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差异视角下汉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
作者 师旭亮 梁小栋 王雪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X期25-26,共2页
汉英的差异,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间,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差别;大学师资、施教者教学策略、大学生汉语文化负迁移,都是各类型大学的英语教学效果的考量因素;恢复大学英语教学以来,学生英... 汉英的差异,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间,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差别;大学师资、施教者教学策略、大学生汉语文化负迁移,都是各类型大学的英语教学效果的考量因素;恢复大学英语教学以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低下,不具备以外语为工具从事专业工作,参与对外交流交往的基本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所需各项要求;汉英语言存在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教学有一定促进,汉英文化、思维方式差异,语言语素、语法差异,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英语学习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差异 大学英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气虚模型大鼠血浆代谢标志物月节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博林 王亚利 +5 位作者 张明泉 王鑫国 贾琳 闫翠环 曹文利 师旭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46-50,共5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卫气虚证月周期性变化的物质基础,寻找其潜在标志物,为卫气虚证实质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秋分日所在的农历月,确定月初(农历八月初一)、月中(八月十五)及月末(八月三十)3次实验的取材时间。取材日前2周将2...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卫气虚证月周期性变化的物质基础,寻找其潜在标志物,为卫气虚证实质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秋分日所在的农历月,确定月初(农历八月初一)、月中(八月十五)及月末(八月三十)3次实验的取材时间。取材日前2周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疲劳联合寒热交替法制备卫气虚模型,正常组常规喂养。3次实验均在其相应取材日正午12:00断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浆代谢物,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进行比较,探索卫气虚证差异性代谢标志物,进而推测寻找卫气虚证月周期变化的潜在标志物。结果油酸酰胺、磷脂酰甘油、皮质醇、脯氨酸、富马酸二甲酯、二十碳五烯酸6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初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1-磷酸鞘氨醇、苹果酸、皮质醇、油酸酰胺、肉毒碱、二十碳五烯酸、富马酸二甲酯7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中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胆固醇乙酸酯、苏氨酸、皮质醇、富马酸二甲酯、油酸酰胺、二十碳五烯酸、焦谷氨酸7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末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结论卫气虚证月周期性变化可能受油酸酰胺、皮质醇、二十碳五烯酸、富马酸二甲酯影响,其周期性变化可能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同时还伴随着细胞、激素及神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虚证 月节律 代谢组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医汉学家文树德《黄帝内经》译著系列翻译特色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凯 陈文康 +3 位作者 于贺畑 周雨慧 赵润生 师旭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62-864,共3页
文树德(Paul U.Unschuld)教授致力于中国医史文献研究及中医典籍翻译活动,其《黄帝内经》译著系列分为三部,耗时近二十年,对《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及中医药文化的国际推广意义深远。本文介绍了其译著系列的总体情况;举例分析了其翻译方... 文树德(Paul U.Unschuld)教授致力于中国医史文献研究及中医典籍翻译活动,其《黄帝内经》译著系列分为三部,耗时近二十年,对《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及中医药文化的国际推广意义深远。本文介绍了其译著系列的总体情况;举例分析了其翻译方法,如厚译法、异化法等;并总结了其翻译特色:异化翻译,保留中医特色;译注严谨,术语自成体系;主张求同存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树德 内经 翻译 汉学家 中医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