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后苗前喷雾的雾滴沉积特性及除草效果
1
作者 张路生 于晓庆 +7 位作者 邵玉丽 金宗亭 周江明 常慧红 谢英杰 韩小伟 何川 田雪慧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3,共7页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也随之增大,而雾滴密度随之减小,杂草防效提高;当雾滴粒径一定时,喷液量越大,雾滴覆盖率、密度和沉积量都随之增大,杂草防效也提高。当喷液量为45.0 L/hm^( 2)、粒径400μm时,防效最高,40%砜吡草唑SC 375 mL/hm^( 2)+480 g/L嗪草酮SC 600 mL/hm^( 2)处理后20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可达98.88%和100.00%,药后35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62%和7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8.92%和99.02%。因此,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进行播后苗前除草时,适当增大喷液量和雾滴粒径,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效 雾滴沉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植保飞行器在冬枣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慧红 张路生 +2 位作者 金宗亭 巴秀成 王小梦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3期101-102,共2页
本文利用遥控植保飞行器,在冬枣的萌动期、花期及幼果期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喷液量上看,植保飞行器的喷液量为73.20~78.75 L/hm^2,改装喷雾器的喷液量为694.05~913.95 L/hm^2,节约用液量达到90%,极大地减少了药液对环境的污... 本文利用遥控植保飞行器,在冬枣的萌动期、花期及幼果期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喷液量上看,植保飞行器的喷液量为73.20~78.75 L/hm^2,改装喷雾器的喷液量为694.05~913.95 L/hm^2,节约用液量达到90%,极大地减少了药液对环境的污染,也为农药的减量使用提供了可能性;从作业时间看,植保飞行器田间作业所需时间为48.9~52.5 min/hm^2,改装喷雾器为276.90~359.85 min/hm^2;从药剂的附着率看,改装喷雾器基本谈不上雾滴,条线式的分布造成药液的极大浪费且很难发挥药剂应用的作用,植保飞行器的雾滴分布非常理想,基本上呈雾滴状分布,对病虫害能发挥最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病虫害 遥控植保飞行器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树皮疱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
作者 常慧红 张路生 巴秀成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8-19,25,共3页
冬枣树皮疱斑病Phoma persicae是近年在冬枣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9~2011年对其开展了室内抑菌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恶唑菌酮.氟硅唑,抑菌率... 冬枣树皮疱斑病Phoma persicae是近年在冬枣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9~2011年对其开展了室内抑菌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恶唑菌酮.氟硅唑,抑菌率分别为98.7%、96.2%、94.9%、93.6%、92.3%;田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氟硅唑、中生菌素,防治效果分别为90.2%、87.1%、80.4%、69.1%,可以在防治冬枣树皮疱斑病生产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树皮疱斑病 抑菌率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地区玉米田杂草种类及优势种群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路生 刘俊展 +1 位作者 刘京涛 常慧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78-1179,共2页
研究了鲁北地区杂草的田间分布状况,明确了玉米田杂草的种类及优势种群。
关键词 杂草 种类 优势种群 玉米田 鲁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在蔬菜地诱杀害虫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巴秀成 王小梦 +2 位作者 张路生 常慧红 周霞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9期10-11,共2页
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采用了微电脑控制芯片,实现了智能化,白天由高效率单晶硅太阳能为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提供电力,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自动关闭灯光,自动启动紫外线光源,产生光波共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对光强变化的敏感性引诱害... 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采用了微电脑控制芯片,实现了智能化,白天由高效率单晶硅太阳能为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提供电力,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自动关闭灯光,自动启动紫外线光源,产生光波共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对光强变化的敏感性引诱害虫,一经安装使用,一年四季每天杀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成本,使粮食、蔬菜等变成真正的无毒害绿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杀虫灯 富巍盛 趋光性 引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6
作者 常慧红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棉花生产上主要病虫害有棉花苗期病害、铃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蚜、棉铃虫、棉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烟粉虱等。总结了2013―2022年滨州市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虫害发生面积大于病害发生面积,通过防治挽回的损失... 山东省滨州市棉花生产上主要病虫害有棉花苗期病害、铃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蚜、棉铃虫、棉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烟粉虱等。总结了2013―2022年滨州市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虫害发生面积大于病害发生面积,通过防治挽回的损失率为14.45%~24.87%,实际损失率为1.09%~2.14%。病害发生相对平稳,虫害发生年度间存在差异。针对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从加强棉花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棉花病虫害长期消长规律研究、集成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对今后相关防治工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滨州市 发生特点 损失率 综合防治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筛选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京涛 刘俊展 +2 位作者 王小梦 常慧红 巴秀成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棉花生产 枯黄萎病 防治效果 试验研究 筛选 药效 大面积防治 生产基地 鲁北地区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滨州市棉田二代棉铃虫出现反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8
作者 周霞 刘庆年 +2 位作者 王小梦 常慧红 巴秀成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二代棉铃虫 反弹原因 滨州市 防治 棉田 发生面积 种植面积 产量损失 为害程度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中后期病害防治技术
9
作者 张路生 刘俊展 +1 位作者 周霞 常慧红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生育中后期 病害防治技术 病害发生 病虫害发生 二代棉铃虫 棉田 棉花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10
作者 周霞 刘俊展 +1 位作者 王小梦 常慧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黄瓜根结线虫病 大棚黄瓜 综合防治技术 发生特点 蔓延速度 死苗率 滨州市 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幼虫在春白菜田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11
作者 张路生 巴秀成 +1 位作者 常慧红 王小梦 《滨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研究了春白菜田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通过频聚集度指数的测定、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表明,小菜蛾在春白菜上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应用Blackith的种群聚集均数检验了聚集的原... 研究了春白菜田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通过频聚集度指数的测定、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表明,小菜蛾在春白菜上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应用Blackith的种群聚集均数检验了聚集的原因.根据Iwao抽样公式,获得了在各种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建立了序贯抽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春白菜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慧红 刘俊展 +1 位作者 王小梦 巴秀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4,23,共3页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和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产孢、孢子萌发无影响;不同营养液中,树皮煮汁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疱斑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庆年 刘俊展 +2 位作者 张路生 王小梦 常慧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枣浆烂果病病果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k值为1.1905。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应用Iwao抽样模型建立了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 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果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枣浆烂果病病果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k值为1.1905。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应用Iwao抽样模型建立了沾化冬枣浆烂果病病果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2D)2(1.19m60+0.7929)。并利用负二项分布零频率与均数的理论曲线公式建立了估计该病病果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x=1.1905(P0-0.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冬枣 浆烂果病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地区大豆病虫草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14
作者 常慧红 张路生 +4 位作者 王小梦 巴秀成 金宗亭 刘俊展 于海霞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发生不仅影响大豆产量,而且影响大豆品质,根据近几年大豆病虫草害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豆病虫草害主要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发生不仅影响大豆产量,而且影响大豆品质,根据近几年大豆病虫草害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豆病虫草害主要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病虫草害 防治 鲁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山东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玲雅 国栋 +4 位作者 曹秀芬 常慧红 曹增 李佩玲 朱军生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花病虫发生为害情况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对产业发展及病虫害科学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总结了2013―2022年山东省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概括了棉花病虫绿色...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花病虫发生为害情况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对产业发展及病虫害科学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总结了2013―2022年山东省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概括了棉花病虫绿色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溃疡病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路生 刘俊展 +1 位作者 常慧红 巴秀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冬枣溃疡病是为害冬枣枣吊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用不同药剂对其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是72%农用链霉素和88%水合霉素,大田防治效果最好的是72%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66.34%。
关键词 冬枣溃疡病 药剂防治 农用链霉素 水合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绿盲蝽药剂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路生 常慧红 +1 位作者 巴秀成 王小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3,共3页
通过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8种药剂对冬枣绿盲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乐斯本和万灵对冬枣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7 d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5.47%和74.32%,其次为硫丹、马拉硫磷、功夫和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防治效果... 通过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8种药剂对冬枣绿盲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乐斯本和万灵对冬枣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7 d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5.47%和74.32%,其次为硫丹、马拉硫磷、功夫和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防治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药剂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保机械遥控无人机防治小麦蚜虫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巴秀成 张路生 +2 位作者 常慧红 王小梦 王其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运用遥控无人机和常规手动喷雾器对小麦穗期蚜虫,使用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进行防治。遥控无人机与背负式喷雾器相比,在相同剂量杀虫剂的情况下,药后1、3、7 d之间的防效相当,无明显差异,在杀虫剂减量使用的情况下,第1天差异极显著,第3天... 运用遥控无人机和常规手动喷雾器对小麦穗期蚜虫,使用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进行防治。遥控无人机与背负式喷雾器相比,在相同剂量杀虫剂的情况下,药后1、3、7 d之间的防效相当,无明显差异,在杀虫剂减量使用的情况下,第1天差异极显著,第3天差异显著,第7天差异不显著,说明杀虫剂使用遥控无人机可以减量使用达到控制麦蚜的目的,但速效性差一些,持效性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小麦蚜虫 防效 减量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喷液量和药量对小麦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巴秀成 张路生 +3 位作者 常慧红 金宗亭 王小梦 刘俊展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试验了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雾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好于卫士WS-18D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即使药量减少20%,防效仍然比后者高8.30~17.94个百分点。喷液量增加1倍(30L/hm^(2))来回双向喷施,药液分... 试验了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雾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好于卫士WS-18D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即使药量减少20%,防效仍然比后者高8.30~17.94个百分点。喷液量增加1倍(30L/hm^(2))来回双向喷施,药液分布自然更加均匀充分,但防效只是略有提高,增加了1.44个百分点;药量减少20%,防效也只略为降低,减少了0.94个百分点,达不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双向喷施 药量减少 喷液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防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路生 巴秀成 +4 位作者 于海霞 刘俊展 王小梦 常慧红 金宗亭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159-161,共3页
为验证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施药技术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于2018年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0 d,3 g/亩... 为验证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施药技术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于2018年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0 d,3 g/亩、4.5 g/亩对禾本科杂草的数量防效为90.40%~93.60%,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98.34%~98.96%,药后50 d,对杂草的总体鲜重防效为90.53%~96.11%,3 g/亩对大豆安全,下茬作物为小麦时应慎用,以免产生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磺草胺 大豆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