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庆油田宽带压裂储层产能模型及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建辉
李想
岳明
达引朋
董奇
常笃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11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微观力作用的纳微米孔隙流动理论及模拟研究”(编号:51974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页岩油高效开发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应用”(编号:FRF-TP-20-006A1)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7ZX05013)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长庆油田5000万吨持续高效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5)联合资助。
-
文摘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采用宽带压裂技术提高了开发效果,实现了增油降水的目的,但目前仍缺乏理论产能模型,存在对水驱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为了准确评价长庆油田宽带压裂改造的增产作用,进一步揭示油水渗流规律,基于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形态,将注水井的渗流物理场划分为主裂缝内线性流、宽带区椭圆流和基质区圆形径向流等3个区域;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菱形反九点井网宽带压裂非达西渗流的产能模型;以实际井组为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宽带区的带宽及等效渗透率对井网产能的影响,探究了日产液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宽带压裂技术可显著提高井网的日产油量、采出程度和日产液量,可扩大侧向波及体积,改善水驱的均匀性,提高井网的产能。该研究成果为油田现场优化宽带压裂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宽带压裂
菱形反九点井网
产能模型
渗流规律
长庆油田
-
Keywords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roadband fracturing
diamond inverted nine-spot well pattern
productivity model
seepage rule
Changqing Oilfield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网格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青青
常笃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
-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58-60,共3页
-
文摘
低渗透油田大部分的生产井都有人工裂缝,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工裂缝井渗流规律,搞清人工裂缝井的生产动态特征。这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格技术对于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的一个难点。根据数值模拟网格技术的发展过程,给出了3种不同的模拟人工裂缝的网格系统,非均匀网格,PEBI网格和混合网格。分别介绍了这三种网格,分析了各种网格系统的优缺点,并对这三种网格做了比较,认为混合网格是人工裂缝井数值模拟最佳的网格系统。
-
关键词
网格技术
人工裂缝
数值模拟
混合网格
-
Keywords
grid technology
artifical crack
numerical simulation
hybrid grid
-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低渗透油藏侧钻水平井小井眼分段多簇压裂技术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苏良银
常笃
杨海恩
段鹏辉
薛小佳
白建文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8,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侧钻井技术示范与推广”(编号:2019D-4209)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针对低渗透水驱砂岩油藏中的水淹油井利用老井筒开窗侧钻ϕ88.9 mm水平井后,储层无法进行分段压裂来提高单井产能的难点,在研究井网部署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裂缝密度和压裂段数对油井产能和含水率的影响。室内模拟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裂缝密度为4~6条/100m、裂缝长度100~120 m时,油井控水增油效果较好;采用“卡封护套”压裂管柱和小直径可溶桥塞分段多簇压裂工艺,可以实现各压裂段之间的有效封隔,并能提高施工效率。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的现场施工效果较好,为低渗透油藏进行类似水淹油井恢复单井产能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开窗侧钻
水平井
小井眼
压裂
分段多簇
-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idetracking
horizontal well
slim hole
fracturing
segmented multi-cluster
-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超低渗油藏老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苏良银
常笃
齐银
黄婷
李向平
达引朋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77,89,I0020,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7ZX05013)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近年来,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普遍面临储层致密和注水不见效导致的油井连片低产问题。文章在剖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油藏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注水井网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等方法进行了地应力变化研究和增产潜力分析,提出了油井以增加裂缝带宽为主要目标的体积压裂设计思路,形成了"全程多级暂堵+体积改造"相结合的重复压裂工艺。现场应用表明,增油量是常规重复压裂效果的2倍以上,且后续稳产效果明显,为超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借鉴。
-
关键词
超低渗
体积压裂
数值模拟
地应力
暂堵转向
-
Keywords
ultra-low permeability
SRV fractu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crustal stress
multiple diversion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温度响应型油田解堵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耀聪
常笃
张庆祝
侯妍
秋列维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
文摘
采用高温灼烧法和X射线衍射仪对堵塞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针对堵塞物特征采用聚乙二醇、氨基磺酸和十二酰氯作为反应单体,制备了温度响应型油田解堵剂(MSA),并对MSA解堵剂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堵塞物以方解石(CaCO_(3))为主;解堵剂在20℃下pH值为6.05,在60℃下pH值为0.99,表明解堵剂在60℃下可以分解出大量的氨基磺酸,从而溶蚀堵塞物达到解堵目的。在60℃下作用30 min后,解堵剂对4种堵塞物的解堵率均可以达到82%以上,且在90℃时解堵剂中各成分活性依然较高,拥有较好的解堵能力和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试验井投产满6个月后,累计增油66.9 t。
-
关键词
温度响应型
碳酸钙
解堵剂
-
Keywords
Temperature response type
Calcium carbonate
Blockage remover
-
分类号
TE28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安塞特低渗透油藏侧钻井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 6
-
-
作者
常笃
陆红军
齐银
张育超
任勇
吴娜
-
机构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58,共3页
-
基金
中石油项目“长庆油田5000万吨持续高效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512)资助
-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利用水淹长停井老井筒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新井眼避开水线直接进入剩余油富集区,压裂改造动用失控储量,是治理水淹井、挖潜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侧钻井单井产量,基于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优化了典型井组侧钻井靶点位置,位于水线侧向110~ 130 m可获得较高累产;通过室内方案论证、工艺参数优化和关键工具、材料研发,形成了Φ88.9 mm侧钻小井眼条件下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改造后单井产量达到2.5t,试验效果良好.
-
关键词
老井侧钻
剩余油挖潜
靶点优化
分段多簇
数值模拟
-
Keywords
side-tracking in old well
residual oil EOR
optimization of target
staged multi-cluster fractu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致密油藏分压四段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文斌
陆红军
齐银
常笃
李照林
邓咸安
-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研究中心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9,4,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超低渗透油藏有效开采技术"(编号:2011ZX5013-004)
-
文摘
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工艺作为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主体技术,工艺适应性强,增产效果显著,但是随着致密油开发区块储层物性逐年变差,提高单井产量难度越来越大,以分压两段为主的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工艺增产效果大幅下降,需要进一步通过提高分压段数,扩大泄流体积,提高单井产量。为此,提出了分压四段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工艺,并针对研究区储层压裂地质特征,以提高分压四段施工效率和避免缝间压窜、纵向上形成多条相互独立的裂缝为重点优化目标,在原定向射孔多缝压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射孔方式优化、施工工艺优选、施工参数优化等方面研究,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定向射孔多缝压裂
分压四段
工艺优化
-
Keywords
tight reservoir,oriented perforating,multiple crack fracturing,separate-four-stage fracturing,technologic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