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
1
作者 李洪德 王宏 +1 位作者 朱康 常爱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疑诊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接受胸部CT检查的1128例患儿,根据扫描方案进行分组:A组(n=1088)包含全肺尖,采用常规或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 目的探讨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疑诊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接受胸部CT检查的1128例患儿,根据扫描方案进行分组:A组(n=1088)包含全肺尖,采用常规或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B组(n=40)不包含肺尖(定位起始扫描线位于胸骨柄上缘水平),采用直接低剂量扫描技术;于A组中筛选40例与B组年龄、性别完全一致且接受直接低剂量CT扫描的患儿,以之为A1组。观察A组肺尖部病变性质及其是否影响影像学诊断结果,以及A、B组显示甲状腺情况;比较A1组与B组辐射剂量。结果B组辐射剂量22.1~35.6 mGy、平均(28.34±2.86)mGy,显著低于A1组[辐射剂量29.1~44.3 mGy、平均(34.71±3.07)mGy,P<0.001]。A组1088例中,54例(54/1088,4.96%)CT提示肺尖部病变,包括炎性病变49例(49/1088,4.50%)、条状肺不张4例(4/1088,0.37%)及占位1例(1/1088,0.09%),均自其他肺叶病变延伸而来且不影响最终影像学诊断结果。A组中1046例(1046/1088,96.14%)显示甲状腺(含A1组40例),B组40例(40/40,100%)均未显示甲状腺;A1组甲状腺显示率显著高于B组(χ^(2)=80.000,P<0.001)。结论直接低剂量CT甲状腺保护扫描技术可用于检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保护甲状腺免受电离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辐射剂量 甲状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CT分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洪德 李芳 +1 位作者 王宏 常爱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观察CT用于精准划分流行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类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11例MP感染患儿,记录其主要临床表现.根据CT所见将MP分为支气管炎型(Ⅰ型)、支气管肺炎型(Ⅱ型)、肺段肺炎型(Ⅲ型)、大叶性肺炎型(Ⅳ型)及肺不张型(Ⅴ型),... 目的观察CT用于精准划分流行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类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11例MP感染患儿,记录其主要临床表现.根据CT所见将MP分为支气管炎型(Ⅰ型)、支气管肺炎型(Ⅱ型)、肺段肺炎型(Ⅲ型)、大叶性肺炎型(Ⅳ型)及肺不张型(Ⅴ型),每型包括A、B、C 3个亚型;以ⅡB~C、ⅢB~C、ⅣA~C、ⅤB~C型为高危型,比较高危与非高危MP患儿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111例MP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2例(102/111,91.89%)、咳嗽110例(110/111,99.10%);CT分型包括Ⅰ型23例(23/111,20.72%)、Ⅱ型50例(50/111,45.05%)、Ⅲ型15例(15/111,13.51%)、Ⅳ型15例(15/111,13.51%)、Ⅴ型8例(8/111,7.21%);高危患儿54例(高危组)、非高危患儿57例(非高危组),组间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可明确显示MP肺部病变程度,进而对流行季节MP感染进行精准影像学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