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师天明 周春梅 +1 位作者 顾新元 何卓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1,共5页
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中、下部孢粉组合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Yenjiapollis.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将组合的时代划归晚白垩世中晚期(赛诺早期)。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新疆北部晚白垩世孢粉资料的空白,为准噶... 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中、下部孢粉组合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Yenjiapollis.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将组合的时代划归晚白垩世中晚期(赛诺早期)。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新疆北部晚白垩世孢粉资料的空白,为准噶尔盆地、乃至中国晚白垩世植物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孢粉资料。依据孢粉的特殊性,新疆北部属于西北干旱孢粉植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孢粉组合 晚白垩世 孢粉植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ssopollis高含量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师天明 周春梅 何卓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系统收集整理准噶尔盆地地面、井下三工河组的古生物资料,重点研究三工河组Classopollis(克拉梭粉属)高含量带的孢粉组合的分布规律。在北天山山前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地层厚度大,含量高。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其含量减少,地层厚度减薄... 系统收集整理准噶尔盆地地面、井下三工河组的古生物资料,重点研究三工河组Classopollis(克拉梭粉属)高含量带的孢粉组合的分布规律。在北天山山前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地层厚度大,含量高。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其含量减少,地层厚度减薄。认为Classopollis高含量带在三工河组下段顶部,与吐哈盆地煤窑沟剖面三工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河剖面阳霞组上段、青海大煤沟剖面大煤沟组二、三段,民和盆地炭洞沟组上部,陕甘宁盆地南部富县组相当,反映全球托阿尔期(Toarcian)的一次气候变干事件。Classopollis高含量带是一良好标志层,可以作为中下侏罗统划分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 三工河组 孢粉组合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钠肠溶片用于国人肾移植受者的药代动力学监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师天明 杨洋 +3 位作者 周佩军 徐达 王祥慧 邵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服用霉酚酸钠肠溶片( EC-MPS)的国人肾移植受者血中霉酚酸( MP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简化的MPA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计算公式。方法30例肾移植受者均接受EC-MPS1.44 g/d联合环孢素、强的松的三联免疫... 目的:观察服用霉酚酸钠肠溶片( EC-MPS)的国人肾移植受者血中霉酚酸( MP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简化的MPA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计算公式。方法30例肾移植受者均接受EC-MPS1.44 g/d联合环孢素、强的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采用EMIT法测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4、6、8、10、12 h的血浆MPA浓度(分别为C0.5、C1、C1.5、C2、C4、C6、C8、C10、C12)。采用药理学专用软件计算MPA AUC0~12 h ,并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适合国人的MPAAUC0~12h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30例肾移植受者EC-MPS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个体差异。 MPA AUC0~12 h平均值为(47.64±25.14)mg·h/L。选取2个取样时点的C1.5、C2和4个取样时点的C2、C4、C6、C8,分别得出MPA AUC的简化计算公式:AUC=27.41+0.87×C1.5+0.88×C2(r2=0.67)和AUC=3.98+2.03×C2+2.18×C4+1.91×C6+5.08×C8(r2=0.86),其对MPA AUC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分别为(28.8±24.8)%和(12.8±10.1)%;30例肾移植受者中,MPA AUC预测值误差均在MPA AUC0~12 h的&#177;15%以内。结论服用EC-MPS的国人肾移植受者血浆中MPA药代动力学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得出取样点少(2个取样时点或4个取样时点)、预测效果好的MPA AUC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霉酚酸 药代动力学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组地质时代再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正江 师天明 +5 位作者 唐鹏 黄嫔 郑大燃 万明礼 王旭 殷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8-681,共14页
关于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组的地质时代和内部层系的划分,众说纷云,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研究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表和井下生物地层综合研究。根据克拉玛依组下段S7砂层组晚三叠世标准植... 关于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组的地质时代和内部层系的划分,众说纷云,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研究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表和井下生物地层综合研究。根据克拉玛依组下段S7砂层组晚三叠世标准植物多实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的发现,提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组上段时代应为晚三叠世,下段时代应为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的界线位于井下克拉玛依组下段S7砂层组内部的地层划分意见,认为克拉玛依组与下伏百口泉组为不整合接触,缺失早三叠世晚期和中三叠世早—中期的沉积;早—中三叠世加依尔山前为剥蚀区,晚三叠世后开始接受沉积,经历了由洪积扇→辫状河→湖泊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至晚三叠世中晚期进入白碱滩组开阔湖盆沉积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克拉玛依组 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生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莫1井中生代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阿丽亚.阿木提 肖继南 +1 位作者 师天明 翁月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莫地区井下地层划分以及与周边地区地层对比问题,对石莫1井中生界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所见孢粉化石共计98属195种,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依次为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Rugubivesiculites组合,对应下白...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莫地区井下地层划分以及与周边地区地层对比问题,对石莫1井中生界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所见孢粉化石共计98属195种,建立了5个孢粉组合,依次为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Rugubivesiculites组合,对应下白垩统清水河组;Cyathidites-Cerebropollen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对应下—中侏罗统三工河组;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Protoconiferus组合,对应下侏罗统八道湾组;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对应上三叠统白碱滩组至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部;Punctatisporites-Converrucosisporites xinjiangensisParataeniaesporites pseudostriatus组合,对应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其组合特征可分别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克拉玛依组孢粉组合对比。孢粉化石资料表明,该井区侏罗系发育不全,缺失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三工河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统与下侏罗统的界线应划在三工河组下段与上段之间;八道湾组底部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应划在八道湾组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生代 石莫1井 孢粉组合 地层划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