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被引量:
5
1
作者
庄建福
潘美华
+1 位作者
任小军
邱芳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02-603,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3眼)经反复泪道冲洗无效的新生儿泪囊炎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术后麻醉导管保留3d后拔除,拔管后泪道冲洗1次/d,连续3d,并点...
目的:观察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3眼)经反复泪道冲洗无效的新生儿泪囊炎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术后麻醉导管保留3d后拔除,拔管后泪道冲洗1次/d,连续3d,并点托百士眼液4次/d,连续1wk。随访6~12mo。结果:选取的33眼中,32眼治愈,1眼探通时阻力较大,未能探通。治愈率达97%。32眼随访6~12mo,无1眼复发。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是治疗难治性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建福
潘美华
+1 位作者
邱芳芳
任小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因DRS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单眼受累12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内斜视9例(双眼1例);Ⅱ型外斜视3例;Ⅲ型1例。其...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因DRS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单眼受累12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内斜视9例(双眼1例);Ⅱ型外斜视3例;Ⅲ型1例。其中2例外斜视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射和(或)下射现象。行单眼或双眼水平肌后徙术后代偿头位、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术后斜视度数≤10△者11例(85%)。行患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使内转眼上射和下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平肌大量后徙可以使原在位的斜视得到矫正,代偿头位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患眼内转的时候,眼球后退、睑裂变小明显减轻,上射和下射的现象减轻或消失。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手术治疗
眼外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治疗172例5~8岁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任小军
潘美华
+2 位作者
叶梅
庄建福
邱芳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对5~8岁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7-02接受"增视能"训练的5~8岁弱视患儿172例248眼,男97例,女75例。按弱视病因、程度和注视性质分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使用"...
目的:初步分析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对5~8岁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7-02接受"增视能"训练的5~8岁弱视患儿172例248眼,男97例,女75例。按弱视病因、程度和注视性质分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增视能"训练软件的视觉刺激和视觉精细部分进行训练,时间为6mo。结果:总体治愈率68.1%,好转率23.8%,无效率8.1%。按不同弱视类型分组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7.7%,77.4%;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6.2%,61.9%;中心注视和旁中心注视性质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0.0%。结论:"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各种类型的弱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及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类型,训练模式趣味性强易于被患儿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
弱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GP对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矫治作用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邱芳芳
潘美华
+2 位作者
叶梅
庄建福
赵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配戴RGP的28例(28眼)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RGP组,并以配戴框架眼镜的28例(2...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配戴RGP的28例(28眼)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RGP组,并以配戴框架眼镜的28例(28眼)条件相似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辅以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6too,分别对RGP组首次配戴RGP前后的矫正视力及两组1,3,6mo后的视力变化、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RGP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RGP组的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平均为4.38±0.41,首次配戴RGP当dRGP矫正视力平均为4.60±0.22,差异有显著性(t=10.11,P〈0.01);经弱视治疗后1,3,6mo后,RGP组视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RGP组分别为68%,82%,86%,对照组分别为7%,21%,28%,两组同期疗效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χ^2检验)。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或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GP矫治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框架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弱视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矫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参差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潘美华
任小军
+1 位作者
庄建福
阎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评价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增视能)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增视能系统和传统的治疗方法(CAM治疗仪联合红光闪烁仪)对三种常见类型的弱视(中心注视)进行治疗,对以下指标进行分析: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效果、治愈的时...
目的评价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增视能)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增视能系统和传统的治疗方法(CAM治疗仪联合红光闪烁仪)对三种常见类型的弱视(中心注视)进行治疗,对以下指标进行分析: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效果、治愈的时间。增视能系统治疗组179例(230只眼),传统方法治疗组139例(182只眼)。结果(1)增视能系统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达81.74%,其中基本治愈58.26%,有进步33.48%,无效8.26%。6个月总有效率为95.65%,其中基本治愈81.3%,有进步14.35%,无效4.35%。(2)传统方法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达62.3%,其中基本治愈52.7%,有进步35.14%,无效12.16%。6个月总有效率为78%,其中基本治愈70.72%,有进步15.32%,无效3.38%。结论(1)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对7~8岁年龄组、屈光参差性以及重度弱视儿童,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在6个月时,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方法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增视能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25例
被引量:
2
6
作者
任小军
潘美华
庄建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分析讨论几种不同类型的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5-07/2007-02住院手术的25例成人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外直肌麻痹7例,上斜肌麻痹6例,下直肌麻痹5例,双上转肌麻痹4例,双下转...
目的:分析讨论几种不同类型的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5-07/2007-02住院手术的25例成人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外直肌麻痹7例,上斜肌麻痹6例,下直肌麻痹5例,双上转肌麻痹4例,双下转肌麻痹2例,上直肌麻痹1例。结果:患者25例中,手术后治愈18例;手术后改善7例,无1例出现眼前节缺血的并发症。结论:麻痹性斜视原因多样,病情复杂,术前充分的检查及合理的手术设计可达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斜视度较大的患者分次手术可达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眼肌麻痹
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邱芳芳
叶梅
+1 位作者
庄建福
赵虹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64-565,共2页
目的探讨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00例配戴棱镜式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100例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仅配戴普通光学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作对照组,1年后选取右眼对其近视度数上升值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00例配戴棱镜式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100例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仅配戴普通光学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作对照组,1年后选取右眼对其近视度数上升值进行比较。结果近视度数平均上升值治疗组为(-0.507±0.124)D,对照组为(-0.983±0.568)D,治疗组近视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7.947,P<0.01)。观察期间,治疗组未发生外斜视等并发症。结论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明显的延缓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
近视
青少年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芳芳
叶梅
+1 位作者
潘美华
庄建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近视进展速度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就诊年龄在6~14岁的近视患者50人配戴棱镜式光量子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50名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戴用普通眼镜的近视患者作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在1年间的近视增长幅度...
目的研究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近视进展速度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就诊年龄在6~14岁的近视患者50人配戴棱镜式光量子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50名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戴用普通眼镜的近视患者作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在1年间的近视增长幅度。结果治疗组的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516±0.124)D,对照组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958±0.557)D,配戴棱镜式光量子透镜的近视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近视患者(t=7.741,P<0.01)。结论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青少年近视度数的进展速度有着明显的减缓作用,是一种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
近视
控制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被引量:
5
1
作者
庄建福
潘美华
任小军
邱芳芳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02-603,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3眼)经反复泪道冲洗无效的新生儿泪囊炎应用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术后麻醉导管保留3d后拔除,拔管后泪道冲洗1次/d,连续3d,并点托百士眼液4次/d,连续1wk。随访6~12mo。结果:选取的33眼中,32眼治愈,1眼探通时阻力较大,未能探通。治愈率达97%。32眼随访6~12mo,无1眼复发。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是治疗难治性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
Keywords
neonatorum
dacryocystitis
treatment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庄建福
潘美华
邱芳芳
任小军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86-38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因DRS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单眼受累12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内斜视9例(双眼1例);Ⅱ型外斜视3例;Ⅲ型1例。其中2例外斜视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射和(或)下射现象。行单眼或双眼水平肌后徙术后代偿头位、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术后斜视度数≤10△者11例(85%)。行患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使内转眼上射和下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平肌大量后徙可以使原在位的斜视得到矫正,代偿头位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患眼内转的时候,眼球后退、睑裂变小明显减轻,上射和下射的现象减轻或消失。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手术治疗
眼外肌
Keywords
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
surgical management
extraocular muscles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治疗172例5~8岁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任小军
潘美华
叶梅
庄建福
邱芳芳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03-1205,共3页
文摘
目的:初步分析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对5~8岁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7-02接受"增视能"训练的5~8岁弱视患儿172例248眼,男97例,女75例。按弱视病因、程度和注视性质分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增视能"训练软件的视觉刺激和视觉精细部分进行训练,时间为6mo。结果:总体治愈率68.1%,好转率23.8%,无效率8.1%。按不同弱视类型分组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7.7%,77.4%;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6.2%,61.9%;中心注视和旁中心注视性质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0.0%。结论:"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各种类型的弱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及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类型,训练模式趣味性强易于被患儿接受。
关键词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
弱视
治疗
Keywords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visual virtual reality
am blyopia
treatment
分类号
R777.44 [医药卫生—眼科]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GP对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矫治作用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邱芳芳
潘美华
叶梅
庄建福
赵虹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42-174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配戴RGP的28例(28眼)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RGP组,并以配戴框架眼镜的28例(28眼)条件相似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辅以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6too,分别对RGP组首次配戴RGP前后的矫正视力及两组1,3,6mo后的视力变化、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RGP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RGP组的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平均为4.38±0.41,首次配戴RGP当dRGP矫正视力平均为4.60±0.22,差异有显著性(t=10.11,P〈0.01);经弱视治疗后1,3,6mo后,RGP组视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RGP组分别为68%,82%,86%,对照组分别为7%,21%,28%,两组同期疗效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χ^2检验)。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或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GP矫治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框架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弱视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矫治手段。
关键词
弱视
屈光参差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
Keywords
amblyopia
anisometropia
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 (RGP)
分类号
R777.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潘美华
任小军
庄建福
阎丽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中心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增视能)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增视能系统和传统的治疗方法(CAM治疗仪联合红光闪烁仪)对三种常见类型的弱视(中心注视)进行治疗,对以下指标进行分析: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效果、治愈的时间。增视能系统治疗组179例(230只眼),传统方法治疗组139例(182只眼)。结果(1)增视能系统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达81.74%,其中基本治愈58.26%,有进步33.48%,无效8.26%。6个月总有效率为95.65%,其中基本治愈81.3%,有进步14.35%,无效4.35%。(2)传统方法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达62.3%,其中基本治愈52.7%,有进步35.14%,无效12.16%。6个月总有效率为78%,其中基本治愈70.72%,有进步15.32%,无效3.38%。结论(1)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对7~8岁年龄组、屈光参差性以及重度弱视儿童,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在6个月时,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方法治疗组。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增视能软件
分类号
R777.44 [医药卫生—眼科]
R711.320.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25例
被引量:
2
6
作者
任小军
潘美华
庄建福
机构
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62-1764,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讨论几种不同类型的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5-07/2007-02住院手术的25例成人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外直肌麻痹7例,上斜肌麻痹6例,下直肌麻痹5例,双上转肌麻痹4例,双下转肌麻痹2例,上直肌麻痹1例。结果:患者25例中,手术后治愈18例;手术后改善7例,无1例出现眼前节缺血的并发症。结论:麻痹性斜视原因多样,病情复杂,术前充分的检查及合理的手术设计可达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斜视度较大的患者分次手术可达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斜视
眼肌麻痹
手术
效果
Keywords
strabismus
ophthalmoplegia
surgery
effects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邱芳芳
叶梅
庄建福
赵虹
机构
厦门眼科中心(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64-56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00例配戴棱镜式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100例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仅配戴普通光学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作对照组,1年后选取右眼对其近视度数上升值进行比较。结果近视度数平均上升值治疗组为(-0.507±0.124)D,对照组为(-0.983±0.568)D,治疗组近视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7.947,P<0.01)。观察期间,治疗组未发生外斜视等并发症。结论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明显的延缓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
透镜
近视
青少年
控制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芳芳
叶梅
潘美华
庄建福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眼科中心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49-50,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近视进展速度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就诊年龄在6~14岁的近视患者50人配戴棱镜式光量子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50名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戴用普通眼镜的近视患者作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在1年间的近视增长幅度。结果治疗组的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516±0.124)D,对照组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958±0.557)D,配戴棱镜式光量子透镜的近视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近视患者(t=7.741,P<0.01)。结论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青少年近视度数的进展速度有着明显的减缓作用,是一种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
透镜
近视
控制
青少年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庄建福
潘美华
任小军
邱芳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庄建福
潘美华
邱芳芳
任小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治疗172例5~8岁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任小军
潘美华
叶梅
庄建福
邱芳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RGP对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矫治作用探讨
邱芳芳
潘美华
叶梅
庄建福
赵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增视能训练软件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潘美华
任小军
庄建福
阎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25例
任小军
潘美华
庄建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研究
邱芳芳
叶梅
庄建福
赵虹
《临床眼科杂志》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棱镜式光量子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研究
邱芳芳
叶梅
潘美华
庄建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