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容量提升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常永刚 张晋豪 +3 位作者 解炜 李秀春 王毅林 陈成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4,共11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代表性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发不可或缺。但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我国锂资源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由于储量丰富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摆脱对外资源依赖的重...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代表性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发不可或缺。但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我国锂资源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由于储量丰富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摆脱对外资源依赖的重要解决方案。负极材料是影响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硬碳由于其综合性能良好已经率先产业化,但其容量低仍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硬碳储钠的四种模型,包括“插入-填充”模型,“吸附-插入”模型,“吸附-填充”模型,“三阶段”模型。其次介绍了拉曼光谱、对分布函数、正电子湮灭寿命谱、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电子顺磁共振、气体吸脱附、小角X射线散射等在缺陷及孔结构表征上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斜坡平台容量提升策略诸如杂原子掺杂、碳化温度调控、孔结构调控、微晶结构调控等方法。综合分析表明,通过增加硬碳中的缺陷浓度可以有效地提升硬碳的斜坡容量以及通过提升闭孔孔容可以有效提升硬碳的平台容量。最后提出了硬碳的发展方向和展望,旨在为钠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硬碳 斜坡平台容量优化 闭孔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预裂爆破的设计施工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永刚 贺昌斌 +1 位作者 乔殿宏 王骞 《工程爆破》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露天矿生产要求通过预裂爆破保护到界边坡岩石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安家岭煤矿长期以来进行此项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为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预裂爆破重新设计、优化施工并进行试验与评价,提高了爆破效果与质量。本文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供... 露天矿生产要求通过预裂爆破保护到界边坡岩石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安家岭煤矿长期以来进行此项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为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预裂爆破重新设计、优化施工并进行试验与评价,提高了爆破效果与质量。本文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供同类矿山企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预裂爆破 边坡稳定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家岭露天矿台阶爆破质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小明 张瑞新 +3 位作者 翟守俊 丁新启 尚文凯 常永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2,共4页
为了提高安家岭露天矿煤岩台阶的破碎效果,降低爆破成本,比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岩体的节理裂隙、孔网参数的布置、起爆方式以及台阶深孔爆破装药技术等几种因素对台阶爆破效果的影响。针对该矿在爆破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拉底和大块问题,... 为了提高安家岭露天矿煤岩台阶的破碎效果,降低爆破成本,比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岩体的节理裂隙、孔网参数的布置、起爆方式以及台阶深孔爆破装药技术等几种因素对台阶爆破效果的影响。针对该矿在爆破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拉底和大块问题,通过改变和调整孔网参数、装药结构、炸药单耗、起爆药包位置及微差间隔等技术措施,改善了煤岩台阶的破碎效果。实践表明,这些爆破技术的优化提高了该矿的综合生产效率,也使开采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台阶爆破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管线L415MB螺旋埋弧焊钢管屈曲失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亮 黄磊 +5 位作者 刘成钢 白强 杨锋平 许彦 丰振军 常永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9,93,共7页
屈曲失效是长输油气管道的重要失效形式之一,本文研究了甘肃地区某天然气管线发生的局部屈曲失效,对其宏观形貌、几何尺寸和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勘查和分析失效管段所处地形地貌,推测了可能造成该管线发生屈曲失效的载荷类型... 屈曲失效是长输油气管道的重要失效形式之一,本文研究了甘肃地区某天然气管线发生的局部屈曲失效,对其宏观形貌、几何尺寸和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勘查和分析失效管段所处地形地貌,推测了可能造成该管线发生屈曲失效的载荷类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管道承受平行于管轴方向和垂直于管轴方向载荷作用下的管段应力分布和变形进行了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屈曲失效管段的理化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平行于管轴方向的压缩载荷是造成该管段发生局部屈曲失效的主要原因。另外,该管段屈曲褶皱区域在轴向压缩力作用下发生了局部壁厚变化和局部变形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埋弧焊钢管 屈曲失效 有限元模拟 变形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露天矿剥离工艺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常永刚 赵俊 +1 位作者 姚国栋 杨海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共3页
为了优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露天矿剥离工艺,根据露天剥离工艺影响因素,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露天剥离工艺比选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东露天矿4#~9#煤间岩石剥离工艺选择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选出的单斗—卡车剥离工艺与专... 为了优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露天矿剥离工艺,根据露天剥离工艺影响因素,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露天剥离工艺比选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东露天矿4#~9#煤间岩石剥离工艺选择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选出的单斗—卡车剥离工艺与专家推荐工艺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露天矿 剥离工艺 单斗—卡车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家岭露天矿卡车运输环节粉尘监测及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新启 张瑞新 +4 位作者 李淋 何谦 常永刚 贺振伟 威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露天煤矿属于半开放空间,在煤矿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运输环节为线尘源,持续时间长,产尘贡献大。为了研究露天矿卡车运输粉尘运移规律,以安家岭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安家岭露天矿运输环节粉... 露天煤矿属于半开放空间,在煤矿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运输环节为线尘源,持续时间长,产尘贡献大。为了研究露天矿卡车运输粉尘运移规律,以安家岭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安家岭露天矿运输环节粉尘浓度变化规律并提出降尘建议。结果表明,运输环节粉尘浓度在大部分时段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卡车行驶引发扬尘污染区域集中在轮胎与地面接触位置。卡车前轮和后轮的间隙处易产生粉尘积聚,该区域浓度最高为4.9mg/m^(3),粉尘浓度在卡车尾部3m高度处浓度最高为1.62mg/m^(3),距卡车尾部20m位置7m高度处粉尘浓度为1.28ug/m^(3)达到极限扩散浓度。研究结果可指导矿山针对运输环节粉尘积聚位置,扩散区域范围强化洒水措施,有效降低运输环节粉尘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运输道路 粉尘监测 数值模拟 降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品安全中的粮油检验
7
作者 常永刚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1期174-174,176,共2页
在过去的监管过程中,粮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的监管方面都是企业自己的检验部门来负责。在国家进行全面质量监管之后,粮油的质量的检验监测的管理的范围以及方法上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中一些项已经是企业自身的检验检测部门无法完... 在过去的监管过程中,粮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的监管方面都是企业自己的检验部门来负责。在国家进行全面质量监管之后,粮油的质量的检验监测的管理的范围以及方法上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中一些项已经是企业自身的检验检测部门无法完成的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粮油质量监管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监管的事项越来越多,操作的办法也是越来越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粮油检验 重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煤基炭负极可控制备:研究进展与展望
8
作者 李秀春 常永刚 +2 位作者 解炜 李晓明 陈成猛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9期3373-3388,共16页
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技术。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负极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炭基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煤具有成本... 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技术。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负极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炭基材料因其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煤具有成本低、碳收率高、分子结构可调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碳源。然而,煤固有的高芳香性与组分的高复杂性导致了其衍生炭微晶结构高度有序且结构演变不可控,严重阻碍了高性能煤基炭负极材料的设计。本文针对钠离子电池煤基炭负极材料发展的关键问题,介绍了煤炭结构、性质与其热解机理,并从无定形碳微观结构调控方面总结了以煤为碳源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最新技术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煤基炭负极材料未来面临的问题与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旨在为高性能煤基炭负极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炭材料 热解 含氧官能团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原位反应制备Al_(3)Ti/Al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9
作者 李佳乐 牛立斌 +2 位作者 常永刚 陈珑方 张昊 《热加工工艺》 2025年第17期156-160,共5页
选用纯度99.00wt%的金属铝为基体,40目钛丝网为反应源,采用热压装置通过原位反应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时间增长,原位反应越充分。原位反应机理为铝原子迁移通过钛边界层,经... 选用纯度99.00wt%的金属铝为基体,40目钛丝网为反应源,采用热压装置通过原位反应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时间增长,原位反应越充分。原位反应机理为铝原子迁移通过钛边界层,经过扩散到达生成物层,此时发生反应得到Al_(3)Ti;同时固-液界面前沿不断推进,使活性钛原子进入铝液,Al_(3)Ti晶粒进一步生长、长大。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50℃、保温1 h、压力为12 MPa。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复合材料显微硬度是铝基体的10倍,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为单纯铝基体磨损率的1/5。原位反应制备Al_(3)Ti/Al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主要包括颗粒强化、位错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3)Ti/Al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