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保持架打滑特性研究
1
作者
师志峰
张刚
+1 位作者
刘静
剡昌锋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6,共7页
行星滚针轴承中打滑率与滚道表面质量会相互影响,滚道早期局部故障的扩展会影响保持架打滑率与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滚道表面局部故障尺寸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滚道...
行星滚针轴承中打滑率与滚道表面质量会相互影响,滚道早期局部故障的扩展会影响保持架打滑率与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滚道表面局部故障尺寸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滚道局部故障的形态特征,分段表示滚动体通过滚道表面局部故障过程的位移和摩擦系数,并将位移激励模型与摩擦系数的分段表征模型集成到打滑动力学模型中,研究局部故障宽度和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内、外圈滚道发生局部故障时,对应位置的摩擦系数会显著增大,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当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宽度增大时,保持架打滑率增大,而局部故障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针轴承
保持架
局部故障
动力学模型
打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静
唐昌柯
+3 位作者
师志峰
王林峰
徐子旦
邵毅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7-2424,共8页
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
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度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变形、应力、宽度和刚度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故障宽度的增大,接触宽度减小,接触应力与接触变形量增大;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大于不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局部剥落故障
过渡区
接触特性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局部故障边缘形态的球轴承振动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静
师志峰
邵毅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7-813,共7页
在分析球与不同边缘形态的局部故障之间接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球与局部故障光滑圆柱型边缘之间的接触刚度模型,以及球进入故障区域时的时变位移激励模型。考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的影响,提出时变冲击激励耦合的球...
在分析球与不同边缘形态的局部故障之间接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球与局部故障光滑圆柱型边缘之间的接触刚度模型,以及球进入故障区域时的时变位移激励模型。考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的影响,提出时变冲击激励耦合的球轴承圆弧边缘型局部故障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故障边缘形态特征变化引起的球进入故障时的时变额外位移激励,以及球与故障边缘之间的时变接触刚度。研究滚道表面圆弧型边缘型局部故障激励下的球轴承振动响应特征,并分析故障边缘形态变化对球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解决了尖锐边缘型局部故障模型无法描述其边缘形态变化的问题,为获得可靠的局部故障球轴承的动力学响应特征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球轴承局部故障的准确识别与定量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轴承
局部故障
边缘形态
时变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柱滚子轴承次表面裂纹区域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党晓勇
师志峰
刘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4-210,224,共8页
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滚道次表面裂纹将改变滚子表面与滚道之间的接触特性,从而影响轴承的工作特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次表面裂纹的长度、宽度和倾斜度对裂纹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轴承滚子与滚道等效接触...
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滚道次表面裂纹将改变滚子表面与滚道之间的接触特性,从而影响轴承的工作特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次表面裂纹的长度、宽度和倾斜度对裂纹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轴承滚子与滚道等效接触的计算模型,并将有限元模型与赫兹接触理论的算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基于圆柱滚子轴承次表面裂纹的形态特征,提出了含次表面裂纹的滚子与滚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讨论了次表面裂纹的深度、宽度和倾斜角度对滚道次表面应力区分布范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次表面裂纹的宽度增大时,应力区的深度和宽度都迅速增大;当次表面裂纹的深度增大时,应力区的深度和宽度都迅速降低;当次表面裂纹的高度与宽度一定时,次表面裂纹的倾斜角越大,次表面应力区越小,次表面裂纹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滚柱轴承
轴承工作特性
裂纹长度、宽度和倾斜度
接触特性
滚道应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端面凸轮下压机构支承轴承冲击失效分析及优化(英文)
5
作者
曾婷
王咏莉
+3 位作者
尹忠旺
苏婷慧
师志峰
饶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7-42,共6页
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广泛应用于众多机械装备。然而,端面凸轮下压机构的支承轴承常常因冲击力过大,导致轴承组件表面发生失效故障。针对这一问题,以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
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广泛应用于众多机械装备。然而,端面凸轮下压机构的支承轴承常常因冲击力过大,导致轴承组件表面发生失效故障。针对这一问题,以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的刚度匹配方法,对该机构的支承轴承的冲击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轴承内部的冲击应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对端面凸轮下压机构支承轴承的冲击力和应力进行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凸轮下压机构
滚动轴承
动力学分析
刚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保持架打滑特性研究
1
作者
师志峰
张刚
刘静
剡昌锋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5120)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优秀青年人才资助计划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4JRRA197)。
文摘
行星滚针轴承中打滑率与滚道表面质量会相互影响,滚道早期局部故障的扩展会影响保持架打滑率与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滚道表面局部故障尺寸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滚道局部故障的形态特征,分段表示滚动体通过滚道表面局部故障过程的位移和摩擦系数,并将位移激励模型与摩擦系数的分段表征模型集成到打滑动力学模型中,研究局部故障宽度和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承内、外圈滚道发生局部故障时,对应位置的摩擦系数会显著增大,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当内、外圈滚道局部故障宽度增大时,保持架打滑率增大,而局部故障深度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行星滚针轴承
保持架
局部故障
动力学模型
打滑特性
Keywords
planet needle roller bearing
cage
localized defect
dynamic model
slip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H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静
唐昌柯
师志峰
王林峰
徐子旦
邵毅敏
机构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7-242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051)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cstc2017jcyjAX0202)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7zdcy-zdyfX0101)~~
文摘
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度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变形、应力、宽度和刚度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故障宽度的增大,接触宽度减小,接触应力与接触变形量增大;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大于不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局部剥落故障
过渡区
接触特性
振动特性
Keywords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localized spalling defect
transition region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vibrations
分类号
TH13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局部故障边缘形态的球轴承振动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静
师志峰
邵毅敏
机构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7-8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051
5147505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6112015CDJXY110007)
文摘
在分析球与不同边缘形态的局部故障之间接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球与局部故障光滑圆柱型边缘之间的接触刚度模型,以及球进入故障区域时的时变位移激励模型。考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的影响,提出时变冲击激励耦合的球轴承圆弧边缘型局部故障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故障边缘形态特征变化引起的球进入故障时的时变额外位移激励,以及球与故障边缘之间的时变接触刚度。研究滚道表面圆弧型边缘型局部故障激励下的球轴承振动响应特征,并分析故障边缘形态变化对球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解决了尖锐边缘型局部故障模型无法描述其边缘形态变化的问题,为获得可靠的局部故障球轴承的动力学响应特征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球轴承局部故障的准确识别与定量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球轴承
局部故障
边缘形态
时变激励
Keywords
ball bearing
localized defect
defect edge shape
time-varying excitation
分类号
TH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柱滚子轴承次表面裂纹区域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党晓勇
师志峰
刘静
机构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4-210,22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5120,51975068,52211530085)。
文摘
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滚道次表面裂纹将改变滚子表面与滚道之间的接触特性,从而影响轴承的工作特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次表面裂纹的长度、宽度和倾斜度对裂纹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轴承滚子与滚道等效接触的计算模型,并将有限元模型与赫兹接触理论的算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基于圆柱滚子轴承次表面裂纹的形态特征,提出了含次表面裂纹的滚子与滚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讨论了次表面裂纹的深度、宽度和倾斜角度对滚道次表面应力区分布范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次表面裂纹的宽度增大时,应力区的深度和宽度都迅速增大;当次表面裂纹的深度增大时,应力区的深度和宽度都迅速降低;当次表面裂纹的高度与宽度一定时,次表面裂纹的倾斜角越大,次表面应力区越小,次表面裂纹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也越小。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滚柱轴承
轴承工作特性
裂纹长度、宽度和倾斜度
接触特性
滚道应力区
Keywords
rolling bearing
roller bearing
bearing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rack length
width and slop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raceway stress zone
分类号
TH13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端面凸轮下压机构支承轴承冲击失效分析及优化(英文)
5
作者
曾婷
王咏莉
尹忠旺
苏婷慧
师志峰
饶猛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7-42,共6页
文摘
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广泛应用于众多机械装备。然而,端面凸轮下压机构的支承轴承常常因冲击力过大,导致轴承组件表面发生失效故障。针对这一问题,以滚动轴承支承的端面凸轮下压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的刚度匹配方法,对该机构的支承轴承的冲击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轴承内部的冲击应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对端面凸轮下压机构支承轴承的冲击力和应力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
端面凸轮下压机构
滚动轴承
动力学分析
刚度匹配
Keywords
Edge cam downward mechanism,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Dynamics analysis, Stiffness matching
分类号
TH1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滚道局部故障的行星滚针轴承保持架打滑特性研究
师志峰
张刚
刘静
剡昌锋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
刘静
唐昌柯
师志峰
王林峰
徐子旦
邵毅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局部故障边缘形态的球轴承振动特征
刘静
师志峰
邵毅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圆柱滚子轴承次表面裂纹区域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党晓勇
师志峰
刘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端面凸轮下压机构支承轴承冲击失效分析及优化(英文)
曾婷
王咏莉
尹忠旺
苏婷慧
师志峰
饶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