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殷玉琨
陈佳阳
+3 位作者
常金圆
刘丽星
江正龙
冯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ML-385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左侧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系4T1.2细胞悬...
目的观察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ML-385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左侧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系4T1.2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种植后第1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肾祛痛颗粒水溶液2.275、4.55、9.1 g/kg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L-385组给予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给药28 d。记录各组小鼠分组处理1~4周的体质量,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称取肿瘤质量。取各组小鼠左侧胫骨,micro-CT扫描后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间隙(Tb.Sp),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情况,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后分析破骨细胞数量及破骨细胞与骨组织接触面长度,免疫组化法检测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分组处理1~4周,各组小鼠体质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分组处理第4周,模型组体质量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肿瘤质量均降低,但仅ML-385组和中剂量组P均<0.05。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左侧胫骨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正常,模型组左侧胫骨有明显骨转移瘤形成、细胞成分以成骨性骨转移为主,ML-385组、中剂量组左侧胫骨骨转移瘤形成及骨质破坏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近。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中剂量组左侧胫骨组织Tb.N、Tb.Sp、Tb.Th均降低,低、高剂量组Tb.Th均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左侧胫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而Keap1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结论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可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瘤生长及骨质破坏,以中等剂量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益肾祛痛颗粒
破骨细胞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rf2抑制剂ML-385腹腔注射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殷玉琨
陈佳阳
+4 位作者
刘丽星
江正龙
常金圆
李杰
冯利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45-48,共4页
目的 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对乳腺癌小鼠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骨桥蛋白(OPN)有关。方法 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采用胫骨种植小...
目的 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对乳腺癌小鼠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骨桥蛋白(OPN)有关。方法 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采用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4T1.2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孔,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治疗组建模后第1天腹腔注射ML385 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注射28 d。将各组小鼠处死,记录模型组和治疗组的成瘤情况,并称取胫骨瘤重;采用Micro-CT检查观察各组小鼠胫骨组织骨质破坏情况,比较其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以及骨小梁间隙(Tb.Sp);HE染色后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胫骨组织Nrf2、OPN阳性率。结果 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胫骨成瘤率均为100%,胫骨瘤重分别为(0.921 0±0.358 2)、(0.575 1±0.228 3)g,两组比较P<0.05。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骨质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存在明显骨质破坏,治疗组骨质破坏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各组小鼠胫骨组织T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胫骨组织BV/TV、Tb.Th、Tb.Sp及Nrf2、OPN阳性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胫骨组织BV/TV、Tb.Th、Tb.Sp及Nrf2、OPN阳性率均降低(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胫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胫骨骨髓腔内可见大量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的细胞,细胞质空,附近可见坏死区,伴出血,骨皮质见编织骨大量形成;治疗组小鼠胫骨组织的上述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Nrf2抑制剂ML-385可通过下调OPN表达而抑制乳腺癌小鼠的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ML-385
NRF2
骨桥蛋白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殷玉琨
陈佳阳
常金圆
刘丽星
江正龙
冯利
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81904215)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项目(2020-JKCS-001)
+1 种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XK320072)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69JJ-2023-82)。
文摘
目的观察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ML-385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左侧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系4T1.2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种植后第1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肾祛痛颗粒水溶液2.275、4.55、9.1 g/kg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L-385组给予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给药28 d。记录各组小鼠分组处理1~4周的体质量,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称取肿瘤质量。取各组小鼠左侧胫骨,micro-CT扫描后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间隙(Tb.Sp),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情况,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后分析破骨细胞数量及破骨细胞与骨组织接触面长度,免疫组化法检测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分组处理1~4周,各组小鼠体质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分组处理第4周,模型组体质量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肿瘤质量均降低,但仅ML-385组和中剂量组P均<0.05。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左侧胫骨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正常,模型组左侧胫骨有明显骨转移瘤形成、细胞成分以成骨性骨转移为主,ML-385组、中剂量组左侧胫骨骨转移瘤形成及骨质破坏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近。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中剂量组左侧胫骨组织Tb.N、Tb.Sp、Tb.Th均降低,低、高剂量组Tb.Th均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左侧胫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而Keap1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结论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可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瘤生长及骨质破坏,以中等剂量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益肾祛痛颗粒
破骨细胞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Keywords
breast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
Yishen Qutong granules
osteoclasts
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
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rf2抑制剂ML-385腹腔注射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殷玉琨
陈佳阳
刘丽星
江正龙
常金圆
李杰
冯利
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45-4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904215)
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科建设项目(201920100302)。
文摘
目的 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对乳腺癌小鼠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骨桥蛋白(OPN)有关。方法 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采用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4T1.2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孔,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治疗组建模后第1天腹腔注射ML385 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注射28 d。将各组小鼠处死,记录模型组和治疗组的成瘤情况,并称取胫骨瘤重;采用Micro-CT检查观察各组小鼠胫骨组织骨质破坏情况,比较其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以及骨小梁间隙(Tb.Sp);HE染色后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胫骨组织Nrf2、OPN阳性率。结果 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胫骨成瘤率均为100%,胫骨瘤重分别为(0.921 0±0.358 2)、(0.575 1±0.228 3)g,两组比较P<0.05。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骨质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存在明显骨质破坏,治疗组骨质破坏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各组小鼠胫骨组织T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胫骨组织BV/TV、Tb.Th、Tb.Sp及Nrf2、OPN阳性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胫骨组织BV/TV、Tb.Th、Tb.Sp及Nrf2、OPN阳性率均降低(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胫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胫骨骨髓腔内可见大量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的细胞,细胞质空,附近可见坏死区,伴出血,骨皮质见编织骨大量形成;治疗组小鼠胫骨组织的上述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Nrf2抑制剂ML-385可通过下调OPN表达而抑制乳腺癌小鼠的骨转移。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ML-385
NRF2
骨桥蛋白
动物实验
Keywords
breast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
ML-385
Nrf2
osteopontin
animal experiment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殷玉琨
陈佳阳
常金圆
刘丽星
江正龙
冯利
《山东医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rf2抑制剂ML-385腹腔注射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殷玉琨
陈佳阳
刘丽星
江正龙
常金圆
李杰
冯利
《山东医药》
CAS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