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断面全煤巷高冒区自燃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
作者
文虎
师吉林
+3 位作者
翟小伟
孙维丽
许永刚
李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37-542,共6页
通过对大断面全煤巷道高冒区特点和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传热和传质理论,建立了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三维数学模型。以枣泉煤矿11201面巷道高冒区为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遗煤不同...
通过对大断面全煤巷道高冒区特点和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传热和传质理论,建立了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三维数学模型。以枣泉煤矿11201面巷道高冒区为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遗煤不同时间各位置的温度场和氧浓度场分布,分析了高冒区自然发火的过程及高温区域的移动规律,明确了高冒区松散煤体的中下部区域为最易自然发火区,是现场防治高冒区自然发火的重点区域。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高冒区
松散煤体
煤自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胶体防灭火技术治理巷道顶煤自燃
被引量:
5
2
作者
文虎
师吉林
翟小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12年第3期191-192,共2页
该文分析了枣泉矿11201巷道顶煤自燃的原因,通过以打钻注胶为主、辅以注水的灭火措施,同时对巷道煤壁进行喷浆,封堵煤体内的漏风通道,从根本上治理了巷道顶煤的自燃问题。
关键词
巷道顶煤
反复自燃
高分子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水承
许永刚
+1 位作者
宫雯
师吉林
《陕西煤炭》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通过对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井下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瓦斯影响区域、救援设备分布等与煤矿瓦斯密切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井下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瓦斯影响区域、救援设备分布等与煤矿瓦斯密切相关的信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且将其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紧密结合,图文并茂,为煤矿瓦斯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事故
MAPX
应急救援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素质评价及应用
4
作者
孙维丽
师吉林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8期98-99,104,共3页
结合现场实际,选取了矿井素质评价指标,并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将计算结果与检测样本对比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显示,评价模型可行,评价精度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关键词
矿井素质
BP神经网络
评价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田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性气体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师吉林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4期46-49,53,共5页
现场实测内蒙古乌海矿区现有煤田火区内的气体组分发现,火区内CO_2、CO气体为浓度最大的2种有害气体,且CO_2气体浓度超过CO气体25倍以上。根据适当的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气体应具备的灵敏性、普遍性、可测性、早期显现性4个基本特征,...
现场实测内蒙古乌海矿区现有煤田火区内的气体组分发现,火区内CO_2、CO气体为浓度最大的2种有害气体,且CO_2气体浓度超过CO气体25倍以上。根据适当的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气体应具备的灵敏性、普遍性、可测性、早期显现性4个基本特征,并利用组分浓度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火区气体侵入最小漏风强度计算公式,认为CO_2气体是最适合的预警火区气体侵入工作面的标志气体,且现场火区气体侵入实例证明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火区气体
气体侵入
预警
标志气体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空区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曹志刚
师吉林
+2 位作者
张海洋
褚新龙
赵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前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参数及效果考察鲜有考虑氮气扩散半径这一影响因素,使氮气扩散半径在理论上缺乏相应的研究及应用。以乌东煤矿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氮气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运用OriginLab数据分析软件...
目前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参数及效果考察鲜有考虑氮气扩散半径这一影响因素,使氮气扩散半径在理论上缺乏相应的研究及应用。以乌东煤矿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氮气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运用OriginLab数据分析软件对注氮流量与氮气扩散半径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注氮流量为700~1 200 m^3/h的氮气扩散半径进行推演计算,阐明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氮流量的增加,采空区氧化带分布范围和宽度随之减小,同时氮气扩散半径呈近线性对数形式的增大趋势。随着注氮流量的变化,应结合氮气扩散半径及时调整注氮防灭火工艺参数,使注氮防灭火效果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
综放工作面
注氮流量
氮气扩散半径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火灾智能预警系统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东发
臧燕杰
师吉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2-115,120,共5页
针对煤矿井下长距离、多设备、狭小空间的复杂恶劣环境下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沙吉海煤矿为背景,分析了矿井火灾防治的突出问题,指出“主动发现、提前预警、及时定位”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矿井火灾智...
针对煤矿井下长距离、多设备、狭小空间的复杂恶劣环境下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沙吉海煤矿为背景,分析了矿井火灾防治的突出问题,指出“主动发现、提前预警、及时定位”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矿井火灾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实现温度持续监测及高温位置定位,采用光谱束管监测分析技术实现气体组分及浓度测量;对监测到的大量温度、气体组分及浓度和位置数据进行深度关联分析,进而调整监测频率,对井下火灾监测数据采集设备进行信息调度、可视化监测,并根据矿井内外因火灾分级判定依据,实现矿井火灾智能分级预警。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火灾温度、气体组分及浓度的实时监测及高温位置定位,极大提高了矿井火灾预警的及时性和智能化水平,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火灾预警
智能化
分级预警
光纤测温
光谱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综放面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伟
师吉林
+1 位作者
陈梦乔
张立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氮气防灭火技术属于惰气防灭火技术中的一种,近年来该技术以可快速降氧惰化、容易制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整个采空区漏风路径上多布置注氮口,大幅增加了采空区氮气释放口...
氮气防灭火技术属于惰气防灭火技术中的一种,近年来该技术以可快速降氧惰化、容易制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整个采空区漏风路径上多布置注氮口,大幅增加了采空区氮气释放口,提高了氮气利用效率和防灭火效果,基于实际观测的氮气扩散半径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优化改进了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布置,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可提高30%的注氮防灭火效果,提高42%的氮气利用率。通过最小安全推进速度的分析,宽沟煤矿正常推进过程中,适宜采用常规迈步式埋管注氮工艺,当工作面推进速度低于1.15 m/d时,则改为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步式
埋管工艺
注氮
扩散半径
自燃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东发
方珍珠
+2 位作者
陈庆丰
臧燕杰
师吉林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低变质煤层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开采此种煤层的综放工作面CO气体浓度较高,为研究沙吉海煤矿工作面开采期间CO来源及分布规律,通过测定低变质煤对CO吸附解吸量、现场打钻测定原始煤层CO赋存情况、放煤作业、截煤及无轨胶轮...
低变质煤层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开采此种煤层的综放工作面CO气体浓度较高,为研究沙吉海煤矿工作面开采期间CO来源及分布规律,通过测定低变质煤对CO吸附解吸量、现场打钻测定原始煤层CO赋存情况、放煤作业、截煤及无轨胶轮车尾气产生CO气体等情况,探明了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B_(10)煤层内并未赋存大量CO气体,煤层对CO的吸附量较低;放煤作业不会造成回风流CO浓度升高;工作面CO气体主要来源于架后及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吸附解吸
渗透率
煤层赋存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规律及封堵技术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三伟
谢伟
师吉林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引发的地表漏风易致采空区遗煤自燃,为治理地表漏风,对大南湖一矿综放面地表裂隙分布范围及宽度进行了实测及绘图,基于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了地表漏风规律,得到了不同地表裂隙治理后的漏风量计算方法...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引发的地表漏风易致采空区遗煤自燃,为治理地表漏风,对大南湖一矿综放面地表裂隙分布范围及宽度进行了实测及绘图,基于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了地表漏风规律,得到了不同地表裂隙治理后的漏风量计算方法,形成了适用于大南湖一矿浅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裂隙封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煤层开采
地表裂隙
漏风量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变质煤种综放面采空区CO产生及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庆立
师吉林
《煤》
2023年第11期63-66,80,共5页
我国西北地区主采低变质煤种,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回风隅角、回风巷等区域CO气体体积分数超过0.0024%的问题,通过对新疆哈密市大南湖一矿3号煤层的低变质煤样在实验室的程序升温试验,测定煤模拟自燃过程中的CO产生速率,再利用FLUENT软件模...
我国西北地区主采低变质煤种,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回风隅角、回风巷等区域CO气体体积分数超过0.0024%的问题,通过对新疆哈密市大南湖一矿3号煤层的低变质煤样在实验室的程序升温试验,测定煤模拟自燃过程中的CO产生速率,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综放开采条件下的CO产生及分布,从而分析开采低变质煤种综放面采空区的CO产生及运移规律,认为3号煤层综放面内CO气体来源于采空区的占比为32%,剩余的68%则来源于支架后部刮板输送机区域堆煤的氧化,这为治理低变质煤种的CO超限问题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种
采空区
CO超限
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新技术
12
作者
李东发
陈庆丰
+2 位作者
方珍珠
师吉林
臧燕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针对低变质煤的自燃氧化特性,在分析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运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技术思路,即从减少煤氧接触、减少煤分子上含氧官能团数量和控制煤体温度3个方面进行治理。根据治理思路,采...
针对低变质煤的自燃氧化特性,在分析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运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技术思路,即从减少煤氧接触、减少煤分子上含氧官能团数量和控制煤体温度3个方面进行治理。根据治理思路,采用采空区冷氮降温惰化遗煤、架后喷洒CO复合抑制剂及全断面架后喷洒阻化剂措施来抑制采空区遗煤及架后区域破碎煤体产生CO。结果表明:工作面采取CO治理措施后,回风隅角、采空区及回风流CO浓度均有明显程度降低,回风隅角CO浓度由治理前平均42×10^(-6)降低至治理后的20×10^(-6),采空区CO浓度由68×10^(-6)降低至3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冷氮
CO复合抑制剂
架后喷洒
CO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抑制剂复配实验与现场工业试验应用
13
作者
陈庆丰
李东发
+3 位作者
师吉林
方珍珠
臧燕杰
汪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具有低温氧化的特点,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异常。以沙吉海煤矿B1003W03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回风隅角CO气体来源,并针对后置刮板输送机破碎煤体氧化产生的CO气体,研发了CO抑制剂配...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具有低温氧化的特点,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异常。以沙吉海煤矿B1003W03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回风隅角CO气体来源,并针对后置刮板输送机破碎煤体氧化产生的CO气体,研发了CO抑制剂配方及优选比例,并在B1003W03工作面后置刮板输送机进行了工业试验,实验结果表明:CO抑制剂完全融化反应后,回风流CO浓度由喷洒前10×10^(-6)降低至4×10^(-6),回风隅角CO浓度由喷洒前67×10^(-6)降低至35×10^(-6),CO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架后及回风隅角处CO浓度及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回风隅角
破碎煤体
CO抑制剂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用CO吸收剂的优选与应用
14
作者
康延雷
赵亚明
师吉林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解决常规注氮、注浆、堵漏等措施无法有效解决低变质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CO浓度异常的问题,选择氯化亚铜(CuCl)作为CO吸收剂基础物质,以选出的5种试剂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单一混合实验和复配实验,根据实验溶液所在锥形瓶内CO气体的...
为解决常规注氮、注浆、堵漏等措施无法有效解决低变质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CO浓度异常的问题,选择氯化亚铜(CuCl)作为CO吸收剂基础物质,以选出的5种试剂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单一混合实验和复配实验,根据实验溶液所在锥形瓶内CO气体的最低体积分数、稳定体积分数和稳定时长等指标,优选出了以氯化亚铜(CuCl)、氯化铵(NH_(4)Cl)和尿素这3种物质组成的CO吸收剂,且其最优质量比为1∶4∶2,并在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1307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喷酒CO吸收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体的低温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吸收剂
复配实验
最优配比
现场应用
低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阶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中产生CO规律研究
15
作者
宋庆立
王坤
+1 位作者
王永敬
师吉林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实验装置,开展了大南湖一矿3#煤层无氧和有氧升温氧化实验,分析了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及CO吸收峰在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的光谱图,阐明了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过程中CO产生规律。结果表...
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实验装置,开展了大南湖一矿3#煤层无氧和有氧升温氧化实验,分析了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及CO吸收峰在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的光谱图,阐明了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过程中CO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室温至200℃,此阶段不产生CO或产生极少量的CO;400~700℃,煤样失重显著增加,热重曲线快速下降,煤分子中的某些共价键发生断裂,产生了一定量的CO,其峰值约为2.3×10^(-5)。煤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的初现温度为36℃,煤温低于189℃时,CO体积分数与煤温之间符合幂指数变化关系,111℃是煤进入加速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CO
红外光谱
共价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负压引排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路宁
师吉林
王永敬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6期98-100,共3页
为了解决低变质煤层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问题,在大南湖一矿利用引排风机进行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可行性验证试验。试验证明抽放治理CO超限是可行的,据此设计了大南湖一矿负压引排系统,并提出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无分支插管引排和多...
为了解决低变质煤层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问题,在大南湖一矿利用引排风机进行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可行性验证试验。试验证明抽放治理CO超限是可行的,据此设计了大南湖一矿负压引排系统,并提出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无分支插管引排和多分支插管引排两种引排方法。经现场应用,回风隅角CO浓度由1.2×10^(-4)以上降至2.4×10^(-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回风隅角
负压引排
可行性验证
CO超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及应用
17
作者
孙维丽
师吉林
苏伟伟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6期12-15,共4页
针对煤田火区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立了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覆岩裂隙发育程度、煤田火区管理、煤层自燃危险性、防灭火技术措施、预测预报措施和安全管理6个方面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针对煤田火区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立了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覆岩裂隙发育程度、煤田火区管理、煤层自燃危险性、防灭火技术措施、预测预报措施和安全管理6个方面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乌素矿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该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煤矿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评价指标
危险性评价
AHP—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断面全煤巷高冒区自燃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
作者
文虎
师吉林
翟小伟
孙维丽
许永刚
李雷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37-54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R-10-0932)
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856)
陕西省自然基金(2010JM6016)
文摘
通过对大断面全煤巷道高冒区特点和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传热和传质理论,建立了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三维数学模型。以枣泉煤矿11201面巷道高冒区为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遗煤不同时间各位置的温度场和氧浓度场分布,分析了高冒区自然发火的过程及高温区域的移动规律,明确了高冒区松散煤体的中下部区域为最易自然发火区,是现场防治高冒区自然发火的重点区域。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
大断面
高冒区
松散煤体
煤自燃
数值模拟
Keywords
large section
top-coal caving region
loose coal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numericalsimulation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胶体防灭火技术治理巷道顶煤自燃
被引量:
5
2
作者
文虎
师吉林
翟小伟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山东煤炭科技》
2012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文摘
该文分析了枣泉矿11201巷道顶煤自燃的原因,通过以打钻注胶为主、辅以注水的灭火措施,同时对巷道煤壁进行喷浆,封堵煤体内的漏风通道,从根本上治理了巷道顶煤的自燃问题。
关键词
巷道顶煤
反复自燃
高分子胶体
Keywords
roadway coal repeate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olymer colloid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水承
许永刚
宫雯
师吉林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陕西煤炭》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井下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瓦斯影响区域、救援设备分布等与煤矿瓦斯密切相关的信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且将其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紧密结合,图文并茂,为煤矿瓦斯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煤矿瓦斯事故
MAPX
应急救援
可视化
Keywords
mine gas accident
MapX
emergency rescue
visualization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素质评价及应用
4
作者
孙维丽
师吉林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8期98-99,104,共3页
文摘
结合现场实际,选取了矿井素质评价指标,并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将计算结果与检测样本对比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显示,评价模型可行,评价精度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关键词
矿井素质
BP神经网络
评价精度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田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性气体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师吉林
机构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4期46-49,53,共5页
文摘
现场实测内蒙古乌海矿区现有煤田火区内的气体组分发现,火区内CO_2、CO气体为浓度最大的2种有害气体,且CO_2气体浓度超过CO气体25倍以上。根据适当的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气体应具备的灵敏性、普遍性、可测性、早期显现性4个基本特征,并利用组分浓度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火区气体侵入最小漏风强度计算公式,认为CO_2气体是最适合的预警火区气体侵入工作面的标志气体,且现场火区气体侵入实例证明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煤田火区
火区气体
气体侵入
预警
标志气体
CO2
Keywords
coalfield fire area
gas in fire area
gas invasion
warning
indicator gas
CO 2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空区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曹志刚
师吉林
张海洋
褚新龙
赵凯
机构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文摘
目前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参数及效果考察鲜有考虑氮气扩散半径这一影响因素,使氮气扩散半径在理论上缺乏相应的研究及应用。以乌东煤矿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氮气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运用OriginLab数据分析软件对注氮流量与氮气扩散半径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注氮流量为700~1 200 m^3/h的氮气扩散半径进行推演计算,阐明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氮流量的增加,采空区氧化带分布范围和宽度随之减小,同时氮气扩散半径呈近线性对数形式的增大趋势。随着注氮流量的变化,应结合氮气扩散半径及时调整注氮防灭火工艺参数,使注氮防灭火效果达到最优。
关键词
煤矿火灾
综放工作面
注氮流量
氮气扩散半径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Keywords
coal mine fire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nitrogen injection quantity
nitrogen diffusion radiu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hazard area in goaf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火灾智能预警系统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东发
臧燕杰
师吉林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沙吉海煤矿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2-115,120,共5页
文摘
针对煤矿井下长距离、多设备、狭小空间的复杂恶劣环境下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沙吉海煤矿为背景,分析了矿井火灾防治的突出问题,指出“主动发现、提前预警、及时定位”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矿井火灾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实现温度持续监测及高温位置定位,采用光谱束管监测分析技术实现气体组分及浓度测量;对监测到的大量温度、气体组分及浓度和位置数据进行深度关联分析,进而调整监测频率,对井下火灾监测数据采集设备进行信息调度、可视化监测,并根据矿井内外因火灾分级判定依据,实现矿井火灾智能分级预警。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火灾温度、气体组分及浓度的实时监测及高温位置定位,极大提高了矿井火灾预警的及时性和智能化水平,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火灾预警
智能化
分级预警
光纤测温
光谱束管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综放面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伟
师吉林
陈梦乔
张立魁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文摘
氮气防灭火技术属于惰气防灭火技术中的一种,近年来该技术以可快速降氧惰化、容易制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整个采空区漏风路径上多布置注氮口,大幅增加了采空区氮气释放口,提高了氮气利用效率和防灭火效果,基于实际观测的氮气扩散半径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优化改进了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布置,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可提高30%的注氮防灭火效果,提高42%的氮气利用率。通过最小安全推进速度的分析,宽沟煤矿正常推进过程中,适宜采用常规迈步式埋管注氮工艺,当工作面推进速度低于1.15 m/d时,则改为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
关键词
迈步式
埋管工艺
注氮
扩散半径
自燃三带
Keywords
step type
buried pipe technology
nitrogen injection
diffusion radius
thre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东发
方珍珠
陈庆丰
臧燕杰
师吉林
机构
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沙吉海煤矿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文摘
低变质煤层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开采此种煤层的综放工作面CO气体浓度较高,为研究沙吉海煤矿工作面开采期间CO来源及分布规律,通过测定低变质煤对CO吸附解吸量、现场打钻测定原始煤层CO赋存情况、放煤作业、截煤及无轨胶轮车尾气产生CO气体等情况,探明了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B_(10)煤层内并未赋存大量CO气体,煤层对CO的吸附量较低;放煤作业不会造成回风流CO浓度升高;工作面CO气体主要来源于架后及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产生。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吸附解吸
渗透率
煤层赋存
分布规律
Keywords
low metamorphic coal seam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ermeability
coal seam hosting
distribution law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规律及封堵技术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三伟
谢伟
师吉林
机构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文摘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引发的地表漏风易致采空区遗煤自燃,为治理地表漏风,对大南湖一矿综放面地表裂隙分布范围及宽度进行了实测及绘图,基于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了地表漏风规律,得到了不同地表裂隙治理后的漏风量计算方法,形成了适用于大南湖一矿浅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裂隙封堵技术。
关键词
浅埋深
煤层开采
地表裂隙
漏风量
封堵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depth
coal seam mining
surface fissure
air leakage
plugging
分类号
TD728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变质煤种综放面采空区CO产生及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庆立
师吉林
机构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
2023年第11期63-66,80,共5页
文摘
我国西北地区主采低变质煤种,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回风隅角、回风巷等区域CO气体体积分数超过0.0024%的问题,通过对新疆哈密市大南湖一矿3号煤层的低变质煤样在实验室的程序升温试验,测定煤模拟自燃过程中的CO产生速率,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综放开采条件下的CO产生及分布,从而分析开采低变质煤种综放面采空区的CO产生及运移规律,认为3号煤层综放面内CO气体来源于采空区的占比为32%,剩余的68%则来源于支架后部刮板输送机区域堆煤的氧化,这为治理低变质煤种的CO超限问题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低变质煤种
采空区
CO超限
运移规律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新技术
12
作者
李东发
陈庆丰
方珍珠
师吉林
臧燕杰
机构
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沙吉海煤矿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文摘
针对低变质煤的自燃氧化特性,在分析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运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技术思路,即从减少煤氧接触、减少煤分子上含氧官能团数量和控制煤体温度3个方面进行治理。根据治理思路,采用采空区冷氮降温惰化遗煤、架后喷洒CO复合抑制剂及全断面架后喷洒阻化剂措施来抑制采空区遗煤及架后区域破碎煤体产生CO。结果表明:工作面采取CO治理措施后,回风隅角、采空区及回风流CO浓度均有明显程度降低,回风隅角CO浓度由治理前平均42×10^(-6)降低至治理后的20×10^(-6),采空区CO浓度由68×10^(-6)降低至32×10^(-6)。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冷氮
CO复合抑制剂
架后喷洒
CO治理
Keywords
low-metamorphic coal seams
cold nitrogen
CO compound inhibitor
spray after the shelf
CO control
分类号
TD7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抑制剂复配实验与现场工业试验应用
13
作者
陈庆丰
李东发
师吉林
方珍珠
臧燕杰
汪洋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沙吉海煤矿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基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青年项目(2018-2-QN013)。
文摘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具有低温氧化的特点,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异常。以沙吉海煤矿B1003W03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回风隅角CO气体来源,并针对后置刮板输送机破碎煤体氧化产生的CO气体,研发了CO抑制剂配方及优选比例,并在B1003W03工作面后置刮板输送机进行了工业试验,实验结果表明:CO抑制剂完全融化反应后,回风流CO浓度由喷洒前10×10^(-6)降低至4×10^(-6),回风隅角CO浓度由喷洒前67×10^(-6)降低至35×10^(-6),CO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架后及回风隅角处CO浓度及温度。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回风隅角
破碎煤体
CO抑制剂
工业试验
Keywords
low metamorphic coal seam
return wind corner
broken coal body
CO inhibitor
industrial test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用CO吸收剂的优选与应用
14
作者
康延雷
赵亚明
师吉林
机构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1期41-45,共5页
文摘
为解决常规注氮、注浆、堵漏等措施无法有效解决低变质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CO浓度异常的问题,选择氯化亚铜(CuCl)作为CO吸收剂基础物质,以选出的5种试剂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单一混合实验和复配实验,根据实验溶液所在锥形瓶内CO气体的最低体积分数、稳定体积分数和稳定时长等指标,优选出了以氯化亚铜(CuCl)、氯化铵(NH_(4)Cl)和尿素这3种物质组成的CO吸收剂,且其最优质量比为1∶4∶2,并在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1307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喷酒CO吸收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体的低温氧化。
关键词
CO吸收剂
复配实验
最优配比
现场应用
低温氧化
Keywords
CO absorbent
compound experiment
optimal proportion
field application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分类号
TQ42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阶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中产生CO规律研究
15
作者
宋庆立
王坤
王永敬
师吉林
机构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文摘
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实验装置,开展了大南湖一矿3#煤层无氧和有氧升温氧化实验,分析了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及CO吸收峰在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仪的光谱图,阐明了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过程中CO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室温至200℃,此阶段不产生CO或产生极少量的CO;400~700℃,煤样失重显著增加,热重曲线快速下降,煤分子中的某些共价键发生断裂,产生了一定量的CO,其峰值约为2.3×10^(-5)。煤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的初现温度为36℃,煤温低于189℃时,CO体积分数与煤温之间符合幂指数变化关系,111℃是煤进入加速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
关键词
程序升温
CO
红外光谱
共价键
Keywords
programmed heating
CO
infrared spectrum
covalent bond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负压引排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路宁
师吉林
王永敬
机构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6期98-100,共3页
文摘
为了解决低变质煤层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问题,在大南湖一矿利用引排风机进行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可行性验证试验。试验证明抽放治理CO超限是可行的,据此设计了大南湖一矿负压引排系统,并提出了回风隅角CO负压引排无分支插管引排和多分支插管引排两种引排方法。经现场应用,回风隅角CO浓度由1.2×10^(-4)以上降至2.4×10^(-5)以下。
关键词
低变质煤层
回风隅角
负压引排
可行性验证
CO超限
Keywords
low metamorphic coal seam
return air corner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CO overrun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及应用
17
作者
孙维丽
师吉林
苏伟伟
机构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6期12-1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807900)。
文摘
针对煤田火区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立了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覆岩裂隙发育程度、煤田火区管理、煤层自燃危险性、防灭火技术措施、预测预报措施和安全管理6个方面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乌素矿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该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煤矿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
煤田火区
评价指标
危险性评价
AHP—模糊综合评价
Keywords
coal field fire area
evaluation index
risk assessment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D745.2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断面全煤巷高冒区自燃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文虎
师吉林
翟小伟
孙维丽
许永刚
李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胶体防灭火技术治理巷道顶煤自燃
文虎
师吉林
翟小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GIS的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
田水承
许永刚
宫雯
师吉林
《陕西煤炭》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素质评价及应用
孙维丽
师吉林
《现代矿业》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煤田火区气体侵入预警标志性气体研究
师吉林
《能源与环保》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采空区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
曹志刚
师吉林
张海洋
褚新龙
赵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矿井火灾智能预警系统
李东发
臧燕杰
师吉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迈步式全断面埋管注氮工艺在综放面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杨伟
师吉林
陈梦乔
张立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研究
李东发
方珍珠
陈庆丰
臧燕杰
师吉林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规律及封堵技术
王三伟
谢伟
师吉林
《山东煤炭科技》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低变质煤种综放面采空区CO产生及运移规律研究
宋庆立
师吉林
《煤》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低变质易自燃煤层工作面CO治理新技术
李东发
陈庆丰
方珍珠
师吉林
臧燕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CO抑制剂复配实验与现场工业试验应用
陈庆丰
李东发
师吉林
方珍珠
臧燕杰
汪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煤矿用CO吸收剂的优选与应用
康延雷
赵亚明
师吉林
《中国煤炭》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低阶煤在无氧和有氧升温中产生CO规律研究
宋庆立
王坤
王永敬
师吉林
《能源与节能》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低变质煤层工作面CO负压引排可行性研究
路宁
师吉林
王永敬
《山东煤炭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及应用
孙维丽
师吉林
苏伟伟
《能源与环保》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