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薛志钢 许晨旭 +1 位作者 巫波 闻东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相结合对监控图像中的被吊物和工人进行识别和定位,同时可自主判断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根据监测模型的识别和定位信息,获得工人与被吊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为起重机吊装过程提供安全预警信息。为了提高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开发一个起重机吊装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显示监控图像的识别结果,而且能够输出场景的语义描述、发出安全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吊装监测 智能监测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蚂蚁追踪技术在缝洞型油藏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巫波 刘遥 +1 位作者 荣元帅 张晓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以塔河油田主体区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实现了断裂内幕裂缝及低级序断层结构的精细刻画。通过裂缝发育程度与油气富集程度、水淹程度及注采关系的分析,认为裂缝发育相对较差的井区仍有较高的剩余储量丰度,并明... 以塔河油田主体区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实现了断裂内幕裂缝及低级序断层结构的精细刻画。通过裂缝发育程度与油气富集程度、水淹程度及注采关系的分析,认为裂缝发育相对较差的井区仍有较高的剩余储量丰度,并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区。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为油藏后期剩余油挖潜及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裂缝预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追踪 裂缝预测 缝洞型油藏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溶缝洞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巫波 李正民 荣元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155,共4页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缝洞油藏特征为基础,运用油藏精细刻画、测井、生产动态特征及差异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八大类13个亚类剩余油分布类型,明确了其中8个亚类属于油藏类型...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缝洞油藏特征为基础,运用油藏精细刻画、测井、生产动态特征及差异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八大类13个亚类剩余油分布类型,明确了其中8个亚类属于油藏类型决定的特有型,5个亚类是由缝洞发育特征决定的共有型。针对不同剩余油类型提出了适合的矿场开发对策:采用注气方式动用阁楼型剩余油;部署直井动用分支暗河、深部暗河、交错断裂分段型、平行断裂型及T56—T74断裂型剩余油;采取侧钻方式开发低幅小残丘、沟谷两翼型、T74内幕断裂及U型剩余油;采取排水采油、选择性堵水、关井压锥及酸压方式动用高渗通道内的低渗区型、裂缝窜进封挡型及不同部位充填型剩余油。不同岩溶缝洞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开发对策在塔河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相似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剩余油分布 油藏特征 连通性 开发对策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储集层类型综合识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巫波 杨文东 +1 位作者 吕晶 罗君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为了实现塔河油田连通缝洞结构的识别,以大尺度储集层地震雕刻成果为参考,基于钻井、录井、测井、示踪剂等资料,识别井周和井间储集层类型;通过静态和动态监测方法,确定缝洞型储集层识别方法的特征参数,提高了缝洞单元内储集层类型识别... 为了实现塔河油田连通缝洞结构的识别,以大尺度储集层地震雕刻成果为参考,基于钻井、录井、测井、示踪剂等资料,识别井周和井间储集层类型;通过静态和动态监测方法,确定缝洞型储集层识别方法的特征参数,提高了缝洞单元内储集层类型识别的可靠性。综合静态和动态方法识别的储集层类型,按照空间位置关系构建连通的缝洞结构。在X缝洞单元内的单井缝洞结构识别中,相较单一静态或动态的储集层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缝洞结构识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储集层类型 井点 井周 井间 储集层类型识别 缝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暗河油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巫波 荣元帅 +2 位作者 刘遥 张振哲 邓锋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2-704,共3页
文中应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多时窗、多属性暗河预测技术,在塔河油田主体区识别出了5个暗河系统,并对暗河发育特征及油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部暗河与浅层暗河是不同时期的岩溶产物,空间继承性差。浅层暗河呈网状... 文中应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多时窗、多属性暗河预测技术,在塔河油田主体区识别出了5个暗河系统,并对暗河发育特征及油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部暗河与浅层暗河是不同时期的岩溶产物,空间继承性差。浅层暗河呈网状,充填几率大;深部暗河系统呈线状,不充填。深部暗河与浅层暗河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各暗河系统内油水差异性分布。分支暗河、深部暗河也是优质储量发育的井区,具有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河 油水 充填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注水替油资料计算塔河缝洞型油藏动态储量的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巫波 杨文东 +1 位作者 姜应兵 张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量评价中,由于缝洞储层介质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无法准确确定储层综合压缩系数,缝洞型油藏动态储量评价结果可靠性差。基于油井注水替油资料,对油井储层在弹性驱阶段和注水替油... 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量评价中,由于缝洞储层介质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无法准确确定储层综合压缩系数,缝洞型油藏动态储量评价结果可靠性差。基于油井注水替油资料,对油井储层在弹性驱阶段和注水替油后替油阶段建立相应的物质平衡方程,建立2个阶段弹性产率公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储层动态储量和综合压缩系数,对比多轮次计算结果的稳定性来验证其可靠性。其中验证后的储层综合压缩系数可用于所在缝洞油藏的动态储量计算,相较常规的可靠性较差的经验取值方法,该方法可提高缝洞油藏动态储量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水替油 物质平衡法 弹性产率 动态储量 综合压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分隔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荣元帅 胡文革 +4 位作者 蒲万芬 巫波 刘遥 鲁新便 李新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5,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体区剩余缝洞水淹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加密部署风险大的问题,结合油藏生产实际,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分隔缝洞体的概念,形成了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总结出"...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体区剩余缝洞水淹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加密部署风险大的问题,结合油藏生产实际,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分隔缝洞体的概念,形成了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总结出"三大类七亚类"的缝洞分隔模式:河道(管道)分隔型(支流河道分隔型、充填分隔型、U型管分隔型)、断裂分隔型(内幕断裂分隔型、交错断裂分隔型、平行断裂分隔型)和岩溶沟谷分隔型。以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为基础的老区加密部署效果良好,投产新井产能明显提高,突破了井位部署大于500 m井距的限制,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可开发缝洞体潜力,降低了加密调整水淹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分隔性 分隔模式 加密部署 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高产油井见水预警评价技术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娟 鲁新便 +3 位作者 巫波 何新明 李新华 王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3,共6页
利用塔河油田已见水高产井资料,总结其见水预警参数,研究水淹预警机理,并结合油井见水影响因素,建立水淹预警机制。塔河油田奥陶系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经历水侵前—成锥期—托锥期—突破期4个阶段的变化。托锥后期,... 利用塔河油田已见水高产井资料,总结其见水预警参数,研究水淹预警机理,并结合油井见水影响因素,建立水淹预警机制。塔河油田奥陶系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经历水侵前—成锥期—托锥期—突破期4个阶段的变化。托锥后期,水侵会使溶洞系统的压力发生震荡,这种震荡对井底流压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节点分析思想,井底流压变化时,井口油压也变化,在生产指标上出现流压、油压、套压或产量的异常信号。根据影响油井见水的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生产管理因素及油井见水前异常信号,总结出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风险分级评价的31项指标,形成了高产井预警技术。经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146口未见水高产井验证,预警评价技术预警效果好,延长了油井无水采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产油井 异常信号 见水预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及水淹预警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占红 龙喜彬 +1 位作者 巫波 罗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55-58,70,共5页
塔河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曲线可归纳为5种类型,影响油井含水上升的有地质、开发和工程3大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含水变化的决定因素。建立了2种储集层类型的水淹模式,统计分析油井见水前后井口生产参数变化主要有5种类型,建立了水锥... 塔河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曲线可归纳为5种类型,影响油井含水上升的有地质、开发和工程3大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含水变化的决定因素。建立了2种储集层类型的水淹模式,统计分析油井见水前后井口生产参数变化主要有5种类型,建立了水锥风险评价指标分级体系,以便及早预防油井水锥的形成,提出适宜的控水稳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高产井 见水特征 油井水淹 生产参数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检验的架桥机安全评估风险预判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雪骐 薛志钢 +3 位作者 苏文胜 巫波 胡东明 吉丽明 《港口装卸》 2020年第5期33-35,共3页
针对架桥机检验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桥式起重机的相关检验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完成了架桥机安全评估的风险辨识和检验方案制定工作,可为架桥机的安全评估奠定基础。
关键词 架桥机 安全评估 风险预判 现场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储量评价方法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11
11
作者 耿甜 吕艳萍 +2 位作者 巫波 张晓 文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6,共8页
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中后期油水关系复杂且储量动用不均,导致剩余油挖潜难度大。针对现有储量分类方法无法有效指导主体区精细开发的问题,运用体积雕刻法进行储量复算,通过属性优选提高缝洞刻画精度,利用参数分区差异化... 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中后期油水关系复杂且储量动用不均,导致剩余油挖潜难度大。针对现有储量分类方法无法有效指导主体区精细开发的问题,运用体积雕刻法进行储量复算,通过属性优选提高缝洞刻画精度,利用参数分区差异化赋值提高储量计算精度,根据缝洞连通特征与储量动用状况,细化储量分类标准,将已井控区储量划分为未连通储量、连通未动用储量、连通在动用储量3类。针对不同类型储量制订相应开发调整对策,未连通储量、连通未动用储量以部署新井、完善井网为主,连通在动用储量以井间注采调整为主。利用储量评价技术指导新井部署与注采调整,塔河4区投产新井31口,实施油水井措施25井次,日产油由270 t/d升至700 t/d,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缝洞型油藏开发中后期高效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连通性 储量评价 开发对策 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差异连通及水淹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巫波 刘遥 +1 位作者 荣元帅 张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3,157,共3页
应用蚂蚁体追踪裂缝技术叠合能量属性预测溶洞技术,研究了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空间配置关系,并利用裂缝空间连通率、类干扰和示踪剂方法,明确了缝洞空间存在差异连通。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裂缝油井见水深度与见水时间关系及注采响应持证,... 应用蚂蚁体追踪裂缝技术叠合能量属性预测溶洞技术,研究了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空间配置关系,并利用裂缝空间连通率、类干扰和示踪剂方法,明确了缝洞空间存在差异连通。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裂缝油井见水深度与见水时间关系及注采响应持证,进行水淹特征研究,明确了低水淹分布的有利区域。研究表明,裂缝溶洞叠合预测技术能更好地反映缝洞空间差异连通,明确缝洞动用状况,是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 水淹 缝洞 剩余油 碳酸盐岩油藏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中深部缝洞体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巫波 荣元帅 张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8,156-157,共4页
为进一步加大中深部缝洞体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中深部缝洞体油藏开发效果,以奥陶系油藏古岩溶模式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岩溶发育区中深部缝洞体的控制因素.通过提取中下奥陶统顶面以下0~100 ms振幅变化率,识别岩溶管道,发现中深部缝洞... 为进一步加大中深部缝洞体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中深部缝洞体油藏开发效果,以奥陶系油藏古岩溶模式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岩溶发育区中深部缝洞体的控制因素.通过提取中下奥陶统顶面以下0~100 ms振幅变化率,识别岩溶管道,发现中深部缝洞体主要受控于管道内部下切深度及空间组合形式.提取尖灭线附近复合控制区O1-2y2—O1-2y1-2、O1-2y1-2—O1-2y1这2个时窗下的振幅变化率,明确了空间上存在上、下2套相互独立缝洞体,该中深部缝洞体主要受控于附近地表沟谷下切深度.同时,中深部缝洞体发育程度与地震反射体能量强度直接相关,表现为反射体能量越强,缝洞体越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部缝洞体 岩溶模式 控制因素 油藏开发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和体液免疫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政 蒋晶晶 +2 位作者 巫波 苏明川 别明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和体液免疫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于门诊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血...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和体液免疫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于门诊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血清维生素A、E及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检测,比较其水平,并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A、E正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与IgA呈正相关(P<0.05),与IgG、IgM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及IgG、IgA水平均较低,且维生素A、E与IgA具有相关性,及时补充维生素A、E可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A 维生素E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压的缝洞型油藏能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艳霞 万军凤 巫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流压资料为基础,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及其变形,研究了不同储集类型单元驱动能量转换及变化特征,为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流压与静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化趋势,流压资料能更直观体现驱动能量的转换;根据Dpr-Npr相关性,建立了适... 以流压资料为基础,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及其变形,研究了不同储集类型单元驱动能量转换及变化特征,为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流压与静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化趋势,流压资料能更直观体现驱动能量的转换;根据Dpr-Npr相关性,建立了适合塔河油田不同类型单元能量评价模版与指标界限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单元能量变化特征,为相似单元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压 能量 缝洞单元 指标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