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切苹果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庞坤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王艳颖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温度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对鲜切苹果在5,10℃2个贮藏温度下由伤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试验,测定参数主要包括颜色,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活... 目的:研究温度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对鲜切苹果在5,10℃2个贮藏温度下由伤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试验,测定参数主要包括颜色,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活性的变化;结果:切割引起的伤害会导致一系列不利的变化,包括褐变、质地的软化、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的上升,总酚含量和褐变相关酶活性的增加等,与10℃的贮藏条件相比,5℃贮藏能明显抑制这些变化;结论:相对低的贮藏温度对鲜切苹果品质的保持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酶促褐变 呼吸 乙烯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苹果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庞坤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王艳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论述了传统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新近发展的保鲜方法。
关键词 鲜切苹果 保鲜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的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庞坤 韩立强 李维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2-1773,共2页
综述了卵磷脂的组成和性质,及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和饲料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卵磷脂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母猪乳中常规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庞坤 韩立强 《养猪》 2004年第5期17-18,共2页
此试验选用杜洛克母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后5d内及第20d的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乳中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脂肪含量1~5d升高而5~20d下降。
关键词 杜洛克 母猪 蛋白质含量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纳米硒对奶牛乳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庞坤 姜丽丽 +3 位作者 陈刚 陈云龙 郝静文 韩立强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选择正常健康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纳米硒15 g/(d·头),采集乳样检测乳常规成分和乳硒含量。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纳米硒对奶牛的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 选择正常健康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纳米硒15 g/(d·头),采集乳样检测乳常规成分和乳硒含量。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纳米硒对奶牛的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硒的含量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30 d实验组乳硒含量为29.4μg/L,而对照组为16.6μg/L(P<0.05),表明添加纳米硒能够增加奶牛乳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纳米硒 奶牛 乳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酶促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2 位作者 庞坤 朱蓓薇 范圣第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研究了富士苹果机械损伤后在5℃和18℃贮藏条件下对生理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后的果实相对电导率急剧增大、L*值迅速下降、多酚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果肉快速发生褐变。机械损伤提高了多酚氧化酶(P... 研究了富士苹果机械损伤后在5℃和18℃贮藏条件下对生理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后的果实相对电导率急剧增大、L*值迅速下降、多酚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果肉快速发生褐变。机械损伤提高了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除了PPO外,其它指标都呈现了上升、下降的反复过程,说明组织自身的保护酶系统对伤胁迫具有生理防御作用,而且在低温贮藏时酶活性较强而能有效地延缓果实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损伤 富士苹果 多酚氧化酶 酶促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2 位作者 庞坤 朱蓓薇 范圣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62,共5页
研究了富士苹果受到机械损伤后在5℃和18℃2种贮藏温度下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乙烯释放量、果肉硬度、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富士苹果受到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均明显提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 研究了富士苹果受到机械损伤后在5℃和18℃2种贮藏温度下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乙烯释放量、果肉硬度、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富士苹果受到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均明显提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均快速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略低于对照,但在贮藏初期也逐渐上升;木质素含量在贮藏前期快速下降,后期又逐渐上升。在贮藏过程中,除了木质素含量外,受伤果的其他各项指标都显示了上升、下降的反复趋势,说明受伤组织具有提高代谢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愈伤组织的形成,实现自我修复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苹果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损伤 富士苹果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水晶梨营养成分及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田密霞 胡文忠 +2 位作者 朱蓓薇 姜爱丽 庞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采用0.025、0.05、0.075 mol/L3种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鲜切梨果实,研究其在10℃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及其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能抑制鲜切梨果实PPO活性.减轻果蔬表面褐变程度,延缓果实的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速度,提高... 采用0.025、0.05、0.075 mol/L3种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鲜切梨果实,研究其在10℃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及其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能抑制鲜切梨果实PPO活性.减轻果蔬表面褐变程度,延缓果实的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速度,提高鲜切梨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处理 褐变 鲜切 水晶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伤害引起果蔬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2 位作者 庞坤 朱蓓薇 范圣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0-233,共4页
综述了机械伤害引起果蔬酶促褐变的生化条件和机理,以及乙烯和呼吸速率增加、膜脂代谢加强、营养物质损失、愈伤组织和次生代谢物质生成几个方面的生理生化变化。
关键词 机械伤害 果蔬 褐变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苹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1 位作者 庞坤 马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131,共3页
为了快速定量检测苹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 ELSD)测定糖的方法,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PS-2HYPERSIL,4.6 mmID×250 mm,5μm);流动相为V(乙腈):V(水)=80:20... 为了快速定量检测苹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 ELSD)测定糖的方法,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PS-2HYPERSIL,4.6 mmID×250 mm,5μm);流动相为V(乙腈):V(水)=80:20;柱温为室温;流速0.8 mL/min;进样量5μL;ELSD的漂移管温度40℃,氮气流速1.5 mL/min。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果糖、葡萄糖、蔗糖的浓度分别与峰面积成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测限分别为80、90、80 ng)加标回收率在96.75%~103.65%,相对标准偏差在1.41%~1.89%。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是测定果蔬中可溶性糖含量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 苹果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南瓜贮藏过程中生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樊会芬 胡文忠 +2 位作者 庞坤 姜爱丽 田密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06,326,共5页
采用新鲜南瓜为实验材料,经切割处理后,将鲜切南瓜贮藏在5℃和10℃下。在贮藏过程中分析测定了鲜切南瓜乙烯释放量、颜色、失重率、PPO和POD酶活性、总酚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并且分析了10℃下鲜切南瓜伤害部位细胞以及远... 采用新鲜南瓜为实验材料,经切割处理后,将鲜切南瓜贮藏在5℃和10℃下。在贮藏过程中分析测定了鲜切南瓜乙烯释放量、颜色、失重率、PPO和POD酶活性、总酚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并且分析了10℃下鲜切南瓜伤害部位细胞以及远离伤害部位细胞的有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南瓜切割后产生了颜色发白、乙烯生成量增加、PPO和POD活性提高等显著的生理生化变化,总酚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还表明,由于伤害刺激信号转导作用,鲜切南瓜不但在伤害部位细胞具有较高PPO、POD酶活性,而且远离伤害部位细胞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实验结果认为,鲜切南瓜对伤害的生理反应是整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南瓜 PPO POD 生理生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庞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研究富士苹果遭受机械损伤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伤害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等内源抗氧化剂... 研究富士苹果遭受机械损伤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伤害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等内源抗氧化剂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受伤果实的SOD活性、APX活性在贮藏初期逐渐下降,GR活性迅速下降后又上升,CAT活性、POD活性逐渐上升;同时,作为抗氧化剂GSH含量与AsA含量与GR活性保持了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又呈现上升和下降的反复过程,而且温度越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越缓慢,且显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的抗氧化剂含量。表明机械损伤显著地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以达到提高受伤组织自身对伤害的修复能力,而且在低温下,受伤部位具有较高的对伤胁迫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损伤 富士苹果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采后软化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艳颖 胡文忠 +1 位作者 庞坤 朱蓓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机械损伤后在5℃和18℃贮藏条件下对果肉颜色、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导致果肉L*、果肉硬度、原果胶含量、纤维素酶活性均快速下降;a*值显著上...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机械损伤后在5℃和18℃贮藏条件下对果肉颜色、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导致果肉L*、果肉硬度、原果胶含量、纤维素酶活性均快速下降;a*值显著上升;b*值、纤维素含量、可溶性果胶含量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在贮藏过程中,伤害部位的生理生化指标均显示了上升和下降的反复趋势。说明机械损伤破坏了细胞壁的组织结构,促进了果实的快速软化;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愈伤组织逐渐形成,从而达到伤害部位的自我修复。而且受伤果实在低温下贮藏各种生理代谢缓慢,有效地延缓了受伤果的快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损伤 富士苹果 采后生理 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运动饮料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爱萍 郭慧媛 +1 位作者 庞坤 任发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2-305,共4页
本文研究了绿豆运动饮料对体力疲劳的延缓作用。实验小鼠一次灌胃0.2ml/10g体重剂量的绿豆运动饮料,记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检测该样品对运动小鼠血尿素氮、肝糖元和血尿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运动饮料可以显著地延长小鼠负重... 本文研究了绿豆运动饮料对体力疲劳的延缓作用。实验小鼠一次灌胃0.2ml/10g体重剂量的绿豆运动饮料,记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检测该样品对运动小鼠血尿素氮、肝糖元和血尿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运动饮料可以显著地延长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p<0.01);增加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对小鼠在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的积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小鼠血清尿素的含量无影响,具有一定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运动饮料 抗疲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_2水解菜籽油脚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安世 庞坤 李维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油脚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的酶改性产物溶血磷脂有极广的应用。以菜籽油脚为底物,以实验室自制的磷脂酶A2为水解酶,采用水相反应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分别对底物用量、Ca2+添加量、反应温度、起始pH等因素进行了系统... 油脚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的酶改性产物溶血磷脂有极广的应用。以菜籽油脚为底物,以实验室自制的磷脂酶A2为水解酶,采用水相反应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分别对底物用量、Ca2+添加量、反应温度、起始pH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脚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20%,钙离子浓度0.3%,温度50℃,起始pH8.0。在最佳条件下,FFA生成量可达到172.3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脚 磷脂酶A2 磷脂 溶血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乙烯生物合成与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会芬 胡文忠 庞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对鲜切果蔬重要的生理变化——果蔬伤乙烯产生和褐变机理研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乙烯生物合成及其调节、褐变反应机理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鲜切果蔬 乙烯 生物合成 酶促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罗非鱼麻醉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锋刚 王绿洲 +4 位作者 杨元昊 孙宇航 李亚菲 庞坤 王立新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4期201-204,209,共5页
为研究丁香酚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用体长(27.00±0.05)cm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25~27℃条件下,当丁香酚浓度在20~200 mg/L时,麻醉所需的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呈负相关,而复苏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呈正相关;在丁香酚浓度为... 为研究丁香酚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用体长(27.00±0.05)cm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25~27℃条件下,当丁香酚浓度在20~200 mg/L时,麻醉所需的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呈负相关,而复苏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呈正相关;在丁香酚浓度为50 mg/L的药液中药浴20 min,罗非鱼复苏所需的时间为3~4 min,在理想的复苏时间范围内;但随着药浴时间的延长,以及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延长,深度麻醉的罗非鱼复苏所需的时间增加,且复苏率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酚是安全、有效的罗非鱼麻醉剂,其浓度在50~100 mg/L时,麻醉效果最佳,罗非鱼1~2 min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后的罗非鱼3~4min复苏,可满足常规实验操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丁香酚 麻醉 复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化砭油区长2、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坤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1期159-159,共1页
为高效开发该区,对地层减少损害,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该区油层的主要敏感性,并探究敏感性差异与黏土矿物间的关系。
关键词 敏感性 地层损害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乳汁中瘦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立强 庞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为了更好的理解乳汁中瘦素的来源和功能,作者综述了在人等哺乳类动物的妊娠、泌乳阶段乳腺中leptin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血液和乳中的瘦素含量。乳腺的多种组织能够表达leptin,其作为一种分泌因子,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上皮细胞... 为了更好的理解乳汁中瘦素的来源和功能,作者综述了在人等哺乳类动物的妊娠、泌乳阶段乳腺中leptin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血液和乳中的瘦素含量。乳腺的多种组织能够表达leptin,其作为一种分泌因子,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上皮细胞能够将leptin从血液中转运出来,这是leptin在乳中存在的主要原因。乳中的leptin蛋白可能对新生儿有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净化色谱-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肉中9种β_2-受体激动剂激素残留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剑 车文军 +3 位作者 张岩 庞坤 李挥 武中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11-314,共4页
建立凝胶净化色谱-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GPC-SPE-RRLC-MS/MS)测定猪肉中β2-受体激动剂激素残留(沙丁胺醇、西马特罗、特布他林、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氯丙那林、喷布特罗、妥布特罗、非诺特罗)的方法。试样经β-盐酸葡... 建立凝胶净化色谱-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GPC-SPE-RRLC-MS/MS)测定猪肉中β2-受体激动剂激素残留(沙丁胺醇、西马特罗、特布他林、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氯丙那林、喷布特罗、妥布特罗、非诺特罗)的方法。试样经β-盐酸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叔丁基甲醚超声提取,凝胶净化色谱和HLB柱净化,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经Agilent Plus C18柱分离后进行RRLC-MS/MS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分析检测。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0.996,检出限为0.1~0.3μg/kg,在0.3、2.0、5.0μg/kg 3种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9.35%~109.80%;相对标准偏差为2.12%~9.11%。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准确,适用猪肉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β2-受体激动剂激素 凝胶净化色谱 固相萃取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