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遗存到遗产: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研究概述
被引量:
17
1
作者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了“工业考古学”。工业遗址逐步由工业纪念物发展到工业遗产,...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了“工业考古学”。工业遗址逐步由工业纪念物发展到工业遗产,从单纯的审美载体转变为地区乃至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址具有再开发利用的巨大潜质,景观化则是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工业遗址景观化的实践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如画式”处理采石场的工业改造开端时期;2)大地艺术拓展并运用纪念碑视角的工业纪念物时期;3)“博物馆化”风潮下景观设计受限的工业遗产提出时期;4)风景园林主导的整体保护与分层活化的工业景观时期。最后,针对价值理念之传播、法律机制之建立和活态可持续之发展几个方面,对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通过可持续、有机且综合的风景园林手段,将见证工业遗址作为遗产的可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工业遗产
工业考古学
历史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性—隐性”众包地理信息在多尺度景观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方
张莹
+1 位作者
辛昊儒
常湘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1期124-132,共9页
景观感知已成为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众包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降低了景观感知的研究困难程度,以大样本量的用户产生内容为景观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阐述了景观感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以“...
景观感知已成为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众包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降低了景观感知的研究困难程度,以大样本量的用户产生内容为景观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阐述了景观感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以“显性—隐性”数据的适用为切入点论述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研究中的数据类型及技术类型,通过对不同研究主题与不同研究尺度下多个案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与偏好研究中的具体抓取与应用方式。文末总结并提出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研究应用中存在数据力度、数据精确度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不足,对数据获取和技术平台搭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感知
众包技术
志愿者地理信息
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被引量:
8
3
作者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2期35-40,共6页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STUDIO
景观设计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景观空间的“碎片化”现象与设计策略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方
常湘琦
+1 位作者
黄子舰
曹旭卿
《住区》
202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使景观设计与空间营造逐渐关注对差异要素的显现,从而形成时空感知的碎片化和分裂状态。也因此,当代景观设计价值观与策略建构开始关注如何尊重多元与异质实现共享共存,使多维度场地原...
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使景观设计与空间营造逐渐关注对差异要素的显现,从而形成时空感知的碎片化和分裂状态。也因此,当代景观设计价值观与策略建构开始关注如何尊重多元与异质实现共享共存,使多维度场地原貌形成多元特质,呈现日常生活性与构建情感场域,以不确定性塑造流动地表,以此关注人与景观空间的亲密关系与多元需求。这一趋势也使当代景观设计呈现新的社会属性:作为多维综合体整合城市空间,以激活媒介重组剩余空间,利用多重编码传递文化价值。本文提出基于“差异显现”的景观时空建构设想,应对当代人居环境新的时空特征,为景观设计实践如何介入并整合人居环境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压缩
景观价值
多元
差异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遗存到遗产: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研究概述
被引量:
17
1
作者
常湘琦
朱育帆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摘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了“工业考古学”。工业遗址逐步由工业纪念物发展到工业遗产,从单纯的审美载体转变为地区乃至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址具有再开发利用的巨大潜质,景观化则是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工业遗址景观化的实践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如画式”处理采石场的工业改造开端时期;2)大地艺术拓展并运用纪念碑视角的工业纪念物时期;3)“博物馆化”风潮下景观设计受限的工业遗产提出时期;4)风景园林主导的整体保护与分层活化的工业景观时期。最后,针对价值理念之传播、法律机制之建立和活态可持续之发展几个方面,对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通过可持续、有机且综合的风景园林手段,将见证工业遗址作为遗产的可变价值。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工业遗产
工业考古学
历史
文化遗产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industrial archaeology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TU984.1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27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性—隐性”众包地理信息在多尺度景观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方
张莹
辛昊儒
常湘琦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90803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YTC040)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1042010,津发科技-工效学会“人因与工效学”项目)。
文摘
景观感知已成为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众包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降低了景观感知的研究困难程度,以大样本量的用户产生内容为景观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阐述了景观感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以“显性—隐性”数据的适用为切入点论述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研究中的数据类型及技术类型,通过对不同研究主题与不同研究尺度下多个案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与偏好研究中的具体抓取与应用方式。文末总结并提出了众包技术在景观感知研究应用中存在数据力度、数据精确度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不足,对数据获取和技术平台搭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感知
众包技术
志愿者地理信息
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erception
Crowdsourcing Technology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被引量:
8
3
作者
常湘琦
朱育帆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出处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2期35-40,共6页
文摘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STUDIO
景观设计
清华大学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ducation
Studio
landscape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U986-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景观空间的“碎片化”现象与设计策略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方
常湘琦
黄子舰
曹旭卿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设计教研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住区》
202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90803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YTC0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BLX201810)。
文摘
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使景观设计与空间营造逐渐关注对差异要素的显现,从而形成时空感知的碎片化和分裂状态。也因此,当代景观设计价值观与策略建构开始关注如何尊重多元与异质实现共享共存,使多维度场地原貌形成多元特质,呈现日常生活性与构建情感场域,以不确定性塑造流动地表,以此关注人与景观空间的亲密关系与多元需求。这一趋势也使当代景观设计呈现新的社会属性:作为多维综合体整合城市空间,以激活媒介重组剩余空间,利用多重编码传递文化价值。本文提出基于“差异显现”的景观时空建构设想,应对当代人居环境新的时空特征,为景观设计实践如何介入并整合人居环境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时空压缩
景观价值
多元
差异
碎片化
Keywords
time-space compression
values of landscape
plurality
heterogeneity
fragment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遗存到遗产:工业遗址景观化发展研究概述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性—隐性”众包地理信息在多尺度景观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魏方
张莹
辛昊儒
常湘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景观空间的“碎片化”现象与设计策略
魏方
常湘琦
黄子舰
曹旭卿
《住区》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