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nta D/Penta E基因座在云南回族群体中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兴勃 陈鹏宇 +1 位作者 应斌武 羊惠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获得2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Penta D、Penta E)在云南回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获得相应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204份EDTA抗凝血样采自云南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回族个体,利用荧光标记复... 目的获得2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Penta D、Penta E)在云南回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获得相应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204份EDTA抗凝血样采自云南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回族个体,利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及毛细管电泳自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该群体样本检测,获得2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等群体遗传学数据,并检验它们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法医学常用各种概率。结果全部样本的每个STR基因座都获得了清晰的基因型分型结果。2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获得2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型结果,适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2个STR基因座的云南回族群体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 基因型分型 基因频率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DNMT3A突变的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章梁君 蒋能刚 +4 位作者 周娟 叶远馨 陆小军 应斌武 江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表达与DNA甲基转移酶3A基因(DNMT3A)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64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抗原表达水平,Sanger测序法...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表达与DNA甲基转移酶3A基因(DNMT3A)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64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抗原表达水平,Sanger测序法检测其DNMT3A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64例AML患者中发现237例DNMT3A野生型;27例(10.2%)患者存在DNMT3A突变。突变类型包括DNMT3A R882H 12例,DNMT3A R882C 15例。在AML各亚型中的DNMT3A突变率分别为M00%(0/5),M114.3%(4/28),M25.0%(3/60),M30%(0/24),M410.7%(9/84)和M517.4%(11/63)。在237例野生型患者中发现AML1-ETO、BCR-ABL、CBFB-MYH、MLL-AF9、PML-RARa融合基因突变分别为19例、3例、19例、2例、18例,但27例突变型患者均未合并上述融合基因。CD抗原分析结果显示,CD14、CD56抗原表达率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免疫抗原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预后分析的36例AML-M5中,DNMT3A野生组的1个疗程缓解率为53.6%(15/28),DNMT3A突变组的1个疗程缓解率为25.0%(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0.05)。其中24例CD56阳性的AML-M5患者在DNMT3A突变组中1个疗程缓解率为25.0%(2/8),明显低于野生组的68.8%(11/16)(P=0.043)。结论 DNMT3A基因突变在AML-M1、M2、M4及M5患者中均有发现;在AML-M5患者中DNMT3A基因突变与CD抗原有一定关联性,原始细胞表达CD56、CD14在DNMT3A基因突变患者中增高,而CD34表达下降;CD56表达阳性的AML-M5患者若伴有DNMT3A基因突变,其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3A基因 基因突变 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秋竹 吴思娴 +4 位作者 余洋 秦朗 许文明 应斌武 孙群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2,共9页
2019年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肺炎,由WHO命名为COVID-19。由于2019-nCoV是新发病毒,因此可用的诊断工具非常少,已表明2019-nCoV比SARS-CoV和MERS-CoV的传染性更强,并且COVID-19在短时间内发病数增加迅速,蔓延全... 2019年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肺炎,由WHO命名为COVID-19。由于2019-nCoV是新发病毒,因此可用的诊断工具非常少,已表明2019-nCoV比SARS-CoV和MERS-CoV的传染性更强,并且COVID-19在短时间内发病数增加迅速,蔓延全球。因此,该文依照文献调研及引文分析方式,对COVID-19的诊断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将其与SARS、ME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技术对比,对该疾病的精准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控制并及时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2019-nCoV SARS MERS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过渡金属海水电解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倩 高庆平 +12 位作者 单彬 王文政 齐玉萍 台夕市 王霞 郑冬冬 严虹 应斌武 罗永嵩 孙圣钧 刘倩 Mohamed S.Hamdy 孙旭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78,共16页
海水电解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持续绿氢生产技术。然而,由于受到缓慢的动力学、阳极上竞争性的氯释放反应、氯离子腐蚀和电极表面中毒等的影响,致使阳极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下降,析氧反应(OER)的选择性降低。与传统的粉末催化剂相比,自支... 海水电解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持续绿氢生产技术。然而,由于受到缓慢的动力学、阳极上竞争性的氯释放反应、氯离子腐蚀和电极表面中毒等的影响,致使阳极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下降,析氧反应(OER)的选择性降低。与传统的粉末催化剂相比,自支撑纳米阵列材料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较大的活性表面和优异的稳定性,已成为先进的催化剂。特别是在需要高电流密度的实际大规模制氢应用中,自支撑催化剂比粉末催化剂更具优势。电解过程中,在电极表面所产生气泡的强烈冲击下,粉末状纳米材料很容易剥离,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甚至频繁更换催化剂。相比之下,自支撑纳米材料的活性物质和基底之间具有很强的粘附性,确保了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和高机械稳定性,有利于长期和循环使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海水电解自支撑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氧)氢氧化物、氮化物、磷化物、硫族化物等。为确保OER过程中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着重总结了各析氧催化剂在应对耐腐蚀性和屏蔽竞争反应方面所采取的策略。通常,构建具有高孔隙率和粗糙度的3D多孔纳米结构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是提高传质、OER活性和催化效率的有效策略。其次,催化剂表面的Cl−阻挡层,特别是兼具催化活性和保护作用的保护层,可以有效抑制Cl−的竞争性氧化和腐蚀,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此外,设计具有超亲水和超疏水表面的催化材料,以增加电解质的渗透性,促进活性位点的有效利用,并避免大量气泡的积累。最后,简要总结了OER催化剂在海水电解中的发展前景及建议。具体来说,海水电解的介质应从模拟盐水转移到天然海水中。鉴于天然海水电解中面临的诸多挑战,除了设计和合成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自支撑催化剂外,开发简单、低成本的天然海水预处理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和中毒问题也是海水电解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更重要的是,应合理构建自支撑OER电催化剂的标准化评价体系。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催化剂内在活性、可达活性位点密度、尺寸、质量负荷、基质效应和试验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电解 自支撑阵列 过渡金属催化剂 抗腐蚀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