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70、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研发 被引量:1
1
作者 席敏敏 牛辉 +1 位作者 刘斌 刘海璋 《石油科技论坛》 2017年第S1期97-102,197,共7页
针对国家重点高强度管道建设工程的需要,通过对原料化学成分设计、制管成型与焊接关键技术、匹配焊接材料的研制开发,使生产的X70、X80直缝埋弧焊管产品已经延伸到了断裂带、地震、滑坡等恶劣地质,并向着深海领域纵深方向发展。通过对... 针对国家重点高强度管道建设工程的需要,通过对原料化学成分设计、制管成型与焊接关键技术、匹配焊接材料的研制开发,使生产的X70、X80直缝埋弧焊管产品已经延伸到了断裂带、地震、滑坡等恶劣地质,并向着深海领域纵深方向发展。通过对低碳多元微合金化成分设计方法技术、控制轧制和特殊的在线冷却技术等研究,实现了具有大变形特点的"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了国产X70、X80级大变形板材,并在中缅管道实现了批量化应用,打破了欧美、日本等钢管企业长期以来在基于应变直缝埋弧钢管高端产品的技术封锁与垄断。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性能相当,且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钢级 X80钢级 基于应变设计 双相组织 成型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细菌腐蚀X70钢级HFW焊管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辉 余晗 +3 位作者 韦奉 席敏敏 刘斌 牛爱军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第1期19-23,共5页
根据Cu离子进入细菌细胞后破坏生物酶系统原理,在板材中采用超低C、低Mn和主要添加Cu元素成分设计思路,开发出X70钢级抗细菌腐蚀卷板,通过优化HFW制管工艺,开发出抗细菌腐蚀HFW焊管,规格为X70钢级Ф50.8 mm×6.2 mm。金相分析表明,... 根据Cu离子进入细菌细胞后破坏生物酶系统原理,在板材中采用超低C、低Mn和主要添加Cu元素成分设计思路,开发出X70钢级抗细菌腐蚀卷板,通过优化HFW制管工艺,开发出抗细菌腐蚀HFW焊管,规格为X70钢级Ф50.8 mm×6.2 mm。金相分析表明,焊缝和母材组织基本实现均匀化,Cu元素在母材和焊缝中分布均匀;压扁试验和扩口试验表明管材强韧性和塑性较高。在模拟SRB和SRB+TGB两种腐蚀工况下,焊缝和母材最大均匀腐蚀速率为0.0245 mm/a,最大点蚀速率为0.122 mm/a,参考NACE SP 0775—2018标准属于轻度腐蚀,且HIC试验敏感系数均为0,证明试制的X70钢级抗细菌腐蚀HFW管能有效缓解或者抑制细菌腐蚀,确保管材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W焊管 细菌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腐生菌 氢致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匹配焊条脱渣性微观机理研究
3
作者 张敏 张翔 +1 位作者 席敏敏 吴伟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1,共3页
通过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为2205双相不锈钢设计24组焊条药皮配方,并制成焊条实际施焊,测试各焊条试样的脱渣性。从24种焊条中选择脱渣性能典型的焊条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焊条药皮配方下熔渣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对焊条脱渣性能的影响。结... 通过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为2205双相不锈钢设计24组焊条药皮配方,并制成焊条实际施焊,测试各焊条试样的脱渣性。从24种焊条中选择脱渣性能典型的焊条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焊条药皮配方下熔渣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对焊条脱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中Ti含量的增加,会使白色第二相结构呈树枝状或者为方向性较强的棒状结构;当渣中白色球状相数量较少时,焊条的脱渣性能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脱渣性 熔渣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及CO_(2)管道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郭克星 闫光龙 +2 位作者 张阿昱 席敏敏 牛爱军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1期28-40,共13页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其中CO_(2)管道输送是最重要的一环。从CCUS技术和CO_(2)管道设计两个维度综述了国内外C...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其中CO_(2)管道输送是最重要的一环。从CCUS技术和CO_(2)管道设计两个维度综述了国内外CO_(2)捕集、CO_(2)运输、CO_(2)封存和CO_(2)利用的研究进展,针对运输过程,着重从工艺设计、杂质、含水量、止裂控制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梳理了CO_(2)管道设计的研究成果。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CCUS技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等机构分别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聚焦CCUS发展的各个环节。虽然中国尚处于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相信随着科研人员的努力会很快赶超发达国家,跻身第一方阵。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的CCUS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促进中国CCUS技术的推广实施和CO_(2)管道的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CCUS 碳排放 CO_(2)管道 工艺设计 杂质 含水量 止裂控制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李周波 李亚楠 +5 位作者 郭克星 张生武 田永强 席敏敏 牛爱军 高杰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
氢能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清洁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氢能。储氢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氢能发电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的能源互补,地下储氢技术同时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是中国开展能源储备和调峰的主要抓手。首先总结了盐穴储氢、... 氢能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清洁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氢能。储氢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氢能发电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的能源互补,地下储氢技术同时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是中国开展能源储备和调峰的主要抓手。首先总结了盐穴储氢、枯竭油气藏储氢和含水层储氢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其次总结了目前枯竭油气藏储氢面临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地球化学反应、垫气选择、井筒水泥的完整性等方面;最后指出,地下储氢技术不同于其他储氢技术,地下空间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要加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储氢安全性分析,不断开发和优化数值模拟模型,促进地下储氢技术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技术 地下储氢 枯竭油气藏储氢 地球化学反应 微生物反应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克星 曹光绪 +1 位作者 席敏敏 高杰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5期114-118,共5页
高熵合金优异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海洋、核能、医疗、新能源等重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熵合金在储氢材料中极具发展潜力,但相关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对储氢性能的研究也有限。结合储氢技术对高熵合金材料的需... 高熵合金优异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海洋、核能、医疗、新能源等重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熵合金在储氢材料中极具发展潜力,但相关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对储氢性能的研究也有限。结合储氢技术对高熵合金材料的需要,综述了目前关于高熵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高熵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对高熵合金进行合金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储氢容量、改善吸/放氢动力学和循环稳定性等。下一步应深入探究高熵合金的吸/放氢机理,对比研究不同高熵合金储氢性能,并应用于实际的储氢系统进行工程实践。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固态储氢 储氢性能 吸氢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管道设计的热力学挑战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光龙 郭克星 +3 位作者 牛爱军 高杰 张阿昱 席敏敏(编译)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案。发展国际CO_(2)运输网络被认为是整个碳捕获和封存领域一个必要的跨领域交叉课题,CO_(2)管道开发是大部分碳捕获和封存(CCS)项目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与传统的用于提高原油采收... 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案。发展国际CO_(2)运输网络被认为是整个碳捕获和封存领域一个必要的跨领域交叉课题,CO_(2)管道开发是大部分碳捕获和封存(CCS)项目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与传统的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CO_(2)管道相比,大规模的CCS项目需要在含有杂质的情况下以更低的成本处理和输送CO_(2)。因此,需要评估其他组分存在时CO_(2)模型的准确性。从杂质、含水量、腐蚀以及低温等方面综述了与CO_(2)管道设计有关的保证工艺和流量的挑战,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分析需要改进的方面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设计适合大型CCS项目并符合《巴黎协定》的低资本投入(CAPEX)和低运营费用(OPEX)的下一代CO_(2)管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管道输送 腐蚀 杂质 含水量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