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lidWorks API零件参数化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平海涛 吴志林 莫根林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5-238,共4页
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原理方法及关键技术。在分析了SolidWorks零件三维建模方法和API系统函数的基础上,对其在零件参数化设计中的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枪弹零件的自动建模与装配,提高了枪弹零件的设计... 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原理方法及关键技术。在分析了SolidWorks零件三维建模方法和API系统函数的基础上,对其在零件参数化设计中的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枪弹零件的自动建模与装配,提高了枪弹零件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开发 零件参数化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在注水油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平海涛 秦瑞宝 +3 位作者 李雄炎 魏丹 李长勇 曹景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1,共9页
生产动态测井是油田监测的重要措施,目前对其系统性应用研究较少。以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技术为例,对该测井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注水油田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技术现场应用体现在以下5方面:①基... 生产动态测井是油田监测的重要措施,目前对其系统性应用研究较少。以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技术为例,对该测井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注水油田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技术现场应用体现在以下5方面:①基于涡轮转速变化情况识别管柱状况;②通过小层产量劈分评价合采储层有效性;③通过动静态组合测井识别有效裂缝;④基于时移生产动态测井监测水淹动态;⑤基于注入剖面测井的非均质储层注入能力评价。实践表明,生产动态测井在油田动态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油田生产措施的制定与调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生产动态测井 油管损伤监测 储层有效性评价 水淹层 注入能力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移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平海涛 秦瑞宝 +2 位作者 李雄炎 魏丹 刘小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2,共8页
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应用,往往局限在直观的判断性应用,在深度挖掘生产动态测井数据的应用方面较少。以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物质平衡方程为基础,提出了利用时移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新方法;根据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分布... 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应用,往往局限在直观的判断性应用,在深度挖掘生产动态测井数据的应用方面较少。以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物质平衡方程为基础,提出了利用时移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新方法;根据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利用不完全Beta函数进行曲线拟合,通过迭代算法找到全局最优解,得到了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转换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产水率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本文方法在不同储层类型水淹级别划分中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水淹级别解释符合率达到90%。本文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多种储层的水淹级别判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生产动态测井 剩余油饱和度 渗流理论 动态监测 水淹级别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复杂管柱条件下生产动态测井精细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平海涛 秦瑞宝 +2 位作者 李雄炎 魏丹 刘小梅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前M油田面临含水率不断升高、产油量降低的问题,需对油田实施动态监测并进行生产措施调整。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能够对油井产出层位、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并计算产量,其解释结果对井筒生产状况认识和开发措施调整至关重要。由于生产动态测... 目前M油田面临含水率不断升高、产油量降低的问题,需对油田实施动态监测并进行生产措施调整。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能够对油井产出层位、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并计算产量,其解释结果对井筒生产状况认识和开发措施调整至关重要。由于生产动态测井曲线质量受管柱条件、施工状况、流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解释结果的精度往往较低,影响现场决策。重点研究了复杂管柱条件下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方法,将生产动态测井所提供的产出剖面和注入剖面应用于产水层位识别、封堵作业以及注水方案制定。实际应用表明,生产动态测井在M油田动态监测、增油上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复杂管柱 生产动态测井 产出剖面 注入剖面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杆式送料机构设计
5
作者 平海涛 姬鹏飞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3,共2页
在介绍摆杆式送料机构的原理及主要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主要部分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给出了送料机构的动作循环以及所运送工件的位移变化规律。经过现场运行测试,所设计的机构动作执行准确,运动平稳,可以实现预定功能。
关键词 摆杆式 送料机构 力学分析 机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储层连通孔隙度评价与渗透率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雄炎 秦瑞宝 +3 位作者 曹景记 汪鹏 刘小梅 平海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7-385,I0005,共10页
复杂储层中普遍存在孔隙度相近而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现象。为了揭示其原因,采用铸体薄片、核磁共振、CT扫描成像等实验评价孔隙的连通性。连通孔隙度是渗透率的一个主要贡献参数。因此,从岩石孔隙空间的导电机理出发,以导电孔隙度为桥梁,... 复杂储层中普遍存在孔隙度相近而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现象。为了揭示其原因,采用铸体薄片、核磁共振、CT扫描成像等实验评价孔隙的连通性。连通孔隙度是渗透率的一个主要贡献参数。因此,从岩石孔隙空间的导电机理出发,以导电孔隙度为桥梁,建立连通孔隙度的计算模型,并分析十二种不同类型岩石中连通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函数关系;基于连通孔隙度的计算模型,建立普适性的核磁共振T_(2)模型;以石灰岩储层为例,在相近孔隙度条件下,从不同类型岩石渗透率之间的差异出发,推导、建立孔隙度指数模型,得到孔隙度指数的分布范围。基于普适性的核磁共振T_(2)模型,可将石灰岩储层渗透率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从20.41mD降至0.83mD。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储层 连通孔隙度 导电孔隙度 孔隙度指数 渗透率 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声波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在渤中19-6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秦瑞宝 曹景记 +3 位作者 李雄炎 魏丹 汪鹏 平海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
渤中19-6气田潜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除发育粒间孔、溶蚀孔以外,裂缝十分发育,导致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使得不同探井之间测试产能差异较大,因此有效评价储层裂缝的发育情况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快、慢横波速度差异计算得到地... 渤中19-6气田潜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除发育粒间孔、溶蚀孔以外,裂缝十分发育,导致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使得不同探井之间测试产能差异较大,因此有效评价储层裂缝的发育情况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快、慢横波速度差异计算得到地层的各向异性大小,通过电成像测井获取的裂缝密度进行标定,建立了渤中19-6气田评价近井地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各向异性判别标准,使声波各向异性评价地层裂缝由定性发展到半定量,弥补了电成像测井质量差时难以识别裂缝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应用到变质岩潜山地层中探测井外数十米内的大尺度裂缝,建立了一套由近及远、纵横结合的裂缝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从而为该气田裂缝准确评价及后续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 裂缝发育程度 声波测井评价 横波各向异性 偶极横波远探测 产能评价 渤中19-6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渗透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雄炎 秦瑞宝 +2 位作者 平海涛 曹景记 汪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0,共7页
分析复杂孔隙结构和强非均质性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引入流动单元指标,耦合决策树分类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及其衍生参数,建立适用于复杂油气储层的高精度渗透率模型;采用高精度渗透率模型精细处理某油田白垩系石灰岩储层的10口取芯井,与... 分析复杂孔隙结构和强非均质性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引入流动单元指标,耦合决策树分类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及其衍生参数,建立适用于复杂油气储层的高精度渗透率模型;采用高精度渗透率模型精细处理某油田白垩系石灰岩储层的10口取芯井,与岩心渗透率、比采油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划分复杂油气储层纵向流动单元时,决策树分类模型及每一类流动单元中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均需具备较高的精度;高精度渗透率模型大幅度地改进石灰岩储层渗透率的计算精度,尤其是在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的中高渗层;高精度渗透率模型所计算的渗透率无论是与岩心渗透率,还是与比采油指数的相关性均较好,即能更准确地表征流体在岩石孔隙与喉道中的渗流能力,证实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渗透率 孔隙结构 流动单元 决策树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