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氨肽酶N与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常洪雷 梁革梅 +3 位作者 于宏坤 王桂荣 吴孔明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主要目标害虫—棉铃虫的抗性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类昆虫中肠内Bt毒素的受体蛋白,其结构、结合位点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可能是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重要原... 随着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主要目标害虫—棉铃虫的抗性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类昆虫中肠内Bt毒素的受体蛋白,其结构、结合位点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可能是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Bt毒素的作用方式,从生化、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了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APN与抗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 氨肽酶N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和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及水分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常洪雷 穆松 刘建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采用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水吸附孔隙率测试以及干燥过程水分质量损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防腐剂和3种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以及干燥过程水分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防腐剂的...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采用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水吸附孔隙率测试以及干燥过程水分质量损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防腐剂和3种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以及干燥过程水分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防腐剂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和平均孔径,使得影响混凝土传输性能的大毛细孔(孔径大于等于100 nm)的体积占有率明显减小,有效改善了孔结构,密实了界面过渡区,同时减少了干燥过程的水分损失.半浸泡养护的混凝土孔结构发展不完善,界面过渡区较为疏松,存在微细裂纹,混凝土较易失去内部水分.防腐剂使得侵蚀性介质不易进入混凝土内部,防腐性能显著提高,而半浸泡养护易造成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养护制度 水分损失 水吸附孔隙率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真空环境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洪雷 王晓龙 +3 位作者 郭政坤 冯攀 李少伟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低真空环境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低真空和室内大气环境下暴露的成熟水泥净浆试件(82 d和128 d龄期)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压汞仪(MIP)对水泥浆体的物相组成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短期... 为研究低真空环境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低真空和室内大气环境下暴露的成熟水泥净浆试件(82 d和128 d龄期)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压汞仪(MIP)对水泥浆体的物相组成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短期低真空暴露会促进成熟试件抗压强度的提升,但长期低真空暴露对试件强度的维持和发展是不利的。低真空环境基本不会改变硬化水泥浆体的物相种类,且低真空暴露后成熟试件的C-S-H凝胶含量与强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外,与室内大气环境相比,成熟试件在低真空暴露28 d后最可几孔径和总孔隙率明显较小,而在低真空暴露168 d后最可几孔径和总孔隙率较大,这与成熟试件的强度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净浆 低真空环境 力学性能 物相组成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宏坤 梁革梅 +4 位作者 任明勇 张永军 常洪雷 吴孔明 郭予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采用室内浸卵、浸叶和点滴法以及田间小区试验,对19种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作用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0.40mg/L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仅为42.86%;... 采用室内浸卵、浸叶和点滴法以及田间小区试验,对19种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作用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0.40mg/L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卵的孵化率仅为42.86%;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原药稀释1.0×10^4-2.0×10^4倍时可使初孵幼虫死亡率迭100%;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脲、氟铃脲、甲氧虫酰肼原药稀释1000倍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率大于70%,且幼虫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杀菌素、毒死蜱、高效氨氰菊酯、丙溴磷、辛硫磷对低、高龄棉铃虫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效果快且防治效果好,尤其是4000倍甲氨基阿维菌素和5000倍高效氨氟氰菊酯处理后第三天,其对棉铃虫的致死率迭100%;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作用效果稍差。若在棉铃虫卵高峰期适时施药,供试的6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棉铃虫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农药替代 棉铃虫 室内生物测定 田间小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相对湿度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金祖权 赵铁军 +1 位作者 王本臻 常洪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08-3613,共6页
混凝土放置于青岛室内大气环境、海洋大气区、浪溅区环境以及模拟干燥的恒温恒湿、45°C烘干环境,模拟湿润的毛细吸水环境,测试混凝土深度为10-40 mm的相对湿度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混凝土相对湿度受环境湿度影响先稳定、再快... 混凝土放置于青岛室内大气环境、海洋大气区、浪溅区环境以及模拟干燥的恒温恒湿、45°C烘干环境,模拟湿润的毛细吸水环境,测试混凝土深度为10-40 mm的相对湿度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混凝土相对湿度受环境湿度影响先稳定、再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包括水气饱和期和相对湿度减小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对环境湿度响应时间上存在滞后性,离表层越近响应速度越快,环境湿度越小,影响深度越大。室内大气环境、海洋大气区、海洋浪溅区、恒温恒湿及烘干环境下养护42 d,混凝土10-20 mm深度的相对湿度分别为90%-92%,85%-90%,90%-95%,89%-92%和57%-58%。干燥过程中混凝土相对湿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受水分向外扩散过程控制;混凝土表观湿度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加,表面层平均相对湿度与深度的关系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在湿润过程中,表面层相对湿度演变可用毛细传输系数公式进行分析,内部相对湿度演变是传输与扩散共同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相对湿度 海洋环境 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护岸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常洪雷 陈繁育 +2 位作者 金祖权 王广月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06-211,共6页
采用黄河下游护岸工程当地再生骨料设计了多系列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评估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及抗碳化性。通过测试不同掺量单掺粗骨料、单掺细骨料及复掺粗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选了抗压强度大于40 MPa且再... 采用黄河下游护岸工程当地再生骨料设计了多系列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评估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及抗碳化性。通过测试不同掺量单掺粗骨料、单掺细骨料及复掺粗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选了抗压强度大于40 MPa且再生骨料取代率不低于50%的混凝土配合比:RSF50,RSF70,RSF100。实验结果显示,优选的三种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性及抗碳化性整体上都弱于普通混凝土,但均可满足黄河下游护坡工程的性能要求;三种配合比的混凝土综合性能排序为RSF50>RSF70>RSF100;考虑到再生骨料的取代率,RSF70的综合表现最佳,推荐将其用于制备护坡砌块并在实际护坡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再生骨料 护岸工程 配合比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干燥及水分扩散引起的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湿度演变 被引量:6
7
作者 常洪雷 金祖权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70-2375,共6页
为了研究自干燥和水分扩散作用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湿度演变的影响,将高性能混凝土分别暴露于自干燥环境和恒温恒湿环境中,并测试了混凝土的内部湿度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干燥引起的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湿度衰减主要发生在龄期28d内,... 为了研究自干燥和水分扩散作用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湿度演变的影响,将高性能混凝土分别暴露于自干燥环境和恒温恒湿环境中,并测试了混凝土的内部湿度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干燥引起的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湿度衰减主要发生在龄期28d内,而水分扩散的影响则主要在龄期14d内。掺粉煤灰可以显著降低因自干燥和水分扩散而引起的湿度衰减,并使基体保持至少8d的水汽饱和阶段,而掺矿粉则会加快内部湿度衰减。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内部湿度演变主要受自干燥控制,而当掺加50%粉煤灰时,水分扩散才是主导作用。此外,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或深度的减小,自干燥对内部湿度下降的影响逐渐减小,水分扩散的影响则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湿度 自干燥 水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下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洪雷 金祖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3-1161,共9页
为了研究不存在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下氯离子的传输规律及分布特征,在N 2环境下进行干湿交替以彻底排除干燥过程中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仅考虑扩散和毛细吸附水分蒸发的氯离子传输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测得的与计算得到的氯离子分布曲... 为了研究不存在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下氯离子的传输规律及分布特征,在N 2环境下进行干湿交替以彻底排除干燥过程中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仅考虑扩散和毛细吸附水分蒸发的氯离子传输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测得的与计算得到的氯离子分布曲线中都出现了氯离子浓度峰,氯离子含量及浓度峰出现的位置均较为相近,且氯离子浓度峰出现的深度在0~2 mm内.此外,暴露时间、水灰比、温度及外部盐溶液浓度的增大以及环境湿度的减小都会导致氯离子浓度峰增强,且浓度峰出现的位置向暴露面更深处迁移.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一致性不仅显示了无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后氯离子的分布规律及特征,而且反映出了毛细吸附水分蒸发是导致氯离子浓度峰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N2环境 干湿交替 氯离子 浓度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矿物掺合料对砂浆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常洪雷 李晨聪 +4 位作者 王晓龙 王剑宏 王云飞 曲明月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了增强水泥基材料的自修复能力,通过在砂浆中复掺三种不同类型的矿物掺合料探究其共同作用的效果。通过对比裂缝宽度、透水率以及抗压强度恢复情况评估试件的自修复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研究裂缝处自修复物质的物相... 为了增强水泥基材料的自修复能力,通过在砂浆中复掺三种不同类型的矿物掺合料探究其共同作用的效果。通过对比裂缝宽度、透水率以及抗压强度恢复情况评估试件的自修复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研究裂缝处自修复物质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掺加复合矿物掺合料可有效提升砂浆的自修复能力,具体表现为裂缝宽度减小、透水性降低和抗压强度显著恢复。其中,掺料组合膨胀剂+硅灰+生石灰和膨胀剂+生石灰+Na_(2)CO_(3)的修复效果最好,裂缝在14 d内可以实现完全愈合,透水率分别降低92.7%和87.4%,在养护28 d后抗压强度分别恢复79.1%和80.1%,且浸水环境更有利于提高砂浆的自修复效果。而掺料组合膨胀剂+硅灰+Na_(2)CO_(3)和膨胀剂+偏高岭土+Na_(2)CO_(3)的修复效果较差,不利于砂浆裂缝的修复和抗压强度的恢复。此外,微观分析结果显示,裂缝中的修复物质除含有水化生成的C-S-H和C-A-H外,碳化生成的碳酸钙也是主要的修复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自修复 矿物掺和料 裂缝 修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灰和膨胀剂对砂浆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洪雷 陈繁育 +3 位作者 曲明月 程梦莹 王剑宏 刘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4-1022,共9页
为研究生石灰和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影响基体自修复能力的作用特点,通过测试裂缝宽度和透水性评估了3种砂浆试件的修复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裂缝修复物质的微观形态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裂缝的修复程度逐... 为研究生石灰和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影响基体自修复能力的作用特点,通过测试裂缝宽度和透水性评估了3种砂浆试件的修复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裂缝修复物质的微观形态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裂缝的修复程度逐渐增大,而试件透水性逐渐减小,且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初始裂缝宽度越小,裂缝的自修复程度越高,材料基体的透水性降低越快;生石灰对龄期0~28 d内基体的自修复能力提升明显,但对28 d后的提升作用有限;膨胀剂对龄期7~28 d内基体的自修复能力有提升,但对龄期7 d前及28 d后基体的自修复能力却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内掺生石灰试件的修复物质主要为碳酸钙,而内掺膨胀剂试件的修复产物包括碳酸钙、钙矾石、水化硅酸钙及水化硅铝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生石灰 膨胀剂 修复程度 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制备的自修复胶囊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洪雷 曲明月 +4 位作者 刘伟 陈繁育 周鹏飞 程梦莹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2-6218,共7页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含有修复剂的胶囊是实现基体自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掌握聚乙烯醇(PVA)作为囊壁材料的基本性能,探明胶囊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防水性及分布情况等,本研究不仅评估了三种类型PVA薄膜的表观溶解度、膨胀性能及吸湿...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含有修复剂的胶囊是实现基体自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掌握聚乙烯醇(PVA)作为囊壁材料的基本性能,探明胶囊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防水性及分布情况等,本研究不仅评估了三种类型PVA薄膜的表观溶解度、膨胀性能及吸湿性,还表征了利用优选PVA制备的胶囊的各项基本性能。结果显示,PVA薄膜能够在高pH值环境中保持稳定,其表观溶解度、膨胀指数和吸水率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从性能和成本综合考虑,国产二PVA(GC2-P)性价比最高,质量分数为5%的GC2-P更适合作为胶囊的囊壁材料。基于此PVA制备的胶囊具备一定的硬度及较好的防水性,能够保障胶囊掺入基体后的完整性及裂缝出现前修复剂的有效性;且粒径为0.5~4 mm的胶囊在基体内部分布均匀,并在裂缝出现后及时开裂,适用于掺入水泥基体中长期有效地修复微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胶囊 聚乙烯醇薄膜 囊壁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赤芝药效成分及真菌污染初步评价
12
作者 马艺沔 陈晗 +4 位作者 陈娟 张艳 常洪雷 王驰 张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4期159-164,270,共7页
针对当前赤芝市场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研究对来自北京、福建、安徽等9个地区的16份赤芝样品的药效成分和真菌污染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赤芝的药效成分差异较大,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份赤芝样品的药效成分优于其他样品。... 针对当前赤芝市场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研究对来自北京、福建、安徽等9个地区的16份赤芝样品的药效成分和真菌污染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赤芝的药效成分差异较大,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份赤芝样品的药效成分优于其他样品。真菌污染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16份赤芝药材中12份检出有真菌污染(75%),真菌污染情况普遍,主要污染真菌为曲霉属、青霉属和蓝状菌属。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法(IAC-HPLC-PCD-FLD)检测结果显示,3份赤芝样品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峰,但未达到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检出限0.5μg/kg。说明赤芝药材外源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较低,但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结果对于赤芝栽培育种与质量安全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药效成分 真菌污染 黄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矿物添加剂对水泥基材料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凯 陈繁育 +2 位作者 常洪雷 左志武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1,共7页
为研究双掺矿物添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早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利用硅灰、偏高岭土、生石灰、膨胀剂及Na_(2)CO_(3)通过两两复掺的形式对10%(质量分数)的水泥进行置换,通过裂缝观测和透水试验评定了九种双掺配比的试件分别在浸水养护和标准... 为研究双掺矿物添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早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利用硅灰、偏高岭土、生石灰、膨胀剂及Na_(2)CO_(3)通过两两复掺的形式对10%(质量分数)的水泥进行置换,通过裂缝观测和透水试验评定了九种双掺配比的试件分别在浸水养护和标准养护环境下的修复规律,并测定了浸水养护前后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双掺试件的裂缝宽度及透水系数均逐渐减小,且在浸水环境下的修复效果优于标准养护环境下的修复效果;生石灰分别与硅灰、偏高岭土复掺的试件的裂缝修复效果较好,效果最好的是生石灰与偏高岭土复掺的试件,其在浸水环境下的28 d裂缝修复率可达100%,透水性恢复率可达80%;浸水修复28 d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可提升10%~30%,达到无损伤试件强度的60%~80%,且强度提升效果与裂缝宽度及透水系数的修复程度相关性较高;含生石灰的双掺试件的主要修复产物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含Mg化合物,其与硅灰、偏高岭土复掺后的修复产物还有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铝酸钙和一些铝相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矿物掺合料 水泥基材料 双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