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材料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席宗翰 王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用于动物实验动脉栓塞的磁性流体材料 Fe_3O_4制备方法。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制备条件,如碱比 n、Fe^(2+)/Fe^(3+)比、反应温度、分散剂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温度36℃~40℃,Fe^(2+):Fe^(3+):OH^-=1:2:n(n>10),及... 目的:探讨用于动物实验动脉栓塞的磁性流体材料 Fe_3O_4制备方法。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制备条件,如碱比 n、Fe^(2+)/Fe^(3+)比、反应温度、分散剂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温度36℃~40℃,Fe^(2+):Fe^(3+):OH^-=1:2:n(n>10),及分散剂存在下制出了粒径0.2~0.8μm、强磁性的 Fe_3O_4材料。结论:控制反应条件是制备合乎要求 Fe_3O_4材料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流体 生物材料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与死亡的年节律等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席宗翰 王延平 +1 位作者 刘秀芬 黄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对5年间2747例住院病人中的1941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全年发病机会大致相等,仅在某些月份有小的波动,但P<0.05;出血性脑血管病则男性3~5月份、9~10月份、12月份为发病高峰(P... 本文对5年间2747例住院病人中的1941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全年发病机会大致相等,仅在某些月份有小的波动,但P<0.05;出血性脑血管病则男性3~5月份、9~10月份、12月份为发病高峰(P<0.05),而2、7月份最少;女性5、12月份发病较多(P<0.05),1、7、10月份最少。死亡人数在5月份最多(P<0.1);在一日24小时中,死亡最容易发生的时间为下午5~6时及夜间11时~2时;入院12小时内、尤其8小时内死亡最多;另一死亡高峰时间为入院后1~4天时(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 死亡时间 年节律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的体外磁控定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席宗翰 王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情况时在不同条件下磁性流体被磁场吸附定位的效应。方法:采用自制的外磁场试验装置,测定不同流速下磁性微粒的吸附定位。结果:流速越高,定位吸附越差:在流速<4 cm/s 时磁性微粒可几乎完全被吸附,流速4~20cm/s 时可被... 目的:观察体外情况时在不同条件下磁性流体被磁场吸附定位的效应。方法:采用自制的外磁场试验装置,测定不同流速下磁性微粒的吸附定位。结果:流速越高,定位吸附越差:在流速<4 cm/s 时磁性微粒可几乎完全被吸附,流速4~20cm/s 时可被大部分或部分被吸附,而流速>20 cm/s 时则几乎完全不被吸附。结论: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磁控定位阻止流体流动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磁控定位 生物材料 磁性流体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日节律现象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席宗翰 王延平 +1 位作者 刘秀芬 黄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本文对192例共259发病例次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日节律与病灶大小进行了探讨,发现脑血管病在一日24小时中有2个发病高峰,其第1个较大的高峰在5~12时,尤以5~9时、特别5~7时为最高峰,第2个较小的高峰在15~19... 本文对192例共259发病例次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日节律与病灶大小进行了探讨,发现脑血管病在一日24小时中有2个发病高峰,其第1个较大的高峰在5~12时,尤以5~9时、特别5~7时为最高峰,第2个较小的高峰在15~19时,对发病的周期性函数曲线拟合方程是:Y=21.22+9.46sin(0.17πt+303)+8.81sin(0.33πt+238)+l.57sin(0.50πt+58),式中Y为发病频数,t为时间,方程P<0.05,拟合效果良好,还进一步对发病形成的病灶大小进行了多元相关与逐步回归分析,获得脑梗塞病灶大小的方程为:T=63.62+109.70x1-79.97x2+2.15x3,式中T为体积(cm3),x1为血小板聚集率,x2为血浆粘度,x3为发病时间,方程R=0.5034,P<0.2,这些结果均显示了在脑血管病发病中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急性 发病 日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