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驰 曾志勇 +4 位作者 杨胜生 庄聪文 叶仕新 杨鲸蓉 连铎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食管癌行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先左侧侧俯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位行腹腔镜下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胃游离...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食管癌行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先左侧侧俯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位行腹腔镜下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胃游离后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经食管床拉至左颈部与颈段食管行端侧吻合。结果无中转开胸及开腹。总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6min;腹腔镜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8min;胸腔镜手术时间65~125min,平均87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80~180mL,平均135mL,其中腹腔出血10~30mL,平均15mL。共清扫纵隔淋巴结429枚,平均每例9.3枚;清扫胃左动脉旁、贲门旁淋巴结159枚,平均每例3.5枚。术后住院9~13d,平均9.6d。住院期间患者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无吻合口漏,快速房颤2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侧俯卧位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俯卧位 食管癌手术 胸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洪涛 杨胜生 +4 位作者 王文睿 林金祥 曾志勇 庄聪文 徐驯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及建立细胞系的方法,为食管癌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46份食管癌新鲜标本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悬液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并观察食管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3份标本两种方法均培养出食管癌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及建立细胞系的方法,为食管癌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46份食管癌新鲜标本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悬液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并观察食管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3份标本两种方法均培养出食管癌细胞,后者培养的细胞生长速度快。结论应用组织块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食管癌细胞,方法可行,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培养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叶仕新 徐驰 +4 位作者 刘道明 庄聪文 程先进 杨胜生 曾志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无须放置肋骨撑开器,不牵开肋骨,基本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相同。肺癌病人均清扫淋巴结...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无须放置肋骨撑开器,不牵开肋骨,基本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相同。肺癌病人均清扫淋巴结。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166±58)min,术中出血(210±108)ml,术后住院时间(8.3±3.0)d。术后病理诊断:肺部良性病变28例(17.9%),其中隐球菌感染16例,结核球7例,肺不张5例;肺部恶性肿瘤128例(82.1%),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72例,腺癌2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合并腺癌17例,鳞癌13例。156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28例良性疾病无远期感染性并发症;12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6例,主要为脑、肾上腺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翁向群 庄聪文 +5 位作者 陈龙 陈炜生 姜洪 杨胜生 徐驰 曾志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1-493,共3页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SA)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 年3 月至2004年8月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199 例,比较发生SA和未发生S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高危因素(性别、年龄、切除部位、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SA)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 年3 月至2004年8月行肺癌手术治疗患者199 例,比较发生SA和未发生S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高危因素(性别、年龄、切除部位、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吸烟史)。结果 肺癌术后SA 的发生率为21.6%,其中心房颤动占(88.3%),SA发生的高发时间为第2天,年龄(≥65岁)、手术范围及术式SA组与非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是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高龄、手术范围及术式是肺癌切除术后发生S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