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运营铁路竖向旋喷桩整治高填路基沉降技术
1
作者 庞伟军 高剑 张良峰 《路基工程》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基于路基结构形式、试桩易钻程度和变形发育特征,分析黄土高填路基的主要沉降原因和沉降变形区位;结合宝中线列车荷载特征、轨枕的间距形态、旋喷桩工艺现状及附加荷载影响深度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关计算理论,计算确立竖向旋喷桩的桩... 基于路基结构形式、试桩易钻程度和变形发育特征,分析黄土高填路基的主要沉降原因和沉降变形区位;结合宝中线列车荷载特征、轨枕的间距形态、旋喷桩工艺现状及附加荷载影响深度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关计算理论,计算确立竖向旋喷桩的桩长、桩间距、桩径、平面布设形态等施工工艺参数。数值模拟与监测评价表明:采用桩长10.0 m和12.0 m、桩间距1.2 m、桩径0.8 m等参数的竖向旋喷桩三角状布设工艺,可有效抑制区间路基的沉降变形,防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 附加荷载 沉降整治 旋喷桩布设 监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樊公路K3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研究
2
作者 张雄伟 赖国泉 庞伟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以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沁樊公路K3滑坡为例,在现场地质调绘、勘察和地表变形监测的基础上,分析该滑坡产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灾害发育特征,评价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提出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滑坡是由路堑开挖卸荷且连续降雨影响下老... 以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沁樊公路K3滑坡为例,在现场地质调绘、勘察和地表变形监测的基础上,分析该滑坡产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灾害发育特征,评价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提出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滑坡是由路堑开挖卸荷且连续降雨影响下老滑坡前部复活形成。滑面埋深14.5~18.5m,滑体成分以粉质黏土、块碎石土为主,属牵引式滑坡,目前堑坡已发生滑动变形,整体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针对该滑坡特点,提出支挡与排水并重的治理理念,具体采用桩板墙支挡,坡脚设仰斜排水孔疏排地下水,辅以坡脚挡墙、坡面防护及地表截排水措施。工程实施后,彻底根治该滑坡,可为老滑坡地段的公路开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开挖卸荷 连续降雨 稳定性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与隧道的走向夹角对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庞伟军 夏种康 焦海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57,共6页
研究目的:顺层隧道是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平行或小角度相交的隧道,但目前理论研究中多以平行状态为主,具体岩层走向与隧道的夹角θ小于多少时可采用顺层偏压的非对称变形理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以渝昆铁路顺层隧道调查成果为基... 研究目的:顺层隧道是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平行或小角度相交的隧道,但目前理论研究中多以平行状态为主,具体岩层走向与隧道的夹角θ小于多少时可采用顺层偏压的非对称变形理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以渝昆铁路顺层隧道调查成果为基础,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探讨软硬互层结构隧道在不同岩层倾角条件下θ对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研究结论:(1)θ的变化不会改变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2)θ越小,越有利于围岩变形及非对称变形的发展,且岩层倾角越小,θ对非对称变形的影响越大,在相同影响度中θ的变化范围越小;(3)θ越大,隧道围岩变形量越小,围岩变形越集中于拱顶和仰拱区,对称变形越明显;(4)任何岩层倾角和θ组合下,非对称变形特征的发展以拱肩最为突出,其次为拱脚、拱墙;(5)可将θ≤30°作为隧道产生顺层非对称变形破坏的主要夹角区间,θ=30°可定义为顺层隧道的夹角界限值;(6)本研究成果可指导单斜构造中铁路、公路隧道的选线优化和支护措施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夹角 顺层隧道 非对称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S331省道某边坡危岩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庞伟军 高剑 +1 位作者 焦海平 张雄伟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6期67-70,共4页
以山西S331省道某危岩发育边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数值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坡体的典型结构形态,分析了软弱基座型危岩体的孕育产生过程、变形破坏特征和主要诱发因素。结果为:研究边坡危岩体的产生具明显的间断循环发展特征,每循环体的危... 以山西S331省道某危岩发育边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数值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坡体的典型结构形态,分析了软弱基座型危岩体的孕育产生过程、变形破坏特征和主要诱发因素。结果为:研究边坡危岩体的产生具明显的间断循环发展特征,每循环体的危岩变形以软岩压缩、硬岩坍塌和母岩卸荷为主,其孕育产生机理、变形破坏特征具相似性,但循环间隔时间呈不确定性。差异风化和裂隙渗水是危岩体产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软质泥岩的压缩、剪错变形是危岩体突变破坏的充分条件。最后结合边坡结构和危岩发育特征,探讨了危岩体防治的基本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软弱基座 变形特征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面落石对坡面冲击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红刚 牌立芳 +2 位作者 王飞 庞伟军 董占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7,28,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网加密,线路穿高山越峡谷已成为常态,时常面临危岩体威胁施工和运营安全.由于落石灾害所特有的高速运动冲击能量和多发性,受不同地质营力产生的崩塌落石影响各异,因此,亟需开展不同结构面落石的影响研究.本文以西...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网加密,线路穿高山越峡谷已成为常态,时常面临危岩体威胁施工和运营安全.由于落石灾害所特有的高速运动冲击能量和多发性,受不同地质营力产生的崩塌落石影响各异,因此,亟需开展不同结构面落石的影响研究.本文以西南某在建铁路斜坡为原型,建立试验模型,沿坡面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不同结构面不同形态的危岩体对坡面的碰撞试验,分析坡面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响应的时程和频谱特性,进而得出不同结构面危岩落石对坡面冲击的不同作用影响.研究结论:(1)不同结构面天然块石从无初速度释放,在坡上的运动方式主要为滚动~跳跃式,停留和滚出集中于平台44~88 cm之间;(2)在离坡脚最远的平台1#测点虽然峰值较高但是同样衰减也较快,坡脚测点为加速度响应持续时间最长、衰减较为缓慢的区域,为受撞击的薄弱点,当坡脚有构筑物时,尤其要加强防治危岩落石,减少对坡脚的冲击作用,进而减少对构筑物的影响;(3)滚石对坡面撞击形成的加速度波为低频波,试块"A"能量占比超过95%,主振频带为第一频带(0~6.25 Hz);(4)本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山区高陡边坡的落石影响区线路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危岩落石 模型试验 坡面冲击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软互层层厚构造影响隧道围岩开挖损伤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牌立芳 庞伟军 +2 位作者 吴红刚 董占林 杨昊天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9,108,共8页
研究目的:在实际地质环境中,隧道开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形破坏都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但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 研究目的:在实际地质环境中,隧道开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形破坏都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但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宝云隧道为例,就硬-软互层顺层构造作用下隧道围岩开挖损伤变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岩层厚度影响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屈服渐进性及稳定性,并给出强度折减至极限状态时硬-软互层组合隧道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薄层弯曲变形是不同岩层厚度构造作用下硬-软互层顺层隧道开挖的主要变形形式,厚层围岩虽体现出了较明显的滑移,但变形量值较小,隧道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岩层厚度控制的该变形特点;(2)硬软互层组合屈服区主要沿顺层面向软岩展布,层厚越小,屈服范围越大,以0.2 m层厚顺层向屈服区为典型,层厚超过0.4 m后,拱腰顺层面屈服区迅速减小,且随厚度增大,两个方向屈服区不断减小;(3)强度折减条件下,层厚超过1.5 m后,稳定安全系数趋于定值,围岩强度主要受软岩自身控制,受硬-软组合结构影响程度降低;(4)岩层厚度较小时,隧道围岩变形模式以岩层弯曲为主,随岩层厚度的不断增大,变形模式逐渐转变为顺层滑移为主、滑移与弯曲并存;(5)本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高铁的顺利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硬-软互层 不同岩层厚度 地质构造作用 深埋隧道 开挖损伤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净间距小角度立体交叉上跨隧道加速度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红刚 牌立芳 +3 位作者 庞伟军 何长江 张雄伟 李德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98-306,共9页
受地形、地质条件及线路走向等因素的限制,隧道近接交叉的净间距越来越小,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该研究以草莓沟1#和盘道岭立体交叉隧道为例,完成3种激振工况的振动台试验,重点分析受下穿隧道影响,上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加速度动力响应特征... 受地形、地质条件及线路走向等因素的限制,隧道近接交叉的净间距越来越小,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该研究以草莓沟1#和盘道岭立体交叉隧道为例,完成3种激振工况的振动台试验,重点分析受下穿隧道影响,上跨隧道拱顶和仰拱加速度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上跨隧道仰拱受相邻隧道波场效应影响,受震有效持续时间更长;受下穿隧道影响,上跨隧道拱顶轴向峰值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增大的特点;对隧道结构影响较大卓越主频段集中在2~8 Hz和12~20 Hz,卓越频率取值为5.95 Hz,16.32 Hz;位移卓越频率与加速度响应有差异,宜鼓励提高结构阻尼性能,阻尼比建议值取为20%。研究结果可为立体交叉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叉隧道 振动台试验 加速度响应 频谱特性 反应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景观云桥的水中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设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鹏飞 庞伟军 +6 位作者 朱兆荣 牌立芳 马坤 李仁强 李锴 阎树东 杜宏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5期1-4,8,共5页
通过凤翔洲景观云桥工程北桥水中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详细介绍了临时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工程的搭设方案,并以此对栈桥和钢管桩结构进行验算。在对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进行验算时,利用空间计算软件Mi... 通过凤翔洲景观云桥工程北桥水中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详细介绍了临时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工程的搭设方案,并以此对栈桥和钢管桩结构进行验算。在对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进行验算时,利用空间计算软件Midas civil,建立栈桥有限元分析模型,结合栈桥的实际荷载对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的整体模型进行了承载力验算,从而确保了钢栈桥及临时支撑钢管桩基础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栈桥 钢管桩基础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