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强我省古代文学地方特点的研究
- 1
-
-
作者
常德江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4年第1期94-99,共6页
-
文摘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南北之分,它们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而在北方文学中,我省古代文学又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点。本文拟通过对河北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描述,试图探讨它的地方特点的形成及其条件,它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就,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出我们今天对这种历史传统所应取的态度。至于对河北古代文学地方特点的“横向”分析,留待他文。 古代文学既然是一定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就必然具有时代的特点和地域的特征。我们过去比较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要将这种研究深入下去,就不能不注意它的特殊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应该注意古代作家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对此,我们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该指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非就是提倡狭隘的地方观念,也绝非鼓吹“地理决定论”。因为,社会生活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的。我国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地方特点
元杂剧
燕齐
张协
文化传统
作家
范阳
我国古代
历史变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读《阅微草堂笔记》
- 2
-
-
作者
常德江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
文摘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崔尔庄(今属沧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是纪昀晚年追录旧闻之作,写于1789年至1793年之间。1800年,盛时彦将其合刊为一编,冠以此名。本文拟就《阅微》中的“议论”问题,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阅微》运用“议论”比较多,怎样认识这些“议论”,成了作品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些论者对此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有人就说《阅微》“叙事虽有技巧,却还是议论多于形象,与其说它是小说,勿宁说它是一部封建道德的教科书”。这就将它完全摈于文学作品之外。可见,有必要探讨一下《阅微》运用“议论”的问题。
-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题材
笔记小说
小说创作
人物形象
古典小说
思想逻辑
事势
文学作品
思想意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纪昀
- 3
-
-
作者
常德江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3年第1期177-178,共2页
-
文摘
纪昀,字晓岚,清代直隶献县人,著名学者、作家,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他出身士大夫家庭,祖上作为充实畿辅的大姓,于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自南京迁来北方。父纪容舒,康熙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著有《唐韵考》、《玉台新咏考异》、《杜律疏》。兄纪昭,乾隆进士,官内阁中书,著有《毛诗正义》、《养知录》。
-
关键词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阅微草堂笔记》
存目
戴震
玉台新咏
《毛诗正义》
云南姚安
十八世纪
作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