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志强 王文胜 +4 位作者 师丙帅 赵爱国 张筱扬 李帅 张双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1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患者不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 目的探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1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患者不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而观察组患者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在乳腺切除术中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降低上臂麻木感、胸肌萎缩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及肿瘤转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志强 刘颖侠 +5 位作者 李帅 师丙帅 赵爱国 吴海滨 张双林 王文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麦默通,Mammotome)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136例乳腺肿瘤患者在超声探测辅助下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微创手术,评价治疗效果并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136例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其中...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麦默通,Mammotome)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136例乳腺肿瘤患者在超声探测辅助下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微创手术,评价治疗效果并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136例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其中130例考虑为良性,包括纤维瘤118例,乳腺腺病10例和纤维瘤样增生2例。恶性病变6例,包括浸润癌5例,肉瘤1例;术后并发症:有6例患者手术旋切处乳腺皮肤出现癖斑,4例可触及局限性血肿,均未做处理血肿自行吸收,1例3个月后随访时旋切处皮肤略有凹陷,6个月随访时凹陷消失。结论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具有定性准确、切除完整、切口小、创伤小、无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微肿物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比率对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时俊霞 王孝兰 师丙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 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的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0.001)和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0.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比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帅 翟二涛 +2 位作者 王文胜 师丙帅 张双林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C-JUN激活域结合蛋白(C-JUN activation domain binding protein,JAB1)的表达,探讨JAB1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J...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C-JUN激活域结合蛋白(C-JUN activation domain binding protein,JAB1)的表达,探讨JAB1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JA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JAB1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3.3%(14/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04,P<0.001)。JAB1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大体分型、远处转移无关(P>0.05)。癌组织JAB1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43.4%,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7%(P<0.05)。结论 JA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及淋巴转移及预后相关,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诊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B1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OX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帅 翟二涛 +2 位作者 王文胜 师丙帅 张双林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的表达,探讨WWOX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的表达情...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的表达,探讨WWOX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WWOX的表达情况。分析WWOX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WOX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明显高于其在胃癌组织26.7%(16/60)(χ2=36.554,P<0.001)。WWOX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χ2=12.214,P=0.004),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WWOX做为一种抑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OX 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马志强 陈梦圆 +5 位作者 师丙帅 吴海滨 何建鑫 王若楠 郭玮 王文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极限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3例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肿瘤体积与乳房体积比大于20%,51例行传统保留乳房手术(对照组),52例行保乳手术同时结合肿瘤整形技... 目的探讨极限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3例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肿瘤体积与乳房体积比大于20%,51例行传统保留乳房手术(对照组),52例行保乳手术同时结合肿瘤整形技术(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量、乳房外形主观满意度、乳房外形客观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除乳腺组织量为64.2-172.1 g,中位组织量98.7 g;对照组切除乳腺组织量为67.5-175.7 g,中位组织量102.3 g。术后12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率、乳房美容客观评分均优于传统保乳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复发、转移和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肿瘤整形技术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整形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残胃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林 师丙帅 +1 位作者 翟二涛 郑先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9例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分析初次手术术式、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等相关数据。结果:19例残胃癌患者中,初次手术为BillrithⅡ...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9例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分析初次手术术式、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等相关数据。结果:19例残胃癌患者中,初次手术为BillrithⅡ者15例,占78.95%;低分化腺瘤及印戒细胞癌17例,占78.95%。根治性手术12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0%、25%。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i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后;其病理类型多为低分化或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Billrith Ⅰ式 BillrithⅡ式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