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用能过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师志成 赵珊珊 +4 位作者 张永学 李北辰 曹毅 张强 刘悦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5期28-37,共10页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技术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全人类生态文明共同体的重要依托之一。以工业用能过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着眼点,综合该技术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应用领域的情报信息,对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目前全球碳捕集与封存...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技术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全人类生态文明共同体的重要依托之一。以工业用能过程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着眼点,综合该技术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应用领域的情报信息,对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目前全球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公开数量已达3000项以上,石油化工行业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排放、成本、效率和能耗是该技术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从国际发展布局看,中美两国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和应用大国,其技术发展兴起于装备领域,发展脉络历经生物技术、燃料与燃烧工艺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量化控制技术,逐步发展到目前最为热门的碳足迹、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经历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稳定期,未来随着全球低碳政策的大量出台,以及碳税、碳交易制度的逐步成熟,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可能会迎来其第二轮的快速增长。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可为工业用能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能量利用 排放 碳足迹 碳捕集与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汇管的天然气管路对流量计量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永学 师志成 刘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天然气准确计量直接影响开发、运行、配给和用户等各方的经济利益,而管路结构是影响天然气流量计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以带汇管的天然气管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分别对汇管采用不同的进出口方式以及是否在其下游... 天然气准确计量直接影响开发、运行、配给和用户等各方的经济利益,而管路结构是影响天然气流量计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以带汇管的天然气管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分别对汇管采用不同的进出口方式以及是否在其下游加装板式整流器的各种管路结构内的流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汇管进出口错开且无整流器的管路结构在汇管下游恢复到充分发展的湍流断面需要的长度最长,而汇管进出口相对且有整流器的管路结构则在整流器下游恢复到充分发展的湍流断面需要的长度最短。对管路结构对天然气流场影响规律的研究可直接指导天然气管路结构设计及流量计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流量计量 数值模拟 汇管 板式整流器 LDV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空气系数对立式圆筒加热炉效率与NO_x排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学 魏晓明 +2 位作者 吴力明 侯虎灿 师志成 《工业锅炉》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炉膛内温度是炼油厂加热炉最重要的工艺指标之一。用计算燃烧学的方法对哈尔滨石化公司F101立式圆筒加热炉内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计算所选模型可靠。综合分析各工况热流场的计算结果表明,当过量空... 炉膛内温度是炼油厂加热炉最重要的工艺指标之一。用计算燃烧学的方法对哈尔滨石化公司F101立式圆筒加热炉内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计算所选模型可靠。综合分析各工况热流场的计算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在1.0~1.2时,炉膛内平均温度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05时,热效率达到最大值90.2%,同时烟气中NOx浓度达到最高385 mg/m3,低于国家标准400 mg/m3。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加热炉实际操作参数、提高运行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圆筒加热炉 过量空气系数 温度场 NOx 浓度 计算燃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Fe_(3)O_(4)纳米颗粒复合相变材料在管壳式储热单元中的储/放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鲁博辉 师志成 +2 位作者 张永学 赵泓宇 王梓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9-1719,共11页
相变储热技术凭借其储热密度高、温度波动小、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和余热回收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相变材料的低导热系数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运用“两步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石蜡/Fe_(3)O_(4)纳米颗粒高导... 相变储热技术凭借其储热密度高、温度波动小、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太阳能利用和余热回收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相变材料的低导热系数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运用“两步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石蜡/Fe_(3)O_(4)纳米颗粒高导热系数复合相变材料,对其热物性进行了综合表征,并将其与纯石蜡在管壳式储热单元中的储/放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石蜡相比,Fe_(3)O_(4)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当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时,固态和液态导热系数分别提升了53%和79%,完全熔化和凝固时间可分别缩短29.69%和29.81%;尽管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量和放热量分别下降了5.62%和7.32%,但是储热和放热过程的㶲效率分别提升了0.43%和3.37%;Fe_(3)O_(4)纳米颗粒的添加降低了储热和放热过程中的自然对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 石蜡 纳米颗粒 导热系数 管壳式储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