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应佳云
张育才
+3 位作者
王莹
朱晓东
陈伟明
陆国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7-883,共7页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进一步探索其对于不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纳入研究的患儿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及预后,...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进一步探索其对于不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纳入研究的患儿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比较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患儿预后及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进一步分析其中不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预后。结果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患儿,其中59例为血液净化组,21例为脓毒症未行血液净化的对照组。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28天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vs.57.1%)。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器官功能障碍个数以及合并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7天的对照组心率及乳酸变化量高于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8),但血压、凝血功能、肾功能、呼吸频率、乳酸以及炎症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净化组中合并AKI的患儿死亡率更高(P=0.019)。在不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中,对照组存活率为75%,血液净化组存活率为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结论对于脓毒症休克尤其是不合并AKI的患儿,采用血液净化单一模式治疗不能改善预后,对炎症指标、心血管功能、肾功能等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其应用仍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儿童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A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
被引量:
31
2
作者
应佳云
张铮铮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7月3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PICU的连续病例。以入PICU后第1个1...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7月3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PICU的连续病例。以入PICU后第1个12 h病例资料中最异常记录值行PCIS和PRISMⅢ评分。以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转出组和自动出院组;以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自动出院组患儿于出PICU后28 d行电话随访,病死组+自动出院组死亡亚组为死亡组;转出组+自动出院组存活亚组为存活组。从病史中截取患儿年龄、入院前状态、入PICU时疾病、患儿来源、主要病因、在PICU是否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PICU住院时间等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两种评分系统各指标对结局的预测作用。结果 685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1)根据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100例,转出组442例,自动出院组143例;转出组与病死组或与自动出院组,在年龄、入院前状态、住PI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或与自动出院组比较的入院前心肺复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比较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转出组与自动出院组比较时病因为创伤、肿瘤和其他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出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n=218)和存活组(n=567),其中,自动出院死亡亚组118例,自动出院存活亚组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CIS评分中的呼吸、收缩压、p H、Pa O_2和肌酐/尿素氮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ISMⅢ评分中的收缩压、p H、酸中毒、Pa O_2、Pa CO_2、CO_2总含量、血尿素氮、PT/APTT、PLT计数和神志状态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S和PRISMⅢ均适用于我国PICU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预后,其中收缩压、p H对预测死亡和存活结局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监护室免疫抑制和免疫健全脓毒症患儿28天内死亡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彭纯颖
刘婷彦
+3 位作者
应佳云
陈伟明
闫钢风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评估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入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考察免...
目的评估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入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考察免疫抑制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PICU出院诊断脓毒症连续病例385例,排除入科后24 h内死亡和PICU获得性脓毒症病例,251例PICU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免疫抑制组110例(43.8%),免疫健全组141例。与免疫健全组比较,免疫抑制组以住院转入患儿(70%)为主,PICU维持治疗需求(血管活性药物、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高、24 h PRISM评分高,不明确感染部位比例高,免疫抑制组接受ECMO治疗者全部死亡,持续肾脏代替治疗(CRRT)存活率为17.4%,入PICU第28 d病死率69.1%。免疫健全组和免疫抑制组28 d内存活和死亡患儿比较,除脓毒性休克、有创机械通气、CRRT、PRISMⅢ评分、乳酸>2 mmol·L^-1比例、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脱离PICU时间、24 h内放弃治疗、总放弃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存活和死亡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RISMⅢ评分、有创机械通气、乳酸>2 mmol·L^-1是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共同危险因素,休克是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病死率较高;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更高;PRISMⅢ评分、48 h内有创机械通气和入院乳酸值(>2 mmol·L^-1)是其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建立早期预警指标,对免疫抑制患儿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免疫抑制
粒细胞缺乏
预后模型
28天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应佳云
张育才
王莹
朱晓东
陈伟明
陆国平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7-88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701800,2021YFC2701805)
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ZD2021CY001)。
文摘
目的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进一步探索其对于不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纳入研究的患儿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比较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患儿预后及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进一步分析其中不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预后。结果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患儿,其中59例为血液净化组,21例为脓毒症未行血液净化的对照组。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28天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vs.57.1%)。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器官功能障碍个数以及合并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7天的对照组心率及乳酸变化量高于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8),但血压、凝血功能、肾功能、呼吸频率、乳酸以及炎症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净化组中合并AKI的患儿死亡率更高(P=0.019)。在不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儿中,对照组存活率为75%,血液净化组存活率为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结论对于脓毒症休克尤其是不合并AKI的患儿,采用血液净化单一模式治疗不能改善预后,对炎症指标、心血管功能、肾功能等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其应用仍待商榷。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儿童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AKI)
Keywords
septic shock
childre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acute kidney injury(AKI)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
被引量:
31
2
作者
应佳云
张铮铮
陆国平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5-18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7月3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PICU的连续病例。以入PICU后第1个12 h病例资料中最异常记录值行PCIS和PRISMⅢ评分。以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转出组和自动出院组;以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自动出院组患儿于出PICU后28 d行电话随访,病死组+自动出院组死亡亚组为死亡组;转出组+自动出院组存活亚组为存活组。从病史中截取患儿年龄、入院前状态、入PICU时疾病、患儿来源、主要病因、在PICU是否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PICU住院时间等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两种评分系统各指标对结局的预测作用。结果 685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1)根据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100例,转出组442例,自动出院组143例;转出组与病死组或与自动出院组,在年龄、入院前状态、住PI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或与自动出院组比较的入院前心肺复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比较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转出组与自动出院组比较时病因为创伤、肿瘤和其他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出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n=218)和存活组(n=567),其中,自动出院死亡亚组118例,自动出院存活亚组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CIS评分中的呼吸、收缩压、p H、Pa O_2和肌酐/尿素氮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ISMⅢ评分中的收缩压、p H、酸中毒、Pa O_2、Pa CO_2、CO_2总含量、血尿素氮、PT/APTT、PLT计数和神志状态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S和PRISMⅢ均适用于我国PICU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预后,其中收缩压、p H对预测死亡和存活结局作用较大。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评分
预后
Keywords
Intensive Critical Unit
Critical Score
Prognosis
分类号
R72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室免疫抑制和免疫健全脓毒症患儿28天内死亡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彭纯颖
刘婷彦
应佳云
陈伟明
闫钢风
陆国平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12,共7页
文摘
目的评估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入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考察免疫抑制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PICU出院诊断脓毒症连续病例385例,排除入科后24 h内死亡和PICU获得性脓毒症病例,251例PICU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免疫抑制组110例(43.8%),免疫健全组141例。与免疫健全组比较,免疫抑制组以住院转入患儿(70%)为主,PICU维持治疗需求(血管活性药物、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高、24 h PRISM评分高,不明确感染部位比例高,免疫抑制组接受ECMO治疗者全部死亡,持续肾脏代替治疗(CRRT)存活率为17.4%,入PICU第28 d病死率69.1%。免疫健全组和免疫抑制组28 d内存活和死亡患儿比较,除脓毒性休克、有创机械通气、CRRT、PRISMⅢ评分、乳酸>2 mmol·L^-1比例、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脱离PICU时间、24 h内放弃治疗、总放弃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存活和死亡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RISMⅢ评分、有创机械通气、乳酸>2 mmol·L^-1是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共同危险因素,休克是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病死率较高;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更高;PRISMⅢ评分、48 h内有创机械通气和入院乳酸值(>2 mmol·L^-1)是其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建立早期预警指标,对免疫抑制患儿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免疫抑制
粒细胞缺乏
预后模型
28天病死率
Keywords
Sepsis
Immunodeficiency
Neutropenia
Prognosis predictive model
28 day mortality
分类号
R72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休克患儿的疗效: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应佳云
张育才
王莹
朱晓东
陈伟明
陆国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
应佳云
张铮铮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症监护室免疫抑制和免疫健全脓毒症患儿28天内死亡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彭纯颖
刘婷彦
应佳云
陈伟明
闫钢风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