 建筑 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制到规制:详细规划的法治化方式探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璐 周剑云 +1 位作者 李建军 庞晓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共11页
法治思想是实现规划法治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中详细规划的法治化建设问题,对“以法”管制与“依法”规制的法治思想进行辨析,从权力、权利与法律的关系层面,深入剖析我国控规既往“以法管制”的规划实施困... 法治思想是实现规划法治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中详细规划的法治化建设问题,对“以法”管制与“依法”规制的法治思想进行辨析,从权力、权利与法律的关系层面,深入剖析我国控规既往“以法管制”的规划实施困境。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的目标与地位,提出“用途规制分区”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应用的可能性,并阐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从“管制”向“规制”转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管制 规制 分区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 Space Ratio的译名、概念辨析与适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璐 周剑云 +1 位作者 黎淑翎 庞晓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106,111,共10页
Open Space Ratio(OSR)是《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中居住环境控制的核心概念与重要指标,自1990年代始国内的许多学者引进这个概念,并倡导作为规划控制指标,因此也催生了中文术语"空地率"。本文系统梳理国内有关"OSR&qu... Open Space Ratio(OSR)是《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中居住环境控制的核心概念与重要指标,自1990年代始国内的许多学者引进这个概念,并倡导作为规划控制指标,因此也催生了中文术语"空地率"。本文系统梳理国内有关"OSR"和"空地率"研究的30余年学术文献,基于《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法律文本,对OSR的译名及其概念作出全面的阐释,澄清了OSR指标的意义、应用目的及其范围,辨析了OSR与中文术语"空地率"本质性的概念差异,建议将OSR指标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居住环境控制,调整和完善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敞空间率 空地率 规划指标 区划 控制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与西雅图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展鹏 周剑云 庞晓媚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9期33-39,77,共8页
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是设计控制的主要方式以及控制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最后一道管理环节。由于设计方案审查主要聚焦于建筑形式的美学因素,导致审查标准牵涉“美学评价”这个模糊且争议较大的领域。如何保护开发者的权益、提高公共空间的... 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是设计控制的主要方式以及控制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最后一道管理环节。由于设计方案审查主要聚焦于建筑形式的美学因素,导致审查标准牵涉“美学评价”这个模糊且争议较大的领域。如何保护开发者的权益、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协调不同群体的审美趣味就成为设计审查的核心问题。基于规划管理制度的视角,从设计审查制度中的审查主体、审查方式与程序、审查依据3个核心要素切入,对广州与西雅图的方案审查制度构建进行综述与比较分析,指出广州的制度缺陷并提出4点建议,为改进广州及其他城市的设计方案审查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 公共空间品质 比较研究 制度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用地分类标准与分区实践反思——兼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规则化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璐 周剑云 +2 位作者 庞晓媚 陈锦棠 戚路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82,共9页
分区与分类是实施用途管制的关键技术方法,是研究规划思想和管制工具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语言学理论,区分4种分区模式,厘清分区与分类的基本关系,对我国的用地分类标准和分区实践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进而剖析详细规划的分区行为逻辑... 分区与分类是实施用途管制的关键技术方法,是研究规划思想和管制工具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语言学理论,区分4种分区模式,厘清分区与分类的基本关系,对我国的用地分类标准和分区实践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进而剖析详细规划的分区行为逻辑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当率先建立基于用途的规定分区类型与规则体系,“规则先行”应成为详细规划转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 分类 详细规划 用途管制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途分类标准作为土地使用权界定的工具——英国用途分类规则的建立、演变和启示
16
作者 苏章娜 周剑云 庞晓媚 《城市规划》 2025年第3期69-80,共12页
市场经济转型中广泛地向私人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建成环境土地使用权利的公共与私人的边界划定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国标用地分类没有严格限定建成后的使用权利,土地用途管制实际止步于建设管理,而未延续到建成后乃至常态化全过程的楼板用... 市场经济转型中广泛地向私人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建成环境土地使用权利的公共与私人的边界划定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国标用地分类没有严格限定建成后的使用权利,土地用途管制实际止步于建设管理,而未延续到建成后乃至常态化全过程的楼板用途管制。与我国土地使用权私有化殊途同归的是英国1947年的开发权国有化改革,两者都形成了公私混合的土地权利制度,作为英国开发权国有化的配套法规,用途分类规则(UCO)通过法律概念规则化对现状土地使用权作出界定,这对当下同样面临权利界定问题的我国有启示和参考意义。本文从UCO的建立、演变和启示三部分进行剖析,第一,分析UCO建立的逻辑,阐明UCO是法律概念的规则化,本质是界定现状使用权利的工具;第二,梳理UCO的演变历程,揭示UCO对公共和私人权利的调节及其因应社会变化扩大私人权利的趋势;第三,以UCO为鉴,结合我国用途管制的现实问题,提出从权利界定角度建立用途分类工具作为常态化的使用管理工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开发权 用途分类 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