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清蛋白-鹰嘴豆分离蛋白对牛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蒋泽丽 杨海霞 +3 位作者 李双格 刘阳 卢大为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5,共6页
利用蛋清蛋白和鹰嘴豆分离蛋白改善牛肉糜的凝胶特性。该研究将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和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复配成不同比例的复合蛋白溶液添加至牛肉糜中,以牛肉糜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性、蒸煮得... 利用蛋清蛋白和鹰嘴豆分离蛋白改善牛肉糜的凝胶特性。该研究将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和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复配成不同比例的复合蛋白溶液添加至牛肉糜中,以牛肉糜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性、蒸煮得率和微观结构等为考察指标,探究蛋清蛋白和鹰嘴豆分离蛋白复合蛋白溶液对牛肉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蛋白相比,复合蛋白溶液可显著提高牛肉糜凝胶的弹性、持水性、蒸煮得率(P<0.05),EWP-CPI的复配比例为1∶3时,牛肉糜凝胶的弹性达到最大值,持水性得到改善,微观结构更加紧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糜 蛋清蛋白 鹰嘴豆分离蛋白 凝胶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僵直过程对吐鲁番黑羊肉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双格 蒋泽丽 +2 位作者 杨海霞 刘阳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4-182,共9页
探究宰后僵直过程对吐鲁番黑羊食用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在15℃分别贮存2、6、12、24、36、48 h,测定其宰后僵直过程食用品质特性指标,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法对宰后僵直过... 探究宰后僵直过程对吐鲁番黑羊食用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在15℃分别贮存2、6、12、24、36、48 h,测定其宰后僵直过程食用品质特性指标,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法对宰后僵直过程吐鲁番黑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持续下降;pH值先降低后升高,宰后12、24、36 h差异不显著,pH值降到5.5;剪切力先升高后降低,在12 h剪切力最大为65.76 N;蒸煮损失随宰后时间延长显著增加,2 h蒸煮损失最小;羊肉亮度(L^(*))、红度(a^(*))、黄度(b^(*))值,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段共定性出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6种醛类、16种醇类、11种酮类、4种酯类、2种烷类、2种酸类和1种苯类化合物。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宰后不同时间风味物质存在差异,宰后12、24、36 h风味较为相似,宰后2、24、48 h的风味物质丰富有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出3种关键性风味物质(P<0.05且VIP>1)分别为庚醛(单体)、正己醛(二聚体)、3-羟基-2-丁酮(单体),研究结果为僵直过程中吐鲁番黑羊食用品质和风味物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黑羊 背最长肌 羊肉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拜羊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帕提姑·阿布都克热 +1 位作者 肉孜阿吉 决肯·阿尼瓦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34-1741,共8页
【目的】研究巴什拜羊不同分割部位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羊肉品质评价标准的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9月龄的巴什拜羊17只,取宰后24 h的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解冻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系水力、肉色、剪切力、... 【目的】研究巴什拜羊不同分割部位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羊肉品质评价标准的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9月龄的巴什拜羊17只,取宰后24 h的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解冻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系水力、肉色、剪切力、胶原蛋白及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部位间,肌肉的粗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pH值、肉色度值和系水力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胶原蛋白含量、MFI、肉色L*值和b*值、剪切力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的剪切力与熟肉率、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和MFI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肉色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正相关,系水力呈负相关;pH值与粗脂肪、系水力呈正相关,与解冻滴水损失、水分和胶原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部位因素对羊肉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含量、MFI、pH值、肉色、系水力和剪切力的影响较大。背最长肌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含量、色度值、熟肉率和MFI较高,水分含量和剪切力较低,具有肉色鲜艳、肉质嫩等特点。不同部位羊肉理化性质与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拜羊 解剖部位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藏时间对不同部位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帕提姑·阿布都克热 周光宏 +1 位作者 李瑾瑜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25-329,共5页
研究新疆巴什拜羊不同部位肌肉,在-18℃冻藏0.5、1、2、7、15、30d后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肩肌、臀肌、背最长肌粗脂肪、总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力值差异显著(P<0.05),而胶原蛋白溶解度无显著差异(P>0.05)。冻藏时间... 研究新疆巴什拜羊不同部位肌肉,在-18℃冻藏0.5、1、2、7、15、30d后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肩肌、臀肌、背最长肌粗脂肪、总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力值差异显著(P<0.05),而胶原蛋白溶解度无显著差异(P>0.05)。冻藏时间对肩肌的解冻和蒸煮损失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臀肌和背最长肌无显著影响(P>0.05);对肩肌和臀肌的结缔组织滤渣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背最长肌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3个不同部位肌肉剪切力逐渐下降(P<0.05)。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剪切力较低,粗脂肪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嫩度。臀肌的剪切力最高,嫩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冻藏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结合感官评价对不同药食同源处理低温风干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古丽孜亚·吐尔斯别克 马军 +2 位作者 祖木来提·热西提 丁相宇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4-302,共9页
为探究不同药食同源处理方式对低温风干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新鲜本地羊后腿肉为原料,经添加荷叶、葛根药食同源提取物及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进行腌制处理,采用低温风干[(8±1)℃,湿度50%~70%,风速2 m/s],通过感官评价与气相离子迁... 为探究不同药食同源处理方式对低温风干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新鲜本地羊后腿肉为原料,经添加荷叶、葛根药食同源提取物及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进行腌制处理,采用低温风干[(8±1)℃,湿度50%~70%,风速2 m/s],通过感官评价与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法对不同药食同源提取物处理的风干羊腿挥发性化合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的低温风干羊肉中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有机组分(含单体及二聚体),其中醇类16种、醛类11种、酮类9种、酯类9种、酸类3种、烯烃类1种、吡嗪类1种、腈类2种。指纹图谱分析显示,4种不同处理的低温风干羊肉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质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处理方式可显著改变低温风干羊肉的特征风味,该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聚类热图分析直观地验证了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结果。研究结果为低温风干羊肉的口感和风味提升以及生产高质量风干羊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低温风干羊肉 药食同源提取物 指纹图谱 聚类热图分析 风味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腌制方式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军 古丽孜亚·吐尔斯别克 +2 位作者 祖木来提·热西提 阿地拉·扎克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9-245,共7页
研究干腌、湿腌和超声波腌制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以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为试验对象,通过总巯基、表面疏水性、羰基、Zeta电位、粒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肌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和凝胶... 研究干腌、湿腌和超声波腌制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以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为试验对象,通过总巯基、表面疏水性、羰基、Zeta电位、粒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肌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和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随腌制时间的延长,干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增加、表面疏水性降低,湿腌组羊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总巯基增加,羰基含量增加,超声波腌制羊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羰基增加,总巯基降低,蛋白氧化程度最高;超声波腌制和湿腌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干腌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3种腌制方式粒径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3种腌制方式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中β-折叠结构含量显著降低,β-转角含量增加;超声波腌制的MFI降低,干腌和湿腌的MFI增高;凝胶电泳显示,干腌蛋白条带随着时间延长而变浅,湿腌和超声波腌制羊肉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条带处有加深现象。以上指标表明,超声波腌制会加快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氧化与降解,改善羊肉嫩度,对提高羊肉深加工产品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腌制方式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结构 蛋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羊肝复合香肠的工艺配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祖木来提·热西提 古丽孜亚·吐尔斯别克 +2 位作者 马军 买迪来艳·买买提伊明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8,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羊肝复合香肠工艺配方进行优化。以新鲜羊肝为原料,添加不同量的食盐、羊油、淀粉、胡萝卜、杏鲍菇,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配方比例进行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参数,分析不同添加物对羊肝复合香肠的持水力、质构... 采用响应面法对羊肝复合香肠工艺配方进行优化。以新鲜羊肝为原料,添加不同量的食盐、羊油、淀粉、胡萝卜、杏鲍菇,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配方比例进行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参数,分析不同添加物对羊肝复合香肠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食盐2%、淀粉7%、羊油15%、胡萝卜10%、杏鲍菇10%时,感官评分为79.30分,制作的羊肝复合香肠具有羊肝和羊油的独特风味,与预测值的吻合度较高,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肝复合香肠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质构特性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零售生鲜奶微生物安全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玛依拉·巴合提 马逸峤 +1 位作者 买热木尼沙·吾甫尔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草食家畜》 2016年第6期47-52,共6页
【目的】本实验对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不同鲜奶店的7份零售生鲜奶及3份袋装杀菌奶样品进行微生物安全性检测分析。【方法】菌落总数测定(参考GB4789.2—2010)、大肠菌群计数(参照GB4789.3—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参照GB... 【目的】本实验对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不同鲜奶店的7份零售生鲜奶及3份袋装杀菌奶样品进行微生物安全性检测分析。【方法】菌落总数测定(参考GB4789.2—2010)、大肠菌群计数(参照GB4789.3—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参照GB4789.10—2010)。【结果】3份袋装杀菌奶的菌落总数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零售生鲜奶3、4号奶样的菌落总数不符合生乳国标,零售生鲜奶和袋装奶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份袋装杀菌奶的大肠菌群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鲜奶大肠菌群平均值300 cfu/mL,是巴氏杀菌奶的69倍。3份袋装杀菌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份零售生鲜奶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10~4 mL^(-1),存在潜在危险,1~5和6、7奶样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袋装杀菌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均在国家限定标准范围内,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零售生鲜奶的菌落总数大部分在国家限定标准范围内,部分不符合国标。零售生鲜奶大肠菌群数量高,并且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生鲜奶的卫生质量较差,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奶 微生物 安全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富含鱼骨钙低温鱼肉香肠配方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禹赫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1 位作者 玛日耶姆古丽·库尔班 李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8-195,共8页
通过响应面法对富含鱼骨钙低温鱼肉香肠配方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食盐、鱼骨粉及玉米淀粉对富含鱼骨钙低温鱼肉香肠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和蒸煮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三种添加... 通过响应面法对富含鱼骨钙低温鱼肉香肠配方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食盐、鱼骨粉及玉米淀粉对富含鱼骨钙低温鱼肉香肠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和蒸煮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三种添加剂最佳添加量为:食盐2.5%、鱼骨粉1.5%、玉米淀粉6%,按照此优化配方制作的产品表面紧致,切面光滑无气泡,鱼肉香味浓厚,感官评分为88.55分,蒸煮损失率为3.51%,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率分别达到99.49%和98.86%,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鱼肉香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粉 低温鱼肉香肠配方 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 配方优化 质构特性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不同品种多胎肉羊品质特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彭欣 刘黎 +5 位作者 阿布力克木·阿地力 王禹赫 力俊琛 高昕悦 张万和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6-192,共7页
为明晰南疆多胎肉羊不同品种肌肉品质特性的差异,以6月龄的湖羊、和田羊及皮山红羊为研究对象,宰后选取背最长肌,对其食用品质、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羊肌肉pH均为5.24~5.83;湖羊色泽显著高于和... 为明晰南疆多胎肉羊不同品种肌肉品质特性的差异,以6月龄的湖羊、和田羊及皮山红羊为研究对象,宰后选取背最长肌,对其食用品质、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羊肌肉pH均为5.24~5.83;湖羊色泽显著高于和田羊、皮山红羊(P<0.05);和田羊嫩度最高,且与其他2个品种肌肉有显著差异(P<0.05),蒸煮损失率为39%~45%,湖羊、皮山红羊的蒸煮损失较小,与和田羊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湖羊水分、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羊(P<0.05);和田羊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湖羊和皮山红羊(P<0.01);胆固醇含量在营养学规定的低胆固醇食物范围内,低于100 mg/100 g。肌肉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氨基酸,但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略低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值,湖羊中氨基酸含量最为丰富,除缬氨酸外,其余评分均高于FAO/WHO推荐值;检测出脂肪酸共有33种,其中软脂酸、反油酸、豆蔻酸等含量较多,湖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且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更接近推荐值1∶1。综上湖羊肉在食用品质、氨基酸、脂肪酸等方面都表现了良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和田羊 皮山红羊 食用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富含鸽骨钙香菇鸽肉酱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昕悦 茹克叶木·阿不力米提 +1 位作者 吴凡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促进复合鸽肉产品的研发,以白条鸽肉为试验材料,添加鸽肉粒、香菇、黄豆酱、鸽骨粉、香辛料等,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豆瓣酱添加量、干红辣椒添加量、香菇添加量对香菇鸽肉酱感官评分及色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参... 为促进复合鸽肉产品的研发,以白条鸽肉为试验材料,添加鸽肉粒、香菇、黄豆酱、鸽骨粉、香辛料等,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豆瓣酱添加量、干红辣椒添加量、香菇添加量对香菇鸽肉酱感官评分及色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以30 g鸽肉粒计,香菇鸽肉酱最佳工艺配方:豆瓣酱添加量59.79 g、干红辣椒添加量10.20 g、香菇添加量17.93 g,香菇鸽肉酱预测感官分值为77.68,实际感官分值为78.16,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的方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在最佳配方下制得的香菇鸽肉酱色泽鲜艳、酱香醇厚、黏稠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肉 响应面法 香菇 豆瓣酱 鸽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玛古复合鸡肉烟熏香肠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志奇 冯雨 +2 位作者 邓梦琦 玛合巴勒·库望努西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35,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恰玛古复合鸡肉烟熏香肠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亚硝酸盐残留量、持水力为指标,对食盐添加量、恰玛古添加量及烟熏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并构建回归方程,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采用响应面法对恰玛古复合鸡肉烟熏香肠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亚硝酸盐残留量、持水力为指标,对食盐添加量、恰玛古添加量及烟熏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并构建回归方程,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恰玛古添加量和烟熏时间对恰玛古复合鸡肉香肠的感官评分、亚硝酸盐残留量和持水力影响显著;确定出恰玛古复合鸡肉烟熏香肠的最佳工艺为食盐添加量2.98%、恰玛古添加量9.89%、烟熏时间2.4 h,此时产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最低,持水力较好,色泽、滋气味、口感、组织状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玛古 鸡肉复合香肠 亚硝酸盐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粉添加量对低温鱼肉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禹赫 苏比努尔·图尼亚孜 +1 位作者 俞彭欣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为开发富含膳食纤维的低温鱼肉香肠,以鹰嘴豆粉、草鱼肉为实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鹰嘴豆粉对鱼肉香肠质构、色泽、凝胶强度、持水率及蒸煮损失率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鹰嘴豆粉对鱼肉香肠的质构特性、色泽、... 为开发富含膳食纤维的低温鱼肉香肠,以鹰嘴豆粉、草鱼肉为实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鹰嘴豆粉对鱼肉香肠质构、色泽、凝胶强度、持水率及蒸煮损失率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鹰嘴豆粉对鱼肉香肠的质构特性、色泽、凝胶强度及保水性均产生影响,鹰嘴豆粉添加量0%~10%时,鱼肉香肠的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和持水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鹰嘴豆粉添加量6%时达到最大值,而蒸煮损失率、亮度值和白度显著减小(P<0.05),鹰嘴豆粉添加量大于6%时蒸煮损失率下降趋于平缓。综上可知,鹰嘴豆粉可以影响低温鱼肉香肠食用品质,在鹰嘴豆粉添加量为6%时,各项指标均趋于理想范围,因此鹰嘴豆粉的最佳添加量为6%。鱼肉香肠中添加适量鹰嘴豆粉不仅能改善香肠品质,还能赋予鱼肉香肠鹰嘴豆特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粉 低温鱼肉香肠 质构 凝胶强度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处理对风干羊肉贮藏期间抗氧化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赛麦提·艾则孜 马依努尔·米吉提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203,共8页
文章研究了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对风干羊肉贮藏期间抗氧化及风味的影响。以实验室自制风干羊肉为试验材料,对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处理,通过分析风干羊肉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巯基含量、羰基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研... 文章研究了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对风干羊肉贮藏期间抗氧化及风味的影响。以实验室自制风干羊肉为试验材料,对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处理,通过分析风干羊肉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巯基含量、羰基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研究两种提取物对风干羊肉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及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第15天,相比于对照组,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处理组酸价分别降低了17.25%和18.96%(P<0.05),过氧化值分别降低了12.80%和12.02%(P<0.05),TBA值分别降低了35.50%和47.20%(P<0.05),羰基含量分别降低了27.70%和20.12%(P<0.05),巯基含量分别增长了1.68倍和1.35倍(P<0.05)。当贮藏结束(15 d)时对照组、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处理组的庚醛相对含量分别为1.12%、1.10%、0.81%,己醛相对含量分别为0.86%、0.70%、0.28%,2-庚酮和1-羟基-2-丙酮相对含量分别为2.31%、1.00%、0.69%和3.74%、3.54%、2.65%,1-戊醇、1-庚醇相对含量分别为1.26%、0.93%、0.62%和2.37%、1.20%、1.70%。综上所述,葡萄籽和石榴皮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风干羊肉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从而抑制引起异味的挥发性化合物的产生并保证产品质量。该研究可为风干羊肉的贮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羊肉 葡萄籽提取物 石榴皮提取物 抗氧化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不同成熟时间对马肉背最长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古扎努尔·艾斯卡尔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赵力男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0,共4页
以新疆昭苏县公马马肉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在0~4℃下分别成熟1、3、7、14、21、28 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马肉背最长肌在不同成熟时间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内膜厚度与肌束膜厚度呈负相关;肌节长度... 以新疆昭苏县公马马肉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在0~4℃下分别成熟1、3、7、14、21、28 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马肉背最长肌在不同成熟时间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内膜厚度与肌束膜厚度呈负相关;肌节长度与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肌纤维密度呈正相关。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与肌纤维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肌原纤维排列由整齐到疏松,由清晰到杂乱;成熟14 d时Z线开始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肉 背最长肌 宰后成熟 微观结构 纤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鱼头汤熬煮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雨 邓梦琦 +2 位作者 陈志奇 玛合巴勒·库望努西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49,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鱼头汤熬煮工艺进行优化。以新鲜草鱼头为原料,以熬煮时间、熬煮温度、料液比为变量因素,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鱼头汤熬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熬煮时间3.51 h、熬煮温度95.54℃、料液比1∶5.8... 采用响应面法对鱼头汤熬煮工艺进行优化。以新鲜草鱼头为原料,以熬煮时间、熬煮温度、料液比为变量因素,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鱼头汤熬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熬煮时间3.51 h、熬煮温度95.54℃、料液比1∶5.85时,鱼头汤中蛋白质含量1.539 g/100 g、总固形物含量29.97 g/L;通过验证实验证明最终熬制鱼头汤中的蛋白质含量(1.569±0.036)g/100 g、总固形物含量(30.56±0.66)g/L,试验结果与软件分析相符合,可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头汤 熬煮工艺 响应面法 蛋白质 总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浴加热对牛半腱肌冷藏形成彩虹色斑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玛合巴勒·库望努西 邓梦琦 +2 位作者 陈志奇 冯雨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41,共6页
研究水浴加热对牛半腱肌冷藏条件下形成彩虹色斑的影响。以新鲜牛半腱肌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水浴(97℃)加热处理,使中心温度分别为70、80、90℃,在4℃条件下冷藏0~5 d,研究彩虹色斑强度、非血红素铁含量、蛋白质与脂质氧化、色泽等相关... 研究水浴加热对牛半腱肌冷藏条件下形成彩虹色斑的影响。以新鲜牛半腱肌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水浴(97℃)加热处理,使中心温度分别为70、80、90℃,在4℃条件下冷藏0~5 d,研究彩虹色斑强度、非血红素铁含量、蛋白质与脂质氧化、色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水浴加热对牛半腱肌冷藏形成彩虹色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浴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冷藏时间的延长,牛半腱肌彩虹色斑强度不断增强,其中亮度值(L^*)和黄度值(b^*)总体略有升高,而红度值(a^*)略有降低,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冷藏期间,牛半腱肌的非血红素铁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羰基含量显著升高(P<0.05),游离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牛半腱肌彩虹色斑强度与非血红素铁含量、羰基含量、TBARs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巯基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能是由于较高的非血红素铁含量促进TBARs值在冷藏0~1 d时迅速上升,同时促进蛋白质氧化进程,蛋白质与脂肪氧化过程同时发生,相互促进,从而共同影响彩虹色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半腱肌 水浴加热 冷藏 彩虹色斑 蛋白质氧化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干温度对风干草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敏杰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7,共6页
研究2种风干温度对风干草鱼理化性质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以草鱼为原料,在5~6℃、20 mg/100 g盐含量下腌制,然后分别在2种温度下风干,研究常温(22~25℃)风干与低温(6~10℃)风干对风干草鱼加工过程中鱼肉水分含量、盐含量、总挥发性盐基氮(... 研究2种风干温度对风干草鱼理化性质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以草鱼为原料,在5~6℃、20 mg/100 g盐含量下腌制,然后分别在2种温度下风干,研究常温(22~25℃)风干与低温(6~10℃)风干对风干草鱼加工过程中鱼肉水分含量、盐含量、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风干温度下,风干草鱼的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盐含量、蛋白水解指数、TVB-N含量和TBARs值均呈上升趋势;常温风干草鱼的TVB-N含量与TBARs值在风干结束后明显高于低温风干草鱼,其最终TVB-N含量与TBARs值分别为35.61、2.46 mg/100 g;低温风干草鱼的TVB-N含量与TBARs值在风干过程中无明显变化;2种风干草鱼pH值在风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低温风干草鱼的感官品质优于常温风干草鱼;除水分含量和TBARs值外,常温风干草鱼感官评分与其他理化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低温风干草鱼感官评分与TVB-N含量、总氮含量、非蛋白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BARs值、蛋白水解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风干温度 理化指标 品质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阿尔祖古丽·阿卜杜外力 玉素甫·苏来曼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2,共5页
研究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鲜羊腿(0 d)、腌制3 d以及对照组、生姜蛋白酶添加量0.05%组(S组)、猕猴桃蛋白酶添加量0.05%组(M组)风干前期(8 d)、风干中... 研究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鲜羊腿(0 d)、腌制3 d以及对照组、生姜蛋白酶添加量0.05%组(S组)、猕猴桃蛋白酶添加量0.05%组(M组)风干前期(8 d)、风干中期(15 d)、风干后期(23 d)、成熟期(30 d)工艺点的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表皮巨球菌(Macrococcus epidermidis)、土壤葡萄球菌(S. edaphicus)、哈夫尼亚菌(Hafnia paralvei)、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是各组干腌羊火腿的优势菌,其中葡萄球菌属种类较多;2种蛋白酶可丰富干腌羊火腿微生物的种类;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处理组成熟30 d时均出现木糖葡萄球菌(S. xylosus);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较稳定,受2种蛋白酶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羊火腿 生姜蛋白酶 猕猴桃蛋白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菌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腌制对鸽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梦琦 王禹赫 +2 位作者 俞彭欣 苏比努尔·图尼亚孜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肉类研究》 2021年第12期20-24,共5页
以新疆塔里木肉鸽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控制腌制液中氯化钠添加量分别为0%、3%、5%、7%、9%,采用湿法腌制,对腌制后鸽肉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含盐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 以新疆塔里木肉鸽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控制腌制液中氯化钠添加量分别为0%、3%、5%、7%、9%,采用湿法腌制,对腌制后鸽肉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含盐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pH值等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感官评定,探究不同添加量氯化钠腌制对鸽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鸽肉的水分含量、aw、TBARs值、TVB-N含量、pH值逐渐降低;鸽肉盐含量与氯化钠添加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各种指标,最终确定腌制液中氯化钠添加量为5%,腌制后的鸽肉表面富有光泽且肉质紧致有弹性,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肉 氯化钠 湿腌法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