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庞仁松 潘少明 王安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通过对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进行137Cs和210Pb同位素测年分析,得到了柱样站点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沉积速率较大,且呈现阶段性差异:由137Cs时标计年法得到柱样1954—1964年的沉积速率为5.9 cm/yr,1964—2006年减小为3.36 ... 通过对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进行137Cs和210Pb同位素测年分析,得到了柱样站点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沉积速率较大,且呈现阶段性差异:由137Cs时标计年法得到柱样1954—1964年的沉积速率为5.9 cm/yr,1964—2006年减小为3.36 cm/yr;沉积柱样的210Pb剖面呈两段分布,由此得到沉积速率120~225 cm为5.47 cm/yr,对应于18~100 cm减小为4.58 cm/yr。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得出沉积速率开始减小的时间为1968—1972年,并且采样点区域表层可能出现侵蚀现象,为研究长江口泥质区环境演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泥质区 沉积速率 粒度参数 210Pb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洪河口现代沉积环境及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志勇 潘少明 +3 位作者 殷勇 黄家祥 王安东 庞仁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68,共13页
对江苏北部临洪河口不同区域的表层与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和沉积物的测年分析以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将河口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环境区,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 对江苏北部临洪河口不同区域的表层与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和沉积物的测年分析以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将河口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环境区,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沉积速率以及重金属元素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临洪河口可以划分为低潮滩上的波浪与潮流强烈混合作用区、高潮滩上的弱潮流作用区、口门附近的潮流与河流强烈混合作用区和河道内河流与潮流弱混合作用区。重金属的含量在柱样的30~40cm深度呈现向表层递增的趋势,Hg的污染比较严重,其他元素基本无污染,整个河口区域的生态危害性严重;沉积物粒度分布不是该区域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氧化还原层位、沉降方式和不同沉积区的水动力环境是影响本区域重金属元素分布和累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 石英 表面特征 137Cs与210Pb测年 重金属 临洪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庄晓珊 桓清柳 +3 位作者 彭莹 王节亮 庞仁松 周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5,共8页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整体表层溶解氧浓度范围为1.43~15.61mg·L^(-1),平均值为7.13mg·L^(-1);在时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白天高于夜间,春、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出夏秋季大亚湾高于大鹏湾,春冬季大亚湾和大鹏湾相差不大的特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温度、盐度、浊度及叶绿素a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呈现出随季节变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近岸海域 在线监测 溶解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