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中掀翻术治疗鼻腔鼻窦鼻咽肿瘤 被引量:1
1
作者 庞太忠 李珊 +1 位作者 程良军 高福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面中掀翻术 治疗 鼻咽肿瘤 鼻腔肿瘤 鼻窦肿瘤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出血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太忠 吴允刚 +4 位作者 刘延鑫 高福平 刘冰 张辉 张永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鼻出血 鼻内镜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咽鼓管导管冲洗和高负压吸引治疗骨疡型中耳炎
3
作者 庞太忠 程良军 李珊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4-64,共1页
目的 探讨经口咽鼓管导管冲洗咽鼓管和高负压吸引治疗骨疡型中耳炎的效果 ,避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及颅内外并发症发生。方法 经临床及X线片诊为骨疡型中耳炎的 32例 4 0耳病人 ,应用经口咽鼓管导管从咽口插入冲洗 ,冲洗完毕后再高负压... 目的 探讨经口咽鼓管导管冲洗咽鼓管和高负压吸引治疗骨疡型中耳炎的效果 ,避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及颅内外并发症发生。方法 经临床及X线片诊为骨疡型中耳炎的 32例 4 0耳病人 ,应用经口咽鼓管导管从咽口插入冲洗 ,冲洗完毕后再高负压吸引 ,观察治疗后干耳情况。结果 随防 6~ 2 4个月 ,2 2例 2 8耳干耳 ,6例 8耳流脓减少 ,4例 4耳病人无干耳 ,有效率 87.8%。结论 对骨疡型中耳炎大多数治愈 ,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咽鼓管导管冲洗 高负压吸引 治疗 骨疡型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鼻窦CT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程良军 郭鸣 +1 位作者 庞太忠 张春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为了更好的开展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 ,观察中鼻道解剖变异及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以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及其邻近关系。方法 采用鼻窦连续冠状和矢状位扫描。观察 10 0例患者 (包括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 30例 ,慢性鼻窦炎4 0例 )。... 目的 为了更好的开展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 ,观察中鼻道解剖变异及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以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及其邻近关系。方法 采用鼻窦连续冠状和矢状位扫描。观察 10 0例患者 (包括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 30例 ,慢性鼻窦炎4 0例 )。结果 发现 :鼻丘气房、中鼻甲气化和曲线反常、筛泡过度气化、钩突偏曲是最常见的中鼻道解剖变异。鼻窦CT能清晰的显示鼻窦和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及其变异。结论 鼻窦CT对鼻窦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 ,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前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窦口鼻道复合体 手术中 副鼻窦 鼻窦内窥镜手术 解剖变异 鼻内窥镜下 鼻中隔偏曲 慢性鼻窦炎 中鼻甲气化 预防并发症 中鼻道 鼻窦手术 病变范围 鼻丘气房 指导价值 检查手段 矢状位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程良军 庞太忠 +1 位作者 刘冰 张秋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45例49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9耳在2个月内全部干耳,平均1.5月。纯音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的为6耳(...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45例49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9耳在2个月内全部干耳,平均1.5月。纯音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的为6耳(12.24%),20-29dB的为18耳(36.73%),10-19dB的为11耳(22.45%),听力无改善14耳(28.57%)。胆脂瘤复发3耳(6.12%)。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在清除中耳病灶和重建听骨链的同时,保留了耳部的正常形态,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戍形术 胆脂瘤 中耳炎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范围与转归
6
作者 程良军 高海清 +1 位作者 宋连耀 庞太忠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4-64,共1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切除范围与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  1 2 4例病例分 2组 ,一组用内窥镜手术切除钩突筛泡 ,开放前后组筛窦 ,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中鼻甲。另一组除上组的手术范围外 ,扩大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切除...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切除范围与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  1 2 4例病例分 2组 ,一组用内窥镜手术切除钩突筛泡 ,开放前后组筛窦 ,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中鼻甲。另一组除上组的手术范围外 ,扩大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切除部分肥大的中鼻甲。术后处理相同。结果 通过术后鼻窦炎转归的效果比较 ,认为尽管手术范围不同 ,但是其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 手术范围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范围 转归 慢性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切除 中鼻甲 疗效 结论 开放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气管切开术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体会
7
作者 刘延鑫 魏文忠 +5 位作者 耿以敬 程良军 庞太忠 李珊 高福平 杜启厚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术式 并发症 预防措施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瘦素的变化
8
作者 吴允刚 李晓瑜 +2 位作者 庞太忠 杨欣欣 张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OSAHS术后患者及正常人血清瘦素浓度的特点和OSAHS患者脂肪分布特点。方法选择OSAHS患者41例,OSAHS术后患者30例,正常人40人。所有的...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OSAHS术后患者及正常人血清瘦素浓度的特点和OSAHS患者脂肪分布特点。方法选择OSAHS患者41例,OSAHS术后患者30例,正常人40人。所有的受试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测量体重指数(BMI)、颈围、腰围及臀围,检测瘦素浓度,比较各组受试者瘦素浓度及各种测量结果。结果 1)OSAHS组患者血清瘦素浓度比OSAHS术后组患者及正常组要高;2)OSAHS患者中心性肥胖程度更大;3)血清瘦素水平与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血清瘦素浓度比正常人高,手术后OSAHS患者血清瘦素浓度降低,OSAHS患者脂肪分布呈向心性分布,表现为颈围及腰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瘦素 脂肪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9
作者 程良军 庞太忠 刘延鑫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130例10~18岁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18个月,术后1a症状完全缓解者73例(56.15%),部分缓解者32例(占24.61%)。结论认为鼻内窥镜...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130例10~18岁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18个月,术后1a症状完全缓解者73例(56.15%),部分缓解者32例(占24.61%)。结论认为鼻内窥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鼻窦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鼻窦炎 鼻内窥镜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10
作者 刘冰 庞太忠 +1 位作者 万礼霞 刘延鑫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54-454,456,共2页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手术42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李珊 庞太忠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6,共1页
目的 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下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下鼻道造孔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4 2例。结果 对 4 2例病例术后随访 1a ,治愈 2 8例 ,占 6 6 .7% ;好转 10例 ,占 2 3.8% ;无效 4例 ,占9.5 ... 目的 探讨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下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下鼻道造孔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4 2例。结果 对 4 2例病例术后随访 1a ,治愈 2 8例 ,占 6 6 .7% ;好转 10例 ,占 2 3.8% ;无效 4例 ,占9.5 %。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下鼻道造孔治疗慢性鼻窦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底畸胎瘤1例
12
作者 刘延鑫 庞太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3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鼻底畸胎瘤 病例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降黏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
13
作者 陈昭伟 庞太忠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4期59-60,共2页
针对三合村油田超稠油举升及输送的问题,开展了加降黏剂、掺水、掺稀油等降黏工艺研究,并对降黏输送流程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套管掺本区自产稀油降黏工艺。截至2015年12月,三合村油田投产油井5口,平均日产油5.6 t,日产液10.4 t,生产运行平... 针对三合村油田超稠油举升及输送的问题,开展了加降黏剂、掺水、掺稀油等降黏工艺研究,并对降黏输送流程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套管掺本区自产稀油降黏工艺。截至2015年12月,三合村油田投产油井5口,平均日产油5.6 t,日产液10.4 t,生产运行平稳,实现了垦西超稠油的经济性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降黏工艺 井筒掺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