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中琥珀树脂体生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席晋
胡社荣
+2 位作者
郭彪
王浩森
汪恩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1,共4页
为揭示山东黄县盆地煤中琥珀树脂体的生烃特征、生烃潜力,讨论其生烃意义,应用荧光光度试验、开放体系下热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区腐殖煤中琥珀树脂体的荧光特性、热解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琥珀树脂体生烃能力极强,在模拟温...
为揭示山东黄县盆地煤中琥珀树脂体的生烃特征、生烃潜力,讨论其生烃意义,应用荧光光度试验、开放体系下热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区腐殖煤中琥珀树脂体的荧光特性、热解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琥珀树脂体生烃能力极强,在模拟温度为320℃时,氯仿抽提物与原样质量之比高达0.851,远高于类脂组的其他显微组分;生排烃较早,镜质体反射率Ro<0.5%,已有相当量的烃类物质产生,Ro=0.71%处荧光由正到负变化;生烃带较宽,当模拟温度大于450℃、Ro>2.8%时,每克原样中总烃量仍可达到0.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县盆地
古近纪
琥珀树脂体
富氢显微组分
生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动态变化和产生原因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4 位作者
杜婷
许嘉珊
汪恩满
陈培科
席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通过对乌达煤田煤火燃烧历史和燃烧面积的动态变化分析,划分出了煤火产生和治理的四个阶段:1961~1980年,煤炭开采遗留煤井下自燃为主阶段;1980~2006年,小煤窑滥采和忽视煤火治理导致煤火蔓延阶段;2006~2009年,煤火不恰当治理导致再...
通过对乌达煤田煤火燃烧历史和燃烧面积的动态变化分析,划分出了煤火产生和治理的四个阶段:1961~1980年,煤炭开采遗留煤井下自燃为主阶段;1980~2006年,小煤窑滥采和忽视煤火治理导致煤火蔓延阶段;2006~2009年,煤火不恰当治理导致再生煤火,煤火更加扩张阶段,和2009年至目前的再次煤火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火产生的四大原因:开采遗留煤和煤柱煤自然氧化,瓦斯爆炸着火,小煤窑开采引发煤火和煤火治理期发生再生煤火。这一研究对乌达煤田的煤火治理及其对其他矿区的火灾治理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达煤田
煤自燃原因
煤火燃烧动态变化
治理期再生煤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1 位作者
徐方
席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水分催化、残煤氧化和外来可燃物导燃4种类型。这一研究成果,对加深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研究和治理的认识,甚至对其他煤矿区矸石堆自燃的认识和治理,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煤矸石堆自燃
控制因素
类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与特征
4
作者
郭彪
马施民
+4 位作者
李猛
王向浩
席晋
王崇敬
蒋仁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为了对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各生烃参数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进而对该区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热模拟试验、荧光试验、离子探针等方法对该区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生烃特征和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层状...
为了对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各生烃参数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进而对该区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热模拟试验、荧光试验、离子探针等方法对该区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生烃特征和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层状藻类体普遍具荧光,在低成熟阶段,具有中强的浅绿色荧光,强的正荧光变化,荧光光谱呈现双峰,前峰出现在波长500 nm附近,后峰出现在680 nm附近,前峰比后峰大;生油时镜质组反射率R0为0.4%~1.2%,温度为250~475℃以及生烃的峰值R0=0.95%,且排烃高峰晚于生烃高峰,说明该区的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强,生油带很宽,能生成一定量的液态烃和气态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藻类体
生油窗
煤层
生烃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中琥珀树脂体生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席晋
胡社荣
郭彪
王浩森
汪恩满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文摘
为揭示山东黄县盆地煤中琥珀树脂体的生烃特征、生烃潜力,讨论其生烃意义,应用荧光光度试验、开放体系下热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区腐殖煤中琥珀树脂体的荧光特性、热解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琥珀树脂体生烃能力极强,在模拟温度为320℃时,氯仿抽提物与原样质量之比高达0.851,远高于类脂组的其他显微组分;生排烃较早,镜质体反射率Ro<0.5%,已有相当量的烃类物质产生,Ro=0.71%处荧光由正到负变化;生烃带较宽,当模拟温度大于450℃、Ro>2.8%时,每克原样中总烃量仍可达到0.4 g。
关键词
黄县盆地
古近纪
琥珀树脂体
富氢显微组分
生烃特征
Keywords
Huangxian Basin
Paleogene
kochenite
hydrogen-rich macer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features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动态变化和产生原因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杜婷
许嘉珊
汪恩满
陈培科
席晋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中"自然过程碳排放"项目资助(编号:XDA05030000)
文摘
通过对乌达煤田煤火燃烧历史和燃烧面积的动态变化分析,划分出了煤火产生和治理的四个阶段:1961~1980年,煤炭开采遗留煤井下自燃为主阶段;1980~2006年,小煤窑滥采和忽视煤火治理导致煤火蔓延阶段;2006~2009年,煤火不恰当治理导致再生煤火,煤火更加扩张阶段,和2009年至目前的再次煤火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火产生的四大原因:开采遗留煤和煤柱煤自然氧化,瓦斯爆炸着火,小煤窑开采引发煤火和煤火治理期发生再生煤火。这一研究对乌达煤田的煤火治理及其对其他矿区的火灾治理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
乌达煤田
煤自燃原因
煤火燃烧动态变化
治理期再生煤火
Keywords
Wuda coalfield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reasons
coal fire burning dynamic change
governance period of regeneration coal fire
分类号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徐方
席晋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天津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煤田自燃中的碳排放"项目资助(编号:XDA05030200)
文摘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水分催化、残煤氧化和外来可燃物导燃4种类型。这一研究成果,对加深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研究和治理的认识,甚至对其他煤矿区矸石堆自燃的认识和治理,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东胜矿区
煤矸石堆自燃
控制因素
类型划分
Keywords
Dongsheng mining area
coal gangue dump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ntrolling factor
type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TD849.5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与特征
4
作者
郭彪
马施民
李猛
王向浩
席晋
王崇敬
蒋仁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8ZX05034-004)
文摘
为了对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各生烃参数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进而对该区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热模拟试验、荧光试验、离子探针等方法对该区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生烃特征和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层状藻类体普遍具荧光,在低成熟阶段,具有中强的浅绿色荧光,强的正荧光变化,荧光光谱呈现双峰,前峰出现在波长500 nm附近,后峰出现在680 nm附近,前峰比后峰大;生油时镜质组反射率R0为0.4%~1.2%,温度为250~475℃以及生烃的峰值R0=0.95%,且排烃高峰晚于生烃高峰,说明该区的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强,生油带很宽,能生成一定量的液态烃和气态烃。
关键词
层状藻类体
生油窗
煤层
生烃潜力
Keywords
lamellar algae
oil production window
seam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中琥珀树脂体生烃特征研究
席晋
胡社荣
郭彪
王浩森
汪恩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动态变化和产生原因
王浩森
胡社荣
杜婷
许嘉珊
汪恩满
陈培科
席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及类型划分
王浩森
胡社荣
徐方
席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与特征
郭彪
马施民
李猛
王向浩
席晋
王崇敬
蒋仁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