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真空压力对冰温干燥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文燕 万金庆 +2 位作者 姚志勇 王国强 厉建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9,共5页
以罗非鱼为实验材料,分别对700-800Pa、1300-1400Pa和1900-2000Pa的真空压力范围进行了冰温真空干燥的实验研究,通过干燥速率、复水率、色泽、K值、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冰温真空干燥不同真空压力对罗非鱼品质的影响。实... 以罗非鱼为实验材料,分别对700-800Pa、1300-1400Pa和1900-2000Pa的真空压力范围进行了冰温真空干燥的实验研究,通过干燥速率、复水率、色泽、K值、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冰温真空干燥不同真空压力对罗非鱼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00-800Pa真空压力下干燥的罗非鱼片干燥速率最快,干燥24h后的残余含水率仅为20.8%,其复水率(43.27%)也最高;1900-2000Pa真空压力下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1300-1400Pa、 700-800Pa条件下依次递减;此外,三种不同真空压力测得的罗非鱼干制品K值较为接近,均处于一级鲜度以内,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冰温干燥 真空压力 K值 游离氨基酸 复水率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青鱼片鲜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庞文燕 万金庆 +2 位作者 姚志勇 钟耀广 邹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4-126,141,共4页
以青鱼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冰温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其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鱼片鲜度明显低于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虽然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鱼片鲜度接近,但前者的鲜味成分IMP约为后者的2倍;此... 以青鱼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冰温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其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鱼片鲜度明显低于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虽然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鱼片鲜度接近,但前者的鲜味成分IMP约为后者的2倍;此外,对3种干燥方式得到的鱼片的复水率进行比较,发现真空冷冻干燥的鱼片复水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片 冰温真空干燥 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K值 复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干燥方式对罗非鱼片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青云 施文正 +3 位作者 万金庆 齐自元 庞文燕 汪之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23-327,333,共6页
以新鲜罗非鱼片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仪等研究了三种干燥方式下(冰温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鱼片鲜度、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和无机盐离子的变化。结果显示:新鲜鱼片的K值为2.83%,冰温真空干燥鱼... 以新鲜罗非鱼片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仪等研究了三种干燥方式下(冰温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鱼片鲜度、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和无机盐离子的变化。结果显示:新鲜鱼片的K值为2.83%,冰温真空干燥鱼片和真空冷冻干燥鱼片的K值分别为3.87%和4.2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样品相比,热风干燥鱼片K值较高,为22.69%。同时冰温真空干燥样品中肌苷酸(IMP)含量也明显的高于另外两种干燥样品。在罗非鱼片中对气味起主要作用的是羰基化合物。在新鲜样品、冰温真空干燥样品、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热风干燥样品中分别共检测出11、8、10、13种羰基化合物,它们的百分总量分别36.36%、14.33%、20.03%和28.60%。有机酸和无机盐离子方面,与新鲜样含量相比,干燥样品中有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无机盐离子含量均有所下降,但冰温真空干燥样品变化幅度最小。综合以上几种指标,可以看出冰温真空干燥的效果要优于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真空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K值 挥发性成分 有机酸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姚志勇 万金庆 +1 位作者 庞文燕 钟耀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6-109,共4页
不同的干燥方式对产品的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微波低温真空干燥作为一种新型混合干燥技术,尤其适合于热敏物料的干燥。简述了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产生的背景,阐明了该种新型干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 不同的干燥方式对产品的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微波低温真空干燥作为一种新型混合干燥技术,尤其适合于热敏物料的干燥。简述了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产生的背景,阐明了该种新型干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干燥 真空干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真空干燥过程中维持冰温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姚志勇 万金庆 +2 位作者 庞文燕 王国强 厉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6-198,202,共4页
冰温真空干燥技术结合了冰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冰温真空干燥过程中冰温的维持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通过控制真空度、冷库和电加热板温度,初步探索出了一种在真空干燥过程中维持冰温... 冰温真空干燥技术结合了冰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冰温真空干燥过程中冰温的维持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通过控制真空度、冷库和电加热板温度,初步探索出了一种在真空干燥过程中维持冰温的方法,以青鱼片为原料,以鲜度指标K值、干燥速率和复水率为实验指标,对冰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冰温真空干燥青鱼片的鲜度指标K值明显优于热风干燥,接近冷冻干燥;复水率比热风干燥稍好;干燥速率比热风干燥稍慢,比冷冻干燥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 真空 干燥冰 温维持K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诱导初始温度对罗非鱼片鲜度和滋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丹丹 万金庆 +3 位作者 姚志勇 庞文燕 王国强 厉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9-323,共5页
实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冷诱导初始温度,分别是25、20、15、10、5℃,均采用温控连续降温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下罗非鱼片鲜度指标K值、滋味成分肌苷酸(IMP)和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诱导初始温度越低,K值的增长越缓慢,鲜... 实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冷诱导初始温度,分别是25、20、15、10、5℃,均采用温控连续降温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下罗非鱼片鲜度指标K值、滋味成分肌苷酸(IMP)和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诱导初始温度越低,K值的增长越缓慢,鲜度越好,反之K值增长较快,鲜度下降;IMP均在40h内出现峰值,ATP迅速降解;游离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冷诱导初始温度为15℃时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 游离氨基酸 K值 IMP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规范率的影响
7
作者 刘长菊 金远霞 +4 位作者 尹雪 庞文燕 刘龙霞 俞燕 周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38-239,共2页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方法:选定6 名护士组圈,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本期活动主题及圈名,按照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成果检查,效果确认等步骤开展此项活动.结果:通过6 个月的活动,糖尿病患者...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方法:选定6 名护士组圈,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本期活动主题及圈名,按照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成果检查,效果确认等步骤开展此项活动.结果:通过6 个月的活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由改善前的63.86%提高到改善后的91%,目标达成率135%,进步率43%.结论:应用品管圈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通过激发团队凝聚力,共同解决问题,更容易实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注射 规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冰温贮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魏文平 华璐云 +3 位作者 万金庆 庞文燕 宋立尧 雷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46-348,共3页
采用冷藏(5±1)℃和冰温贮藏(-1±0.3)℃两种方法对蓝莓鲜果进行保鲜贮藏,主要研究了鲜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果实硬度变化、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冰温贮藏条件下呼吸强度明显减弱,失重率、果实硬度... 采用冷藏(5±1)℃和冰温贮藏(-1±0.3)℃两种方法对蓝莓鲜果进行保鲜贮藏,主要研究了鲜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果实硬度变化、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冰温贮藏条件下呼吸强度明显减弱,失重率、果实硬度、VC含量等的变化均减小,能有效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5℃冷藏。蓝莓冷藏贮藏期为18d,冰温贮藏期为6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冰温贮藏 保鲜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7
9
作者 曲秋莳 庞文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6,共8页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然而信息化教学质量却没有实现预期需求,问题成因是当前的评价体系功利性强、缺乏职教特色、反馈不畅,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合理有效并具有职教特色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梳理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然而信息化教学质量却没有实现预期需求,问题成因是当前的评价体系功利性强、缺乏职教特色、反馈不畅,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合理有效并具有职教特色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梳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特色,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与发展性评价理论,分析并拟定切实可行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并以“双高”校的一门国家精品课为对象,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验证,以期对其他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化教学 评价指标 教学质量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