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赵静 张小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9-95,共7页
建立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采用清除D... 建立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对石榴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石榴皮总黄酮的回流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2.56%。影响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石榴皮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80.59%,其IC_(50)值为31.5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富集分离葡萄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王萌 张小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葡萄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葡萄叶总黄酮的含量、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及动态实验,筛选出理想的吸附树脂,并通过...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葡萄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葡萄叶总黄酮的含量、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及动态实验,筛选出理想的吸附树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葡萄叶总黄酮富集分离的优选操作条件。结果 D-101树脂是吸附葡萄叶提取液中总黄酮较理想的树脂,对其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最佳吸附p H值:p H=3,洗脱剂浓度:70%的乙醇,最佳上样流速:0.8 m L/min,最佳上样液浓度:65.65 mg/L,最佳解吸流速:0.8m L/min。结论 D-101树脂对葡萄叶总黄酮的吸附量大,解吸容易,环境友好,确定的吸附与洗脱条件简单可行,此工艺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富集分离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叶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周兆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50mL/L、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h,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得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7.16%;葡萄叶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总黄酮 提取工艺 体外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60-1526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沙蓬籽中油脂含量高(13.70%),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沙蓬籽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4.37%,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残渣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8.30%),精氨酸含量占9.46%,此外还有天冬氨酸(9.27%)、亮氨酸(6.67%)和苯丙氨酸(5.04%);其次为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最少。沙蓬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为新疆沙蓬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籽 油脂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溶解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2426-2434,共9页
目的筛选槲皮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及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及溶解度测定。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比较包合物的制备效果;溶液搅拌法的包合物制备工艺以包合得率为指标... 目的筛选槲皮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及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及溶解度测定。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比较包合物的制备效果;溶液搅拌法的包合物制备工艺以包合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投料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及溶液p H值对包合物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采用薄层鉴别法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通过比较包合物得率,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槲皮素-β-CD和槲皮素-HP-β-CD包合物更好;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摩尔比为1:1、制备温度为60℃、制备时间为2 h、溶液p H值为7;在此条件下制备槲皮素-β-CD包合物的平均包合得率为66.22%,制备槲皮素-HP-β-CD包合物平均得率可达71.49%;槲皮素-β-CD包合物溶解度为26.94μg/mL,槲皮素-HP-β-CD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增加到2224.21μg/mL。槲皮素在0.8-6.4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溶液搅拌法使槲皮素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包合物,且明显增加了槲皮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有利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并提高了生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新疆沙蓬籽油和其成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39-10841,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沙蓬籽油的最优提取条件,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以沙蓬籽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沙蓬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沙... [目的]研究新疆沙蓬籽油的最优提取条件,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以沙蓬籽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沙蓬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沙蓬籽油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结果]新疆沙蓬籽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沙蓬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3.62%。GC-MS分析表明沙蓬籽油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结论]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一种,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动脉血栓,采用超临界法萃取沙蓬籽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籽油 超临界萃取 正交试验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并以其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试验,并用K-B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葡萄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叶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显著。本文所建立的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渐变快速、仪器设备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葡萄叶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 乙醇提取物 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新疆孜然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研究以新疆孜然精油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同时蒸馏萃取孜然精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时间、物料粒径、溶剂加入量对孜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萃取时间为1h,物料粒径为120目,溶剂加入量为80mL。... 研究以新疆孜然精油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同时蒸馏萃取孜然精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时间、物料粒径、溶剂加入量对孜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萃取时间为1h,物料粒径为120目,溶剂加入量为80mL。在此条件下孜然精油的萃取得率为2.71%。对同时蒸馏萃取孜然精油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GC-MS分析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新疆孜然精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同时蒸馏萃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沙枣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玛依努尔.卡迪尔 库尔班江.巴拉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49-10851,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沙枣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新疆野生沙枣仁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分级提取法分离沙枣仁中的蛋白质,并用半微量定氮法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新疆野生沙枣仁的含油...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沙枣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新疆野生沙枣仁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分级提取法分离沙枣仁中的蛋白质,并用半微量定氮法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新疆野生沙枣仁的含油率为8.2%,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为46.52%,其次为油酸,亚麻酸和硬脂酸。沙枣仁中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1.31%,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70%以上,而残渣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比较低。沙枣仁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为12.7%,其次为谷氨酸,占11.8%,酪氨酸为9.33%,亮氨酸为8.11%,赖氨酸为7.22%,精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含量次之,组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达28.76%。[结论]新疆野生沙枣仁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仁 油脂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民间草药波里克果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的研究
10
作者 努尔买买提.依力亚斯 库尔班江.巴拉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34-10836,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民间草药波里克果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波里克果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半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新疆波里...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民间草药波里克果中脂肪和蛋白质组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波里克果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半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新疆波里克果的含油率为21.2%,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其中以亚油酸最高为57.21%,其次是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波里克果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8.31%,其中以球蛋白含量最高,为42.2%,谷蛋白为37.2%,清蛋白、醇溶蛋白和残渣蛋白含量比较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18种氨基酸含量在80%以上,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7.8%,谷氨酸含量占11.7%,而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到28.53%。[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疆野生波里克果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克果(Capparis spinosa L.) 油脂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