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土现场木质文物的快速无损健康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庞凌燕 任伟 +5 位作者 刘辉 李军奇 朱建锋 赵西晨 于宗仁 李梅英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2,149,共7页
为避免木质文物出土即遭损坏,解决传统评估方式对文物损伤较大、时效性差的问题,本工作探索了出土现场木质文物的快速无损健康评估方法.选择金丝楠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提取了含水率、硬度、色差变化率3项因素作为出土现场木质文物健康... 为避免木质文物出土即遭损坏,解决传统评估方式对文物损伤较大、时效性差的问题,本工作探索了出土现场木质文物的快速无损健康评估方法.选择金丝楠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提取了含水率、硬度、色差变化率3项因素作为出土现场木质文物健康评价指标;利用微钻阻力仪、邵氏硬度计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了木材表面硬度与胎体强度的对应关系;着重研究了绝对含水率与表观含水率、硬度之间的多元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表观含水率和硬度进行绝对含水率评估的无损方法;最终将3项因子测试结果反映在健康评估雷达图中,建立了快速无损可视化评估方法.该研究依托鸡叫城遗址发掘现场进行了实际样品检测和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文物 无损检测 健康评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53(Fe)及其衍生物Fe3C用于痕量CrO4^2-的电化学检测
2
作者 庞凌燕 周飞蓉 +2 位作者 裴峰涛 贾箫 李军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以硝酸铁、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MIL-53,在氩气氛围下于700℃碳化得到衍生物Fe3C.将MIL-53及Fe3C分别涂覆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成MIL-53@GCE及Fe3C@GCE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法和交流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 以硝酸铁、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MIL-53,在氩气氛围下于700℃碳化得到衍生物Fe3C.将MIL-53及Fe3C分别涂覆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成MIL-53@GCE及Fe3C@GCE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法和交流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可以对溶液中痕量的CrO4^2-实现定量检测.由于避免了对CrO4^2-还原产物Cr^3+的吸附,Fe3C@GCE具备更优异的CrO4^2-检测效果,可以在12~154 nM线性范围内对CrO4^2-定量检测.该工作从材料结构和电荷转移动力学两个角度研究了MIL-53及Fe3C在CrO4^2-检测中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 Fe3C 电化学传感器 CrO4^2-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磷酸盐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默玉海 庞凌燕 +1 位作者 刘千龙 刘辉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0-55,共6页
通过在磷酸和氢氧化铝配制的磷酸盐溶液中添加改性剂氧化铬制备了改性磷酸二氢铝基液,然后分别以氧化铬、氧化铝、氧化镁为固化剂,制备了三种改性磷酸盐胶黏剂。研究了改性剂氧化铬用量、不同固化剂对改性磷酸二氢铝基液和改性磷酸盐胶... 通过在磷酸和氢氧化铝配制的磷酸盐溶液中添加改性剂氧化铬制备了改性磷酸二氢铝基液,然后分别以氧化铬、氧化铝、氧化镁为固化剂,制备了三种改性磷酸盐胶黏剂。研究了改性剂氧化铬用量、不同固化剂对改性磷酸二氢铝基液和改性磷酸盐胶黏剂的组成、黏度及成膜性能等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将其应用于陶瓷材料黏结时不同种类的改性磷酸盐胶黏剂的黏结强度和固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向氧化铬改性剂用量为8%(质量分数)的改性磷酸二氢铝基液中分别添加7.5%(质量分数)的氧化铬、氧化铝和氧化镁固化剂时可制得具有较佳黏结强度的改性磷酸盐胶黏剂,其中氧化铬、氧化铝和氧化镁作为固化剂所得到的胶黏剂的最大黏结强度分别为1.22 MPa、1.11 MPa和0.73 MPa,固化时间分别为8 h、8 h和6 h。在改性剂和固化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分步固化的方式来实现常温固化,从而优化了固化过程,提升了胶黏剂的黏结强度,并缩短了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磷酸盐胶黏剂 氧化铬 黏结强度 常温固化 固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物种钴周围化学环境对钴@碳基电催化剂析氢析氧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婷 李军奇 +4 位作者 张贝祎 刘轩 王庚钦 张涛涛 庞凌燕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2,共9页
控制活性物种周围化学环境是提高催化反应进行的一种有效调控策略.以多孔碳为基体,通过引入N原子并改变煅烧气氛,采用一步熔盐法合成了包含不同钴物种的Co@C基电催化剂.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下煅烧仅生成金属Co,而在空气气氛下同时生成金... 控制活性物种周围化学环境是提高催化反应进行的一种有效调控策略.以多孔碳为基体,通过引入N原子并改变煅烧气氛,采用一步熔盐法合成了包含不同钴物种的Co@C基电催化剂.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下煅烧仅生成金属Co,而在空气气氛下同时生成金属Co和CoO,N原子的引入可以调控钴物种的化学环境和分散性.对Co@C基电催化剂活性分析,发现样品Co/CoO@N-C在碱性条件下同时具有最好的析氢析氧活性.主要原因是N原子的引入对金属Co在碱性析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而CoO在析氧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测试其全解水性能,仅在1.83 V就达到10 mA·cm^(-2)的电流密度.由此可见,调控活性位点周围化学环境对设计高效双功能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环境 多孔碳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