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病性评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师勇强 冯自力 +5 位作者 李志芳 赵丽红 李彩红 王玲飞 刘义杰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比较分析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560个参试品种(系)的抗病性表明: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中熟、中早熟品种抗性总体好于早熟品种。参试品种的总体抗... 比较分析1998-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560个参试品种(系)的抗病性表明: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中熟、中早熟品种抗性总体好于早熟品种。参试品种的总体抗黄萎病指数和兼抗指数分别较1991-1997年参试品种高9.4和4.6百分点,总体抗枯萎病指数与之相当。参试品种中抗病品种比例的变化趋势为,抗枯萎病品种比例在达到较高水平后有回落趋势,抗黄萎病和兼抗品种比例起伏不稳,仍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黄河流域棉区 病情指数 抗枯萎病性 抗黄萎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g·L^(-1)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师勇强 冯自力 +5 位作者 李志芳 赵丽红 史娟 朱荷琴 张亚林 王玲飞 《中国棉花》 2014年第9期28-30,共3页
2010-2011年,对国内生产的复配药剂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400g·L-1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当,均在85.0%左右,极显著高于对照药... 2010-2011年,对国内生产的复配药剂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400g·L-1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当,均在85.0%左右,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供试药剂不影响棉花的出苗率和发芽率,对棉花生长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萎锈灵 种衣剂 立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对棉花苗期枯萎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师勇强 冯鸿杰 +3 位作者 魏锋 赵丽红 冯自力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9年第8期22-24,共3页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0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棉花苗期枯萎病药后3周时的防治效果均超过36.0%,与单一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35 g·hm-2和15%口恶霉灵颗粒剂150 g·hm-2相当;该药剂处理对棉花出苗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使用该混剂可降低使用单一药剂导致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推荐使用方法和剂量:先用该药剂与土壤按质量比1∶3混匀,然后均匀撒施土壤中,制剂用量为40.0 kg·hm-2(有效成分用量2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嘧菌酯 口恶霉灵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鉴定棉花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 被引量:37
4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2 位作者 李志芳 赵丽红 师勇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7,共3页
试验建立了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系)抗黄萎病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蛭石和晒干的河沙为基质,制作无底纸钵,于可控条件下种植棉苗;在棉苗第一片真叶平展时,定量蘸根接种棉花黄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5&... 试验建立了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系)抗黄萎病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蛭石和晒干的河沙为基质,制作无底纸钵,于可控条件下种植棉苗;在棉苗第一片真叶平展时,定量蘸根接种棉花黄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5×10^6个·mL^-1);棉苗普遍发病后进行分级调查,以相对病情指数来评价供试棉花品种(系)的抗病性。采用该方法和人工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20个品种进行了鉴定,两种鉴定结果达极显著相关。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黄萎病 抗病鉴定 蛭石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栽抗虫棉品种棉铃病害发生种类和抗性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冯自力 李志芳 +5 位作者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彩红 王玲飞 刘义杰 朱荷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155,163,共4页
本研究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过的棉花品种和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黄河流域点参试品种及其抗病对照‘中植棉2号’、感病对照‘冀棉11’,共40个品种(品系)进行了铃病发生情况调查.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分别占45.8%、26.... 本研究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过的棉花品种和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黄河流域点参试品种及其抗病对照‘中植棉2号’、感病对照‘冀棉11’,共40个品种(品系)进行了铃病发生情况调查.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分别占45.8%、26.7%;其次是疫病(16.7%)和黑果病(10.8%).利用SAS软件将烂铃率进行聚类分析(离差平方和法),可以把供试的40份材料分成3类,第一类为铃病发生较轻类型,铃病发生率为4.6%~10.7%;第二类为铃病发生中等类型,铃病发生率为9.8%~13.6%;第三类为铃病发生较重类型,铃病发生率为17.5%~24.4%.结果表明,陆地棉不同品种之间对铃病的抗性差异显著,棉花育种中应注意选育对铃病抗性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铃病 国家区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植物疫苗及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控制棉花黄萎病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2 位作者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志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2,共3页
2008-2009年于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植物疫苗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单独使用及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混合使用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选择激活蛋白和缩节胺混合施用研究了不同施药时间和施药次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 2008-2009年于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植物疫苗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单独使用及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混合使用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选择激活蛋白和缩节胺混合施用研究了不同施药时间和施药次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渝峰99植保、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和缩节胺单独使用,以缩节胺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41.3%),其次是激活蛋白(平均防效36.7%)。3种植物疫苗和缩节胺混合使用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渝峰99植保+缩节胺、激活蛋白+缩节胺、氨基寡糖素+缩节胺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2.9%、52.2%、47.9%。在2个棉花品种上的试验结果均表明,于5月30日开始用药,每10天1次,连续用药3次,间隔20~30天再用药1~2次,对黄萎病的控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疫苗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微塑料污染现状、影响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师勇强 王琼 +4 位作者 董栋 李威 郭笑盈 张若宇 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20世纪80年代,新疆引入棉田地膜覆盖技术,随着农膜逐步推广,残膜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残膜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一步破碎成为微塑料后,对棉田环境的危害加剧。分析了目前新疆棉田的农膜源微塑料污染现状,总结了农膜源微塑料对于棉田... 20世纪80年代,新疆引入棉田地膜覆盖技术,随着农膜逐步推广,残膜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残膜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一步破碎成为微塑料后,对棉田环境的危害加剧。分析了目前新疆棉田的农膜源微塑料污染现状,总结了农膜源微塑料对于棉田环境的危害,包括对棉田土壤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归纳了土壤微塑料的分离、检测、鉴定分析和治理技术,以期为解决新疆棉田乃至全国农田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污染 棉花 农膜残留 分析技术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棉田黄萎病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2 位作者 刘雪英 师勇强 赵丽红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棉黄萎病 控制技术 发生特点 新疆棉区 棉田 长江流域 发生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苗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2 位作者 刘雪英 赵丽红 师勇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棉花主产区 防治技术 苗病 培育壮苗 黄河流域 春季低温 发生频率 持续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使用技术 被引量:29
10
作者 冯自力 朱荷琴 +3 位作者 李志芳 师勇强 赵丽红 许荣华 《中国棉花》 2014年第7期11-13,共3页
通过对国内3种氨基寡糖素水剂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田间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用量下,0.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37.5%,3%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54.0%;0.5... 通过对国内3种氨基寡糖素水剂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田间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用量下,0.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37.5%,3%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54.0%;0.5%氨基寡糖素水剂有效成分用量在11.25 mL· hm-2(稀释350倍)左右较为合适.氨基寡糖素水剂适合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施,喷施用水量为780 L·hm-2左右,每7 d一次,连续3~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寡糖素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主要真菌病害病原菌ITS-RFLP快速鉴定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志芳 冯自力 +3 位作者 赵丽红 师勇强 王玲飞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3年第12期13-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大丽轮枝菌、黑白轮枝菌、立枯丝核菌、串珠镰刀菌、粉红单端孢和尖孢镰刀菌6种棉花主要病原真菌的ITS-RFLP快速鉴定方法。通过ITS序列特征分析,得到了4种可以成功鉴别6种病原菌的限制性内切酶,并制作了标准对比图谱。不... 本研究旨在建立大丽轮枝菌、黑白轮枝菌、立枯丝核菌、串珠镰刀菌、粉红单端孢和尖孢镰刀菌6种棉花主要病原真菌的ITS-RFLP快速鉴定方法。通过ITS序列特征分析,得到了4种可以成功鉴别6种病原菌的限制性内切酶,并制作了标准对比图谱。不同病原真菌的ITS-RFLP的产物大小各异,多态性高,参考标准电子图谱可以准确鉴定其种类。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真菌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及使用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鸿杰 薛中立 +5 位作者 郭红甫 冯自力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志芳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6年第4期35-37,共3页
2015年于河南安阳黄萎病人工病圃和新疆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病圃黄萎病发生的中期,连续喷施600倍棉萎克2次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下降14.3%,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0下降到2.8;而对照区病情... 2015年于河南安阳黄萎病人工病圃和新疆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病圃黄萎病发生的中期,连续喷施600倍棉萎克2次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下降14.3%,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0下降到2.8;而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92.6%,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2上升到5.9,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5.4%。在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重病田黄萎病发生初期,连续喷施棉萎克3次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和73.1%。本研究表明,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喷施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萎克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芳 冯自力 +2 位作者 赵丽红 师勇强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3年第10期15-18,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适乐时包衣菌土营养钵法。通过设置菌土中枯萎菌的浓度梯度(0.4%、0.6%、0.8%、1.0%、2.0%),选用适乐时包衣和温汤浸种2种方法,统计出苗率和病情指数。结果显示,菌土浓度为0.4%和0.6%时,... 本文建立了一种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适乐时包衣菌土营养钵法。通过设置菌土中枯萎菌的浓度梯度(0.4%、0.6%、0.8%、1.0%、2.0%),选用适乐时包衣和温汤浸种2种方法,统计出苗率和病情指数。结果显示,菌土浓度为0.4%和0.6%时,棉花品种的出苗率最高;菌土浓度为0.6%时,棉苗发病均匀,感病对照的实际病指在50左右。用适乐时包衣会显著提高出苗率,且对枯萎病的发生没有影响。该方法推荐使用的菌土浓度为0.6%,并结合使用适乐时包衣进行棉花材料和品种的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该方法分3批试验共鉴定了60个棉花品种,一致性好,可比性强,结果可靠。该方法具有准确、快捷和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枯萎病 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菌株Vd076的棉花黄萎病抗性快速分子评价方法初报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5 位作者 冯鸿杰 师勇强 周京龙 张冉 魏锋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够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快速、准确、高效鉴定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方法。以标准菌株Vd076和28个不同抗病性的陆地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病圃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苗期根部黄萎病菌DNA含量,建...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够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快速、准确、高效鉴定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方法。以标准菌株Vd076和28个不同抗病性的陆地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病圃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苗期根部黄萎病菌DNA含量,建立快速鉴定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的新方法。利用标准品的Ct值和DNA含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方程,通过对未知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计算出棉花根部所检测Vd076的DNA含量,确定接菌后1 d为最佳取样时间。28个棉花品种根部Vd076的DNA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它与病圃鉴定的相对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0.958 8)。确定接种后1 d棉花根部Vd076的DNA含量在0~0.3 mg·g^(-1)为高抗品种,0.3~1.0 mg·g^(-1)为抗病品种,1.0~3.0 mg·g^(-1)的为耐病品种,>3.0 mg·g^(-1)的为感病品种。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高效的特点,为大批量棉花材料的黄萎病抗性快速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黄萎病抗性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棉花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小艳 王文魁 +7 位作者 黄群 朱海勇 毛树春 高观清 张亚林 程思贤 师勇强 马雄风 《中国棉花》 2020年第2期1-3,共3页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棉花产业造成的影响。其中,由于交通运输和工人复工的限制,纺织企业订单的完成及服装企业产品的销售受到较大的影响;若疫情不能及时解除,新疆棉花春耕春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将不能及时补充、购置;疫情对棉花...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棉花产业造成的影响。其中,由于交通运输和工人复工的限制,纺织企业订单的完成及服装企业产品的销售受到较大的影响;若疫情不能及时解除,新疆棉花春耕春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将不能及时补充、购置;疫情对棉花的交售和加工影响不大。为应对疫情影响,提出了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做好棉花备耕备播工作、加强线上技术培训和专家实地指导、充分发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棉花 产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区黄萎病菌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彩红 冯自力 +4 位作者 李志芳 张志刚 师勇强 赵丽红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5年第8期16-17,45,共3页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测定法,将分离自三大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对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黄萎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敏感性最高,百菌清次之,福美双和甲基硫菌灵敏感性较低。虽然三大棉区不...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测定法,将分离自三大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对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黄萎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敏感性最高,百菌清次之,福美双和甲基硫菌灵敏感性较低。虽然三大棉区不同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有所差异,但对多菌灵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 杀菌剂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的两种方法及适宜接种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鈜爽 冯自力 +3 位作者 朱荷琴 李志芳 赵丽红 师勇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本研究通过两组试验,明确了土壤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的两种方法及适宜接种量。枯萎病菌的繁殖采用玉米沙粒培养基。建立苗床病圃或田间接种时,可在种沟内直接将风干的玉米沙粒培养物与土壤混匀,适宜接种量为10g/m。采用土壤拌菌法时,病原... 本研究通过两组试验,明确了土壤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的两种方法及适宜接种量。枯萎病菌的繁殖采用玉米沙粒培养基。建立苗床病圃或田间接种时,可在种沟内直接将风干的玉米沙粒培养物与土壤混匀,适宜接种量为10g/m。采用土壤拌菌法时,病原菌的风干玉米沙粒培养物的加入量以灭菌的细沙壤土的0.6%~0.8%为宜。采用上述接种方法和接种量,感病品种‘冀棉11’当年病株率可达到80%以上,病情指数可达到50以上。本文提供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可用于棉花新品种(系)、资源材料的抗病鉴定及枯萎病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菌 接种方法 接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生长后期剖秆调查黄萎病方法商榷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2 位作者 刘雪英 赵丽红 师勇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生长后期 病害症状 病菌侵染 病害调查 抗病鉴定 抗病育种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育苗移栽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3 位作者 李志芳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彩红 《中国棉花》 2012年第6期27-29,共3页
以转Bt基因中熟杂交种中棉所57为供试品种,探讨了在盖地膜和不盖地膜条件下,基质育苗移栽棉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及露地直播棉相比,棉花黄萎病、早衰及铃病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在不盖地膜和盖地膜条件下,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 以转Bt基因中熟杂交种中棉所57为供试品种,探讨了在盖地膜和不盖地膜条件下,基质育苗移栽棉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及露地直播棉相比,棉花黄萎病、早衰及铃病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在不盖地膜和盖地膜条件下,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发生均减轻,其中,在不盖地膜条件下,差异可达显著水平;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还表现早衰的发生减轻,8月中旬以后可达显著水平。与露地直播棉相比,在不盖地膜条件下,8月25日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病指显著降低,两者之间早衰差异不显著。基质育苗移栽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及露地直播棉之间,铃病的发生差异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质育苗移栽 黄萎病 早衰 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单株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4 位作者 冯鸿杰 李志芳 师勇强 张芸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6年第7期19-23,共5页
在黄萎病重病田环境条件下,以耐黄萎病品种鲁棉研21和中棉所63为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标记不同发病程度的单株跟踪调查黄萎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生育时期的黄萎病发生严重度对单株籽棉产量以及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结... 在黄萎病重病田环境条件下,以耐黄萎病品种鲁棉研21和中棉所63为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标记不同发病程度的单株跟踪调查黄萎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生育时期的黄萎病发生严重度对单株籽棉产量以及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度与单株籽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1~4级病株籽棉产量分别比健康植株减产18.9%,26.8%,43.1%和68.5%;随着发病级别的增加,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显著降低,黄萎病对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影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综上所述,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危害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病情指数 发病级别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