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腹膜透析液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庞慧华 倪兆慧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8期454-456,共3页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腹膜透析液采用葡萄糖作为渗透剂,乳酸盐作为缓冲碱。这种高糖、高渗、低PH值、含葡萄糖降解产物(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GDPs)的...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腹膜透析液采用葡萄糖作为渗透剂,乳酸盐作为缓冲碱。这种高糖、高渗、低PH值、含葡萄糖降解产物(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GDPs)的腹膜透析液已经被证实是一种非生物相容性的透析液。可能会引起腹膜炎症因子的产生,血管新牛、腹膜纤维化,影响腹膜的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液 临床应用 终末期肾衰竭 生物相容性 腹膜纤维化 治疗方法 降解产物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伴发代谢综合征时人体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庞慧华 陈永华 +6 位作者 朱铭力 陆任华 周文彦 张伟明 钱家麒 倪兆慧 严玉澄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1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时人体成分的变化。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93例。应用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进行人...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时人体成分的变化。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93例。应用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同时测量身高、腰围、臀围和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记录年龄、性别、透析龄、空腹血糖、血脂、白蛋白等生化指标。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筛选出MS患者,比较MS和非MS患者的人体成分组成情况和生化指标。结果 93例血液透析患者中伴发MS者28例(30.11%)。MS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均高于非MS患者(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对较低(P<0.05);两组患者SGA评分相似;MS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均高于非MS患者(P<0.05);BCM测量中,MS患者脂肪组织含量、脂肪量、脂肪组织指数高于非M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瘦组织含量、瘦组织指数、水负荷则无明显差别。结论伴发MS的MHD患者存在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增加、而肌肉量、SGA、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和体内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代谢综合征 人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可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被引量:28
3
作者 蔡宏 严玉澄 +7 位作者 陆任华 张敏芳 颜佳毅 庞慧华 朱铭力 张伟明 倪兆慧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应用Kauppila半定量积分法计算腹主动脉钙化...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应用Kauppila半定量积分法计算腹主动脉钙化(AAC)积分。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运用Agaston评分进行量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准确性。结果共入选66例患者,平均年龄57.65±13.10岁,透析龄95.50(28.00~143.00)月,30.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透析的Kt/V1.61(1.41~1.88)。72.7%的患者存在腹主动脉钙化,中位AAC为8.5(0,15.00);78.3%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中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为400.8(4.2,1476.23)。相关性分析显示CACs与AAC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01)。AAC积分诊断各种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曲线下面积在0.852~0.902。当AAC≥8时,其诊断冠状动脉重度钙化(CACs>40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4%和8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升高,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也显著升高。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KD相关危险因素联合AAC积分具有更强的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的能力。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应用腹部侧位平片对腹主动脉钙化情况进行评分可以较好地预估患者冠状动脉的钙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异性和死亡相关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宏 张伟明 +6 位作者 严玉澄 陆任华 庞慧华 林星辉 朱铭力 倪兆慧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透析登记系统中登记的36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以及预...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和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透析登记系统中登记的36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以及预后.评估血红蛋白的变异性[血红蛋白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364例患者平均年龄63.07±13.93岁,平均透析龄76.0 (42.25,134.0)月,死亡患者85例占23.4%.MHD死亡患者平均血红蛋白SD和CV较高[分别为19.19±6.31比13.74±5.89和0.172±0.07比0.126±0.056,P均<0.001],与存活患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SD大于P75(上四分位数)组,其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显著高于SD小于P25(上四分位数)组患者[OR=5.964,95% CI(2.663~13.357),P<0.001].校正了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生化指标后,两者结果相同[OR=4.961,95% CI (1.959~11.238),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血红蛋白SD和CV小于P25患者其生存率显著低于P75组患者(P均<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血红蛋白SD、CV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分别为0.677g/1和0.721(当截断点为10.647和0.1086时,其敏感性为89.4%和85.1%,特异性为67.7%和6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CV升高、年龄增加和CRP升高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异性较大患者具有较高死亡危险度,血红蛋白的变异性可能有助于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红蛋白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蛋白分解率过低提示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不良 被引量:5
5
作者 俞赞喆 倪兆慧 +6 位作者 林爱武 方炜 曹励欧 庞慧华 顾乐怡 顾爱萍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9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随访的86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透析充分性检查,计算nPCR,并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随访的86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透析充分性检查,计算nPCR,并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2±13)个月的随访。结果入选患者平均nPCR(0.90±0.19)g/(kg·d)。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PCR与年龄呈负相关,与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IL-6和CRP水平呈负相关。nPCR与总Ccr,残肾Ccr,总Kt/V和残肾Kt/V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Kt/V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nPCR水平的独立因素,总Kt/V较低的患者nPCR水平较低。根据入选时的nPCR水平将患者等分为三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PCR水平最低组0.82g/(kg·d)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结论透析充分性较低的患者nPCR水平较低。腹膜透析患者nPCR水平过低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蛋白分解率 透析充分性 微炎症状态 饮食蛋白摄入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血液透析患者对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应答与影响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励欧 钱家麒 +3 位作者 严玉澄 倪兆慧 林星辉 庞慧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1期605-60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国产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疫苗在我国成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效果和影响疫苗应答的可能因素。方法29位年龄(53.1±13.3)岁,已开始规律性透析一月以上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龄(32.9±25.5...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国产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疫苗在我国成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效果和影响疫苗应答的可能因素。方法29位年龄(53.1±13.3)岁,已开始规律性透析一月以上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龄(32.9±25.5)月,病情稳定,乙型肝炎全套,丙型肝炎抗体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从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患者。分别于0,1,6月接受皮下注射10ìg乙型肝炎疫苗共三次,在接受最后一次注射后3月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血液透析室乙型肝炎全套和丙型肝炎抗体均阴性的工作人员10人接受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剂量、方法、时间相同。结果:疫苗的耐受性好,血液透析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人次出现轻度发热(<38℃),没有发生其它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三次注射和复查,血液透析组HbsAb的阳性率为51.7%,对照组HbsAb的阳性率为70%,5年后HbsAb阳性组存活11人,9人HbsAb仍为阳性,2人HbsAb转阴(一人2年后转阴、另一人3年)。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因细胞免疫功能受损HbsAb的阳性率较对照组低。本研究中HbsAb阳转的血液透析患者同未阳转的患者比较,在性别、年龄、原发病、体重及红细胞压积(Hct)、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透析充分性方面无差别,但两组在白蛋白、前白蛋白值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营养情况可能和透析患者对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和人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章海芬 陶幸娟 +1 位作者 施翎 庞慧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现状、人体成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23例,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ing,BCM)、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评估患者营养和人体成分分布。结...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现状、人体成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23例,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ing,BCM)、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评估患者营养和人体成分分布。结果 36.6%的MH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患者瘦组织指数(1ean tissue index,LTI)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11.598±2.700比12.958±2.531,t=-2.801,P=0.00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升高是患者低瘦组织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31,95%CI=1.136~5.201,P=0.022);而握力是瘦组织指数的保护因素(OR=0.219,95%CI=0.097~0.497,P<0.001)。结论营养不良MHD患者的人体成分表现为瘦组织量不足。瘦组织量的下降可能与炎症有关;握力可作为MHD患者肌肉量下降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体成分 营养 瘦组织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与人体成分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施翎 章海芬 +2 位作者 方妮娜 蔡宏 庞慧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9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变化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126例,利用BCM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记录测得的透析前水... 目的研究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变化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126例,利用BCM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记录测得的透析前水负荷(over hydration,OH),记录患者预计超滤量、实际透析超滤量、透析时血压变化情况及透析间期血压情况。结果 (1)低血压发生组的透析前OH值低于无低血压发生组(2.13±1.22比1.48±1.26,P=0.017),同时低血压发生组的透析前OH值与预计超滤量的差值低于无低血压发生组(-1.18±1.19比-2.10±1.23,P=0.001)。(2)透析间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与透析前OH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01,P=0.003),透析前OH值与实际超滤量的差值与平均MAP同样呈现线性正相关(r=0.227,P=0.028)。(3)透析前OH值与实际超滤量值的差值预测MHD患者透析间期发生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0.586~0.776),P=0.001。(4)透析前OH值与预计超滤量的差值预测MHD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0.607~0.835),P=0.001。结论 BCM测得的透析前OH值与预计和实际的超滤量的差值能较好的预测透析间期MHD患者高血压以及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分析 血压 超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