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练万里 庄家用 徐春辉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和对...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蓝芩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与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2水平高于治疗前,TNF-α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减轻患儿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苓口服液 疱疹性咽炎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1例
2
作者 唐向国 庄家用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婴儿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本例患儿系婴儿起病,生长发育落后,入院时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 目的:了解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婴儿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本例患儿系婴儿起病,生长发育落后,入院时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呼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动脉血气分析pH 7.212、血乳酸6.3 mmol/L、二氧化碳分压73.8 mm Hg、肌酸激酶119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55 U/L及乳酸脱氢酶560 U/L。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脑白质髓鞘化进程落后。入院后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效果不佳,持续高乳酸血症、肌酶水平异常升高。经辅酶Q_(10)、左卡尼丁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基因检测示线粒体基因组存在m.14674 T>C突变,来源于母亲。结论:婴幼儿持续呼吸衰竭、血乳酸水平高需警惕线粒体肌病,基因检测有助于及时诊断,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的可逆性线粒体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可逆性 线粒体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