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申丹妮 金山 +3 位作者 娜仁其木格 希尼尼根 海鹰 吉林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2头病死牛生前高热,并伴有失明流泪,鼻腔和口腔黏膜糜烂等头部黏膜炎症,病理剖检后发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潮红脱落形成假膜等病理变化,具有典型的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组织病理学显示,病死牛伴随有非化脓性脑炎,重要的是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小血管坏死性炎症。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头牛的多种组织和绵羊鼻拭子中均扩增出OvHV-2病毒的ORF75 DNA片段,这些发现表明2头病死牛患有由OvHV-2引起的恶性卡他热,且极有可能是羊源OvHV-2传播到了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卡他热 绵羊γ疱疹病毒2型 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对PRRSV-ORF5基因疫苗免疫佐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希尼尼根 程安春 +7 位作者 汪铭书 陈希文 豆文波 李雪梅 刘伍梅 张平英 刘菲 陈孝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3-1008,共6页
本研究应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猪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成功构建了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2),探讨了pcDNA-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免疫猪的增强作用。经间接EL... 本研究应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猪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成功构建了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2),探讨了pcDNA-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免疫猪的增强作用。经间接ELISA法、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pcDNA3.1(+)空载体和灭菌水免疫对照猪的血清抗PRRSV抗体IgG、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的IgG含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与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pcDNA-IL-2能显著增强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免疫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PRRSV基因疫苗的良好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白花奶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希尼尼根 申宏旺 关平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89-15390,15404,共3页
[目的]克隆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并观察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黑白花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编码牛IL-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2T原核表达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 [目的]克隆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并观察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黑白花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编码牛IL-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2T原核表达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通过RT-PCR扩增获得500 bp的目的片段,所克隆的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为分子量约43 kD的融合蛋白。[结论]该研究为IL-2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花奶牛 白细胞介素-2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希尼尼根 程安春 汪铭书 《养猪》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病毒 PRRSV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枪与肌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希文 程安春 +6 位作者 汪铭书 刘菲 希尼尼根 豆文波 刘伍梅 李雪梅 张平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2-818,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小鼠血清中特异性PRRS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外周血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CD4+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7d高于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后28d高于对照组,不同途径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均诱导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IgG。在诱导细胞免疫方面,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基因枪法优于肌肉注射。研究表明制备的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其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基因枪法较肌肉注射更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 肌肉注射 繁殖呼吸综合征 ORF5基因疫苗 小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免疫的作用方式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发明 季海峰 +4 位作者 希尼尼根 王晓兰 王四新 张董燕 侯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作者综述和分析了饲用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免疫的作用方式,探讨了益生菌促进仔猪肠道免疫的作用机理。当饲用益生菌进入仔猪肠道后,首先对肠黏膜进行黏附,然后刺激肠黏膜内T细胞分化,产生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和活性物质,促进肠道免疫和免... 作者综述和分析了饲用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免疫的作用方式,探讨了益生菌促进仔猪肠道免疫的作用机理。当饲用益生菌进入仔猪肠道后,首先对肠黏膜进行黏附,然后刺激肠黏膜内T细胞分化,产生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和活性物质,促进肠道免疫和免疫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降低了仔猪腹泻率,最终提高了仔猪健康水平和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益生菌 肠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乌云其其格 李向臣 +4 位作者 跃华 刘鹏 希尼尼根 关伟军 马月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9期55-58,共4页
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是核移植的关键技术之一,卵母细胞激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核移植的效率。作者主要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机制、激活途径及不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进行概括性的分析。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生殖 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DV、BRV和BCoV TaqMan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亚杰 关平原 +3 位作者 周伟光 徐晓静 希尼尼根 于景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轮状病毒(BR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毒的TaqMan三...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轮状病毒(BR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毒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该方法仅对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扩增呈阳性,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魏氏梭菌(A型、B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和B型)等犊牛腹泻相关病原扩增均呈阴性;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对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获得BVDV、BRV、BCoV的4种混合感染型,其中BVDV与BCo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27.6%);与已有单重RT-qPCR方法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检测BVDV、BRV和BCoV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6.5%、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行性高等优点,可为今后BVDV、BRV和BCoV共感染引起的牛腹泻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TaqMan三重RT-qPCR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